字形认知始终处于模糊状态对阅读向纵深拓展,再现错误对书面表达能力的继续提高,都是一个制约因素,成为书面语言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三、新路在前:字族文识字的优势及改进建议
随文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都以识字教学改革的先锋形象登上教坛,正视缺陷,敢于扬弃,是它们的个性。审视上述种种缺陷,都源于体系自身的特点。固步自封,不进则退;局部改良,特点没有根本改变,也难以取得突破。但三者恰好形成优势互补的关系,这就为改革和扬弃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现行的全国统编教材以随文识字为主体,部分采用集中识字和注音识字,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和扬弃,因为三者按不同比例兼收并蓄,并不是建立起一种新的识字教学体系,各自的优点和缺陷共存,掣肘依旧。只有脱胎换骨,创造出把三大识字教学法的优点融于一体、扬长避短的全新的独立的教学体系,才能有效克服掣肘,为识字教学开辟新的路子。字族文识字,为此作了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虽待完善,却不失为值得关注的识字教学的新途径。
字族文是根据汉字构字规律创编的新型文体,如母体字“青”,繁衍、派生出“清、情、请、睛、晴”等,形成一个字族,《小青蛙》是就这一字族编成的字族文:“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请你保护小青蛙,它是庄稼好卫兵。”字族文识字是借助字族文于阅读教学中认识、掌握结构化、规律化的汉字的教学法。它的核心环节是借助语境进行字形类联,字音类聚,字义类推。字形类联,是指一族汉字在字形结构中同含一个母体字,而形成
联系,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可以简化儿童识记汉字字形的心理过程,通过联系求同与辨形求异加深字形字义的理解和掌握。字音类聚,是指一族汉字在字音组成上同含一个母体字作声符而形成音近联系,音近求同,可简化识记组块;音异而鉴别求异,加深对字音、字义的理解。字义类推,是指一族汉字在字义蕴涵上同含一个母体字,而由这个母体字的字义而类推其他同族字的字义,即“声符表义类推”,并同时使用“形符表义类推”的手法,将字义教学化难为易,举一反三。“类联”、“类聚”、“类推”使字族文识字的集约化手法得以施行,使教学时间获得节省;字族文的初读、再读为“三类”手法提供语境、情景、意境支撑,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文感、情感。因而这是一种高效的识字教学体系,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可学会2300多字,基本完成大纲规定的小学阶段学会2500字的教学任务。
字族文因识字的需要而产生,识字与阅读融为一体,以读带识,以识促读,大体上把汉字规律、汉字识记规律、与学习书面语言互相促进规律的主要方面融进一个有机的载体,从而较好地找到三者的契合点。因而这种教学体系具有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的主要优点,并弥补了它们的不足,三大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合力,在不少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但是,试验中的字族文识字也并非完美无瑕,主要问题是: 字族文以负载生字为主要目的,文中的生字密度很大,一般5-7字就含有一个要识的生字。这样,低年级所识汉字虽多,但用以负载生字的文字总量却有限。书面语言健康有效的发展,以阅读积累足够数量
的优质的书面语言材料为前提和条件,试验中的字族文识字,低年级的阅读总量不及随文识字,更难望注音识字的项背。一般的文章字(词)随意遣,而字族文却因字为文,难免削足适履。这种另类文章的语言,不少与书面语言规范、优美、典雅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难称“典范”,作为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凭借,有较大的局限性。由于学生阅读材料质的先天缺陷和量的相对不足,因此,在与书面语言的同步发展方面,比之于随文识字和注音识字,试验中的字族文识字不但并无优势可言,甚至相形见绌。
因此,我们建议:一方面,可以变闭门造车为集思广益,力求创编、选编出合于书面语言要求的最优秀的字族文。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双轨并进的举措来补救,即把语文课一分为二,其中3/4的时间用于学习字族文,1/4时间用于学习非字族文。两种文体课文的学习,都必须识字和学习书面语言兼顾,但应各有侧重。字族文的学习略向识字倾斜;非字族文识字则以学习书面语言为主,同时巩固识字成果。两种文体课文的创编或选编必须分别遵循以下原则:
(一)字族文创编的原则。
1.以韵文为主。韵文上口易记,便于使语言环境也成为识记的有效线索。“河水清清天气晴”,从“河水”可知“清”的左边是“水(氵)”,从“天气晴”可知“晴”的左边有“太阳(日)”。
2.所要学习的同族字的字义应以本义为主。汉字具有多义性,本义与字形的联系最为密切。采用本义便于建立起音形义内在必然联系,以突出汉字的理据性。“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其中“情”用的是引申义,不容易跟学生讲清“情”的左边为何是“心(忄)”,不如改为“保护禾苗吃害虫,蹦蹦跳跳好心情”。
(二)非字族文选编的原则。
1.以优美、规范、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散文(相对于韵文)为主。无论从数量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或者用途的广泛性来看,散文都强于韵文;在语言的规范性方面,散文也优于韵文;所以,典范的散文才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主要凭借。
2.保证足够的数量。与此同时,教学时不能进行太多的分析讲解,否则必然减少读的数量。宜主要凭借诵读,让学生从大量的书面语材料中积淀语感。
3.必须让学过的汉字得以复现。借此增加汉字出现的频率,增强识记效果,避免遗忘。四、文中的字义不限于本义。以便借助语境,丰富学生对字义的了解,并扩大词汇量。
参考文献
1.戴汝潜,郝家杰.识字教学改革一览.人民教育,1997(1-6).
2.鲁忠义,石国兴.论学生知识的储存与检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6).
3.[苏] 维里契科夫斯基.孙晔,张世英译.现代认知心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4.四川省井研县教育局课题组.“字族文识字”教学试验研究[J].教育研究,1994,(5).
5.孙云鹤.常用汉字详解字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 6.曹先擢,苏培成.汉字形义分析字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施茂枝,男,汉族,1960年4月出生于福建福鼎市,高级讲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通讯地址:352101 福建省宁德师范学校。联系电话:0593 2831227 (办) ]
(发表于《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