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风雨如晦”、“风雨凄凄”、“风雨飘摇”等实用自然环境的恶劣来比喻社会形势的险恶。自然变化影响农事收成,而天气变化又预示着重大的社会变动。“丹凤朝阳”、“蒹葭之思”、“河山之德”这类用动植物来比喻人的成语又蕴含了人对自然的喜爱,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3)祥瑞意识
中国人的祥瑞意识离不开农耕文化,从春种夏收到神官发财,以及娶妻生子、乔迁之喜、祝寿聚会等都深入生活。成语 “寿比南山”、“如日方升”、“天保九如”、“日升月恒”都源自《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九个“如”字祝贺福寿绵延。
从这些成语可以看出,古代祥瑞文化对人们思想和心理产生的作用并不会岁时间而流逝,相反经过历史积淀,其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各个方面。
(4)宗国伦理
《诗经》字里行间充满了忠君爱国、依恋宗族、孝敬父母、夫妻和睦、 关心手足、诚信交友等伦理价值观。例如:
载驰载驱,源自《鄘风·载驰》,表达了许穆夫人至死不渝的爱国之心与救国之志。
故宫禾黍,源自《王风·黍离序》,表达的是爱国之士怀念故国的悲痛之情。
同仇敌忾,源自《秦风·无衣》,表达的是战士面临强敌时唱出的保家卫国的战歌,最能表现普通百姓的爱国之情。
哀哀父母、昊天罔极、鹡鸰在原、兄弟阋墙、琴瑟之好等成语则分别表达了对父母、兄弟、妻子的深情厚谊。
(5)注重实用
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曾说:“先秦名家为寻求当时社会大变动的前景出路而授徒立说,从商周巫史文化中解放出来的理性,没有走向闲暇从容的抽象思辨之路(如希腊),也没有沉入厌弃人世的追求解脱之途(如印度),
- 18 -
而是执着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1
《诗经》成语中如“黾勉从事”、“俾昼作夜”、“不敢告劳”、“不畏强御”、“急人之难”等成语都表现了汉民族对勤劳的推崇,只有实干才能满足自己的一切需要。
(6)人格修养
《诗经》成语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忮不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等都赞美人物修养好、品德高尚,淡泊无求。玉在古代文化中是道德品质的象征。《诗经》中提到的玉和玉制品多种多样,如:璧、圭、琛、玖、瑶、琼、琚、环等等。成语“如圭如璧”、 “白圭之玷”、“投木报琼”等等都将人比玉,赞美人的品格如玉般无暇高洁。
汉民族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儒家思想中诸如“伦理道德、礼仪、和谐、人格修养、为人处事”等等精髓却与《诗经》成语所蕴含的文化特质不谋而合,很难说明形成于春秋战国的儒家思想不曾受到成书于西周的《诗经》的文化内涵的影响,那么可以说《诗经》中的文化对汉民族文化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这就从文化方面解释了《诗经》成语得以成为现代汉语成语的原因。
五、结论
《诗经》成语在结构上奠定了现在汉语成语联合式偏多的对称和谐的结构形式;在经过历史变迁后,这些成语的语义大多都被引申夸大,沿用至今;这些成语修辞手法多为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所描写的内容包括生活劳动、保国安危、人物赞美、婚姻恋爱、思想哲学以及理想抱负;《诗经》成语对汉民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在表达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两方面。源自《诗经》的成语得以沿用至今是由其内容、修辞、文化等多方面原因互相影响综合决定的。走进《诗经》成语,探索其对中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的影响,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源自《诗经》的成语所蕴含的语言、文学、文化内容灿烂而深邃,笔者才疏学浅,惟愿自己以及对此感兴趣者不断思索、笔耕不辍,继续对此深入研究,以求发扬中国文化,造福华夏子孙。
注释:
1.李泽厚(1986)试谈中国的智慧,《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
- 19 -
主要参考文献
[1]方以苏(2011)“雅言”,永不凋谢的生命之花——出自《诗经》的成语赏
析,《文理导航(中旬)》第3期.
[2]何慎怡(2006)源自《诗经》的成语的形态结构,诗经研究丛刊:第七届《诗
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北京:学苑出版社.
[3]何慎怡(2010)源自《诗经》的成语的语法结构,《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第八卷第三期.
[4]姜昆武(1979)成语与成词——一个语言学术语的讨论,《社会科学战线·语
文学研究》第4期.
[5]姜昆武(1989)《诗书成词考释》,济南:齐鲁书社. [6](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7]雷宇(2010)源于《诗经》的成语浅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第11
期.
[8](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江苏:吴江沈氏世楷堂. [9]李大农(1994)成语与中国文化,《南开学报》第6期.
[10]李泽厚(1986)试谈中国的智慧,《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
社.
[11]李振中;肖素英(2007)《诗经》成语句法结构定量分析,《广西师范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3卷第1期.
[12]马载明(2008)《诗经》成语寻根,《寻根》第6期.
[13](汉)毛公;郑玄《毛诗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4]牛清波;高艳利(2009)《诗经》成语演变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第22卷第4期.
[15]瞿继勇(2011)《诗经》成语的文化阐释,《社科纵横》总第26卷第12
期.
[16](魏)王弼《周易注》,上海:中华书局,2011.
[17]王剑引(1998)《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8]王力(2003)《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
[19]向熹(1993)《诗经》与汉语词汇,诗经研究丛刊:第一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
- 20 -
[20](宋)严粲《诗辑》,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
[21]杨合鸣(2002)《<诗经>疑难词语辨析》,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 [22]杨彭荔(2005)《诗经》与成语,《陕西日报》.
[23]袁行霈(2005)《中国文学史(第一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4]曾劲(2007)论《诗经》成语构成方式,《湖北师范学院学报》第27卷第
6期.
[25]张治(2004)“诗经成语”中的汉民族文化心理例释,《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22卷第1期.
[26]张祎(2007)四字成语成因分析,《文学教育》9月刊. [27]周光庆(1995)成语中介符号论,《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28](宋)朱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9]宗小飞;吴世雄(2010)《诗经》隐喻性成语的历时语义演变,《外国语言文
学》第4期.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