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动物生物化学习题及参考答案-修正版

A.复合体Ⅰ B.复合体Ⅱ C. 复合体Ⅲ D. 复合体Ⅳ 11. 下列是关于线粒体内膜外H+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浓度低于线粒体基质 B. 浓度高于线粒体基质

C.可自由进入线粒体 D. 进入线粒体需主动转运 12. 下列哪种物质脱下的氢不进入NADH呼吸链:

A. 异柠檬酸 B. β-羟丁酸 C. 谷氨酸 D. 脂酰辅酶A 13. 由琥珀酸脱下的一对氢,经呼吸链氧化可产生:

A. 1分子ATP和1分子水 B. 2分子ATP和2分子水 C. 2.5分子ATP和1分子水 D. 1.5分子ATP和1分子水 14. 1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产生几分子ATP:

A. 3 B. 8 C. 12.5 D. 14 15. 肌细胞液中的NADH进入线粒体主要通过:

A.α-磷酸甘油穿梭 B. 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C. 肉碱穿梭 D. 苹果酸穿梭 16. 寡霉素属下列哪种抑制剂类型:

A. 电子传递抑制剂 B. 解偶联剂 C.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D. 离子载体抑制剂 17. 氰化物中毒时被抑制的细胞色素是:

A. 细胞色素b B. 细胞色素aa3 C. 细胞色素c1 D. 细胞色素c 18. 能将2H+游离于介质而将电子传递给细胞色素的是:

A. NADH+H+ B. FADH2 C. FMNH2 D. CoQH2 19.伴随有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是:

A.乳酸→丙酮酸 B. 葡萄糖-6-磷酸→果糖-6-磷酸 C.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D. 果糖-6-磷酸→果糖-1-6-磷酸 20. 肝细胞通过下列哪种转运系统将NADH从细胞质运至线粒体基质: A.α-磷酸甘油穿梭系统 B. 酰基肉碱转运系统 C. 苹果酸穿梭系统 D. 柠檬酸穿梭系统 21.下列反应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内的是:

A. 柠檬酸循环和脂肪酸氧化 B.柠檬酸循环和脂肪酸合成 C. 电子传递和糖酵解 D.电子传递和脂肪酸合成 22. 电子传递抑制剂会引起下列哪种效应:

A.电子传递停止,ATP合成停止 B. 氧不断消耗,ATP合成停止 C. 电子传递停止,ATP正常合成 D. 氧不断消耗,ATP正常合成 23. 解偶联剂会引起下列哪种效应:

A.氧不断消耗,ATP正常合成 B. 氧消耗停止,ATP合成停止

29

C. 氧不断消耗,ATP合成停止 D. 氧消耗停止,ATP正常合成 24.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会引起下列哪种效应:

A.氧不断消耗,ATP正常合成 B. 氧消耗停止,ATP合成停止 C. 氧不断消耗,ATP合成停止 D. 氧消耗停止,ATP正常合成 25.能加快氧化磷酸化的物质是:

A. ATP B. ADP C. GTP D. UTP 26.下列递氢体或递电子体中能被硫化氢抑制的是:

A. 黄素酶 B. 细胞色素b C. 细胞色素aa3 D. 细胞色素c 27. 存在于胞液和线粒体中的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不同,分别为:

A. NAD和FAD B. CoA和NAD C. NAD和硫辛酸 D. FAD和TPP 四.判断并改错

1、有机酸脱羧是体内二氧化碳生成的主要方式。 2、生物体内所有磷酸化合物都是高能化合物。 3、呼吸链中铁硫蛋白和细胞色素都是电子传递体。 4、细胞内NADH可自由穿过线粒体内膜。

5、在呼吸链上,电子总是从低氧化还原电位向高氧化还原电位方向移动。

6、化学渗透学说认为ATP合成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内膜两侧的质子梯度。 7、解偶联剂的作用是使呼吸链的氧化作用不能进行。 8、氰化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是由于它具有解偶联作用。 9、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酶都需要辅酶或辅基。

10、氧化磷酸化的速度取决于ADP的浓度,ADP的浓度越低,氧化磷酸化速度越快。 五、问答题

1. 生物氧化与体外物质氧化有何异同? 2. 呼吸链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各有何作用?

3. 氰化物为什么能引起细胞窒息死亡?其解救机理是什么?

4. 试比较电子传递抑制剂、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和解偶联剂对生物氧化作用的影响。

+

+

+

参 考 答 案

一、名词解释

1、广义上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一切代谢物的氧化分解;狭义上是指营养物质(如糖、脂肪和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消耗氧气、生成CO2和H2O、同时产生能量的过程。

2、呼吸链是指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的一个由多种脱氢酶以及氢和电子传递体组成的氧化还原系统。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底物脱下的氢(可以表示为H+ + e)通过一系列递氢体和电子传递体的顺次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并释放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消耗了氧,所以称之为呼吸链。

30

3、底物在脱氢、脱水或原子重排等反应过程中形成高能键,高能键断裂释放的能量可促使ATP生成,这种生成ATP的方式被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4、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逐步传递,最后交给激活的氧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并促使ATP生成;此过程中的氧化作用与磷酸化作用偶联进行,这种生成ATP的方式被称为氧化磷酸化。 5、解偶联剂是可使电子传递过程和ATP合成过程分离的物质,它只抑制ATP的合成过程,不抑制电子的传递过程,而且会刺激线粒体对氧的消耗,电子传递所产生的自由能变为热能。

6、在肌肉和大脑中,胞液中的NADH和磷酸二羟丙酮反应生成α-磷酸甘油,后者进入线粒体重新生成磷酸二羟丙酮,把氢交给FAD生成FADH2,并进入FADH2呼吸链,这一过程被称为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7、在肝脏和心脏等组织中,胞液中NADH和草酰乙酸发生反应生成苹果酸,苹果酸进入线粒体重新生成草酰乙酸,同时把氢交给NAD+生成NADH,NADH进入NADH呼吸链进行氧化供能,这一过程被称为苹果酸穿梭作用。 二、填空题: 1、异咯嗪环 2、线粒体内膜,质膜

3、NADH呼吸链,FADH2呼吸链 4、Fe2S2,Fe4S4,半胱氨酸 5、CoQ,细胞色素c

6、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 7、还原,氧化 8、Peter Mitchell,1961

9、底物在进行生物氧化时,每消耗1mo1氧原子生成ATP的摩尔数。 10、 F0,F1

11、氧化作用,磷酸化作用 12、 4,2,4

13、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作用,FADH2,NADH,1.5,2.5 三、单项选择题

1.C 2. A 3.D 4.B 5.C 6.D 7.C 8.B 9.C 10.B 11.B 12.D 13.D 14.C 15.A 16.C 17.B 18.D 19.C 20.C 21.A 22.A 23.C 24.B 25.B 26.C 27.A 四、判断并改错 1.√

2.×,生物体内有的磷酸化合物(如AMP)不是高能化合物。 3.√

31

4.×,细胞内NADH不能自由穿过线粒体内膜,需要利用某些化合物携带H。 5.√ 6.√

7.×,解偶联剂的作用是使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两个过程分离,结果是电子传递失去控制,氧消耗增加,ATP却不能合成,

8.×,氰化物是一种呼吸链抑制剂,而非解偶联剂。 9.√

10.×,ADP浓度升高,氧化磷酸化速度加快。 五、问答题

1. 相同点:物质在体内外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最终产物以及释放的总能量是相同的。 不同点:生物氧化是在细胞内温和的环境(常温、常压、近中性pH及有水的环境)中、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逐步进行的;能量逐步释放、且部分能量以ATP形式储存;有机酸脱羧产生CO2;底物脱下的氢经吸链传递生成H2O。

体外氧化是在高温、干燥条件下进行的剧烈的反应;能量爆发式释放、且释放的能量以光和热形式散发于环境中;CO2和H2O是由物质的碳和氢直接与氧结合生成。

2. 主要有五大类:①NAD+,在呼吸链中传递氢,传递氢和电子;②FMN和FAD,传递氢;③铁硫蛋白,传递电子;④CoQ,传递氢;⑤细胞色素体系,是一类以铁卟啉为辅基的结合蛋白,传递电子,电子在细胞色素中的传递顺序为b→c1→c→aa3。

3. 因为氰化物中的CN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铁有很强的亲和力(与Fe3以配位键结合),

+

即使氰化物浓度很低也能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使其失去传递电子给氧的功能,结果呼吸链中断,细胞因窒息而死亡。

由于氰化物中毒是CN同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Fe3结合,那么应提供大量的Fe3来中和CN,

从而阻止或逆转这一结合。亚硝酸钠在体内可以将血红蛋白上的血红素辅基的Fe2氧化为Fe3,

且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达到20%~30%时,高铁血红蛋白(Fe3)也可以和CN结合,结果竞争性抑

制了CN与细胞色素aa3的结合,从而使Cytaa3的活力恢复;但光与Cytaa3竞争CN是不够的,CN

---

仍停留在体内,可以使用硫代硫酸钠,将氰-变性血红素转化为变性血红素和毒性较小的硫氰酸根(SCN,只有CN毒性的1/200)并随尿液排出。所以,解救氰化物中毒时,常采用同时服用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

4. (1)电子传递抑制剂使电子传递链的某一部位阻断,电子不能传递,氧的消耗停止,同时ATP的合成停止。(2)氧化磷酸化抑制剂的作用位点在ATP合酶,使ATP合酶被抑制,而不能合成ATP,结果电子传递也被抑制,氧消耗停止。(3)解偶联剂的作用是使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两个过程分离,结果是电子传递失去控制,氧消耗增加,ATP却不能合成,产生的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使体温升高。

3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