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知识点总结

血时可有血块 四、问诊要点

相关疾病史及诱发因素(饮食、药物) 呕血咯血鉴别、黑便(食物、药物),并排除相关情况 特点:次数、量、颜色、性状及变化

对功能性健康型态的影响:循环血量不足、情绪

五、护理诊断(出并发症外其余诊断要写相关原因) 组织灌注量不足:与上消化道出血所致血容量不足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呕血与黑便所致贫血有关 恐惧:与大量呕血与黑便有关 潜在并发症:休克

腹 泻

一、 定义:(相对正常排便的定义) 排便次数增多:增加≥ 3次/日

性状:稀薄(含水分> 80%)或带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食物 量:总量增加> 200克/日

二、 病理生理学分类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要记住!机制了解就行,写在

上面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性记忆) 分泌性腹泻:机制:

胃液分泌----胃壁细胞和主细胞 肠道分泌----黏膜隐窝细胞

肠道吸收----肠绒毛腔面上皮细胞 分泌 > 吸收 分泌性腹泻 分泌增加 吸收不变

临床表现:大量水泻,水样便,便量大于1000ml/d无脓血粘液,与进食无关,禁食后腹泻不止 ,一般无腹痛粪钾、粪碳酸氢根浓度高,渗透压接近血浆 因丢失引起严重低钾血症和酸中毒。 渗透性腹泻:机制

肠内容物渗透压增高(>280-320mmol/L),血浆中水分通过肠壁进入肠腔,肠腔存留大量液体刺激肠运动而致腹泻 吸收<分泌:吸收减小 分泌不变

临床表现:粪中可含有未经消化或吸收的食物或药物,泡沫,有恶臭 禁食或停药后腹泻停止,不伴有腹痛,肠腔内的渗透压超过血浆渗透压 粪中电解质含量不高 渗出性腹泻;机制;

黏膜炎症、溃疡、浸润性病变导致血浆、黏液、脓血等渗出。如各种肠道炎症引起的腹泻。 临床表现

粪中脓血粘液,伴有腹痛发热 部位:小肠(脐周)、结肠(下腹部)、直肠(里急后重) 动力性腹泻 :机制:

肠蠕动亢进致肠内食糜停留时间少,未被充分吸收所致的腹泻 临床表现

13

粪便稀烂或水样,无脓血及粘液,腹泻伴有肠鸣音亢进,不伴有腹痛 吸收不良性腹泻:机制:

肠黏膜的吸收面积减少或吸收障碍引起 小肠大部分切除、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吸收<分泌; 吸收减少 分泌不变 临床表现:

粪便含大量脂肪及泡沫,量多而臭,禁食可减轻腹泻,粪的渗透压由未吸收的电解质或其它物质所组成

三、伴随症状:发热,里急后重感,明显消瘦,皮疹或皮下出血,关节痛或肿胀

腹部包块,重度失水 四、问诊要点:

腹泻的疾病史、用药史、不洁饮食、精神因素、同食者群集发病的历史 腹泻的起病、次数、性状、颜色、量及气味,腹泻加重、缓解的因素 功能性健康型态的影响:营养、皮肤、水电解质 诊断治疗及护理经过 五、护理诊断

腹泻:与肠道感染,炎症或胃大部切除等有关 体液不足:与长期腹泻有关 营养失调:与长期腹泻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排便次数增多及排泄物对肛周皮肤刺激有关

便 秘

一、定义: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少于3次,粪便干结,并常有排便困难的感觉。

二、发生条件:1、内容物足量 2、肠道功能(肌肉张力和蠕动功能) 3、排便反射

4、排便肌肉功能正常

三、临床表现:次数减少,粪便量少,干结,排便困难 腹胀、腹痛、下坠感、排便不尽感 肛门疼痛、肛裂、痔疮

四、问诊要点:疾病史、药物史、饮食、心理、环境、活动 排便频率、性状、量、费力程度

对功能性健康型态的影响:有无肛周疼痛、知识、心理应对 诊断、治疗及护理经过 五、护理诊断

? 便秘:与饮食中纤维素过少有关;与运动量过少;与体液摄入不足有关;与排便环境改变有关;与长期卧床有关;与精神紧张有关 ? 慢性疼痛:与粪便过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