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生字巩固,引导学生在新语境中认读。 ①发下练习语段: 沙沙沙,春雨姑娘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轰隆隆,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笋芽儿不顾妈妈的唠叨,在漆黑的地底下扭动着身子,钻出了地面,揉了揉眼睛,看到了美丽的新世界!他在春雨的爱抚与滋润下,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他站在山冈上,感到无比自豪。 ②圈画生字,同桌认读。 ③抽生朗读语段。 2.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哪些可爱的角色? 二、教学第七、八自然段,体会笋芽儿钻出地面的喜悦及长成健壮的竹子的自豪 1.在春雨姑娘、雷公公呼唤里,在妈妈的慈爱的唠叨里,在自已不断的努力下,终于钻出了地面。他看到了什么? ①引导学生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 ②课件出示春天欣欣向荣图和出土后笋芽儿可爱的画面。(或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联系句子中的省略号,想象还看到了什么? ③配乐朗读第六自然段。 2.笋芽儿终于成长为一棵健壮的竹子。(出示画面)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这样的自豪? 3.带着自豪的情感朗读笋芽儿的话。 三、回归整体。 1、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朗读全文。 2.拓展交流,升华情感。 引导:在笋芽儿的成长中既有别人的帮助,又有自己的努力,请学生选择一个角色说话。 笋芽儿想对( )说: 我想对笋芽儿说: 五、书写生字:世界、冈、喊、轰 1.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点 2.学生仿写3.同桌互评六、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 2.在采蜜本中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3.背诵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3.笋芽儿 成长经历:(简笔画画笋芽儿从地面到地上,再由芽儿长成竹子的过程) 春雨的呼唤 雷公公的呼唤 妈妈的唠叨 春雨的滋润 太阳公公的温暖 (自已的努力) 教学反思: 余姚市实验学校 张峥青
4 小鹿的玫瑰花
教材分析: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童话故事。在美好的春天里,小鹿栽了一丛玫瑰。它为了种好玫瑰常常去松土、浇水。可当玫瑰开花的时候,小鹿却跌伤了脚不能走动而没有看到玫瑰花,鹿弟弟替哥哥惋惜。当听到黄莺和微风对玫瑰花的赞美后,鹿弟弟又高兴地说:“哥哥的玫瑰花没有白栽”。
故事的表层,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兴。故事的深层,蕴涵着美化环境的意义,以及在为他人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自己也体验到幸福和快乐的思想。教学时可从理解“白栽”入手,去寻找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的原因。
本文语言优美,适宜开展多角度、多形式的读,让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读中明理,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想象,在读中积累。本课有8个自然段,共有会认字8个,会写字12个,其中“一瘸一拐、花骨朵、惋惜”是字音难点,“微”是字形难点。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从理解“白栽”入手,去寻找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的原因。
3.体会美化环境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教学难点:
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课前准备:
实物玫瑰花、花骨朵、多媒体课件、词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第一课时 教学调整 一.图片激趣,导入文本 1.出示一束玫瑰,请学生说出它的名字。 认识“玫瑰”两个字,注意读准轻声。发现字形规律。 2.用自己的话赞美玫瑰花。 3.小结:小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