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为便于造型,避免铸件在尖角处产生裂纹和应力集中,避免因尖角在浇注时造成冲砂、砂眼和黏砂等缺陷。图7-52铸件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孔不应该有上部圆角,或者不铸出孔。

19、指出如图7-53所示铸件结构不合理之处,并加以改正。

20、为什么要设计铸件的结构斜度?铸件的结构斜度与起模斜度有何异同? 为方便起模和避免损坏砂型。铸件的结构斜度是从使用角度考虑设计的,而起模斜度是考虑铸造工艺要求附加的,如铸件的结构斜度大于起模斜度,可不在考虑与起模斜度。

第八章 压力加工(151)

1、 常用的金属压力加工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 轧制:使金属坯料通过一对回转轧辊间的空隙产生变形。 (2) 挤压:使金属坯料从挤压模的模孔中挤出而变形。 (3) 拉拔:将金属坯料从拉拔模的模孔中拉出而变形。

(4) 自由锻:将金属坯料放在上下砧板间受冲击力或压力而变形。 (5) 模锻:将金属坯料放在模锻模膛内受冲击力或压力而变形。 (6) 板料冲压:利用冲模,使金属板料产生分离或变形。

2、为什么弹簧丝都采用冷拉、冷卷成形?在拉制过程中为什么被拉过模孔而截面缩小的钢丝其截面不会再缩小,也不会被拉断?

冷拉簧丝在冷拉过程中受挤压,表面形成压应力,有利于提高疲劳强度。弹簧主要受剪应力,而冷拉簧丝纤维组织沿轴向分布,垂直于剪应力方向,有利于承受剪应力。

冷卷成形是为了保持冷拉簧丝的特点。

被拉过模孔而截面缩小的钢丝其截面不会再缩小,也不会被拉断,是因为在模孔的挤压下,金属发生冷变形,,材料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原因。 3、纤维组织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存在有何利弊?设计零件时如何合理利用纤维组织?

通过热变形时材料内部的夹杂物及其他非基体物质,沿塑性变形方向形成纤维组织。它使材料顺纤维方向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增加,垂直纤维方向的同类性能下降,力学性能出现各向异性。设计零件时应使纤维组织沿拉最大正应力方向,而最大剪应力垂直于纤维方向,并尽可能使纤维方向沿零件的轮廓分布而不被切断。

4、何谓冷变形和热变形?纯铅丝和纯铁丝反复折弯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变形称为冷变形,反之为热变形。纯铅丝和纯铁丝反复折弯会发生加工硬化(即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下降)现象。这是因为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晶体与晶体间发生位移,使位错阻力增加所至。 5、何谓金属的可锻性?影响可锻性的因素有哪些?

金属的可锻性(锻造性能):是衡量材料压力加工难易程度的工艺性能。包括塑性和变形抗力。

影响可锻性的因素有:(1)金属的化学成分;(2)金属的组织结构;(3)变形温度;(4)变形速度;(3)应力状态。

6、为什么锻件的力学性能常优于铸件?

因为热变形可使金属的致密度提高,细化组织,提高其力学性能。 7、为什么重要的轴类锻件在锻造过程中均安排有鐓粗工序? 为提高零件的锻造比,以提高纤维组织的明显程度及材料的致密度,破碎铸造状态下的树枝状组织,细化晶粒,达到提高其力学性能的目的。 8、在图8-54所示的两种砧铁上拔长时,其效果有何不同?

图a比图b效果好,图a材料在V型砧铁作用下受压面较多,有利于纤维组织的形成和阻碍内部缺陷的产生和扩展。图b材料在平砧铁材料表面层在两侧处于拉应力状态,容易产生垂直方向的裂纹。

9、试述自由锻、胎模锻和模锻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自由锻特点:锻造时,金属能够沿上、下砧块向没有受到锻造工具工作表面限制的各方向流动。(2)工具简单,应用广泛,对设备要求低,生产周期短;生产率低,尺寸精度不高,表面粗糙度高,对工人操作水平要求高,自动化程度低。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胎模锻特点:介于自由锻与模锻之间(1)不需用昂贵的设备,可扩大自由锻的范围。(2)操作灵活,可局部成形。(3)胎模结构简单,制造容易。(4)胎模锻尺寸精度不高,工人劳动强度大,胎模容易损坏,生产率不高。。用于中、小批量的小型锻件的生产。 模锻的特点:(1)锻件质量较好,力学性能较高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