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理论背景 (一) 社会背景:
产生于20世纪初期美国,现代化生产对人的行为的要求越来越高。科学管理、行为控制直到通过行为技术的社会控制,作为一种革新的思想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二) 哲学上的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开始明确地提出科学的首要任务是收集可供简单概括的确实的观察材料。孔德认为应该用更客观的方法研究人。马赫认为科学只不过是人的经验的更完备的数学整理,只有客观的资料、经验才是可以接受的。它为行为主义者提出科学实践的本质,乃是对看得见的行为的客观观察的启示。 (三) 行为主义是对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反叛
构造主义:领袖人物是铁钦纳。心理学的主题是意识经验。由于意识经验只有经验着的人才能意识到,因此只有采用内省法才能研究人的心理。所谓心理学就是以内省法对意识的研究。内省法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自我观察的形式,其目的是观察意识的内容,解答经验的“什么”what、“如何”how、和“为什么”why三部分的内容。关于“什么”,是由心理过程的系统内省分析出那些心理元素来解答的。关于“如何”是说明通过内省分析出来的心理元素如何联结成复合物的。至于“为什么”,是用一个与心理过程相对应的神经过程来解释心理过程。铁钦纳一方面认为每一个意识都有相应的神经过程,一方面又不承认神经活动时心理过程的原因,因此他在身心问题上是个二元论者,称之为身心平行论。要内省自己主观的感觉,而不是刺激物本身。
机能主义心理学:作为构造主义的对立面出现的,可以追溯到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哲学。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人的活动与社会也是一个整体;反对把心里分析为各个元素或部分;心理学不能脱离社会进行研究;心理学要研究动作的机能,而机能表现为协调,协调实际上是适应活动。研究方法上提倡主观观察即内省和客观观察相结合,更注重客观观察。
华生认为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都是心灵主义的,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斯金纳、班杜拉为新行为主义者。
二、 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 (一) 行为主义的界定:
华生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称之为行为,行为的基本成分是反应,反应分为习得的反应(包括我们一切复杂习惯和我们的一切条件反射)和非习得的反应(指我们在条件反射和习惯方式形成之前婴儿期所作的一切反应)。
华生把引发有机体反应的外部和内部的变化称为刺激,而刺激必然属于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任何复杂的环境变化,最终总是通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转化为刺激作用于人的身上。说到底,刺激和反应都属于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便形成S—R(刺激—反应)公示,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推测刺激。“所谓适应,我们仅指有机体通过运动改变了它的生理状态,那个刺激不再引起反应。”
(二) 如何研究人类行为
在S—R公式中,刺激和反应都是可以替代的。当一个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被一个替代刺激所引起,就形成条件反射。引起条件反射的那个替代刺激就是条件刺激。反应的替代就是条件化。如被狗咬过的人对狗的态度不同。
根据刺激—反应和形成的替代刺激—替代反应,可以进行各种实验研究,行
为主义强调反应是对刺激作出的运动或动作,那么,观察这些实际发生的运动或动作,就是研究人的心理,因此,观察法很重要。
(三) 行为主义的思维:行为主义否认意识、精神因素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观察行为。华生把思维和言语划上等号,认为言语是有声的思维,思维是当关闭嘴巴后内隐地运作的言语,即是无声的言语。具体分为习惯的思维;无声的思维;计划性思维(建设性思维)。思维活动不仅依靠言语,还依靠动作和内脏组织。行为主义不承认思维是脑的机能,而认为它是全身肌肉、特别是喉头肌肉的内隐活动。
(四) 行为主义的习惯:花生认为,一个人的习惯是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过程中学会更快地采取行动的结果。当人的内外刺激所引起的活动不再是随机的,而是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有规则、有秩序后,习惯便形成了。习惯的形成,实质上是形成了一系列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习惯的单位。
影响习惯形成的因素:第一,年龄。关于人类知道较少,对老鼠研究发现,年龄大的与年龄小的都能够学习,但年龄小的老鼠在学习走迷宫时比大的要好。第二,练习的分配。华生实验发现,在特定限度内练习的次数越少,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越高。主张分散学习。
(五) 行为主义的情绪:(情绪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策动心理学的重要课题)情绪是身体对特定刺激作出的反应,刺激可能由许多微妙的因素组成,而反应可能采取多种形式,其中包括原始的内脏成分,也包括许多习惯模式,如打架、射击等。华生强调情绪是一种“模式反应”,婴儿具有三种非习得的情绪反应:惧、怒喝爱。这三种非习得的情绪反应是以后在环境中形成各种条件反射使情绪不断发展的基础,家庭是儿童情绪发展的主要环境。华生十分强调情绪的内脏器官的机制,但他也不否认文明的作用,他认为文明使人能作出的反应要比客观刺激引起的反应更为丰富。
(六) 行为主义的人格:华生认为,人格是由环境中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自然也可以由改变环境来改变人格。重视早期行为习惯对成人的人格影响,注意了人格的发展过程、人格结构的复杂性和由环境引起的调节性。
三、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他坚持行为主义的基本信条,即行为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心理学的目标是指明决定特定行为的特定因素,以此来分析行为,并把先行影响与随后行为间关系的真正性质确定下来。要做到这点,最好的方式就是靠实验,因为只有在实验中,所有影响行为的因素才可以得到系统的控制。
在进行行为实验时,斯分纳并术仅仅考虑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单一关系,而是同时考察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条件。他把这个条件称为“第二变量”,用一方程式表木为:R=f(s·A) 公式中R表示行为反应,s表示情境刺激,A代表影响反应强度的条件,为“过去形成的条件”。有机体的行为反应是自变量s和刺激情境(条件)的函数(f)。这一公式所表达的意思不仅在于经典行为主义所重视的对行为的预测,更在于对行为进行控制。
(一) 行为的分类。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应答性行为,或应答性学习。这就是经典行为主义和条件反射中由刺激引起的反应行为。“应答”是由一种确定的刺激所激发的行为。它可以是无条件反射.也可以是条件反射。第二类被斯金纳称之为“操作性”行为,或操作性学习。操作性行为不是由刺激激发,而只是时不时地发放出来的行为。在一个操作性行为发放之后,如果有一个作为强化物的事件紧随其后发生(称为“强化依随”),那么这一操作性行
为发生的概率就可能提高。所有的行为,不管是习得的,还是非习得的,都是个体的强化史与他的遗传素质的产物。
(二) 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强化有连续强化与间歇强化、固定强化与偶然强化之分。连续强化指强化物连续多次地反复出现,对每一个合乎要求的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间歇强化,又称部分强化,指仅对—部分正确反应予以强化,间歇的程度不能使强化的比率低于25%。固定强化指当被试出现所期望的反应时,主试按固定时距予以强化,时距由主试随意决定。偶然强化指反应与强化物之间的结合是偶然形成的。如果我们想开始训练一种合意的行为姿态,一开始就采用连续强化通常是最好的,这是巩固初始行为的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我们想使这一行为持久,就可改用间歇强化。
此外,强化还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所谓积极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加入而增强了一个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所谓消极强化,是内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无论是积极强化还是消极强化,其结果都是增强反应的概率。
(三) 儿童行为的变化。操作性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点一滴地逐渐习得,斯金纳把我们想要的操作性行为逐渐习得的过程称作“塑造”,又称接近法.这是因为强化使得越来越好地向人们所要求的反应接近。斯金纳特别强调把对行为所特有的描述和对行为动的规律的测量结合起来,预测和控制儿童行为的发展。操作性行为的计量单位是反应率,因此,观察反应率就可以确定行为的方向,在研究工作时要考虑四种条件的变化:第一基线(即儿童在实验操作以前的状态);第一实验期(即给予一定刺激);第二基线(取消第一实验期所给予的刺激,以检查第一实验条件的作用);第二试验期(将第一实验期给予的刺激再度施与儿童,从而确定第一实验期所加的刺激的作用)。
(四) 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为了减少学习的强制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斯金纳主张采用程序教学法来替代传统的教学。程序教学法是通过教学机器应用小步子渐进和及时强化原理,把复杂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小的、易懂的问题一步—步地呈现给学生,如果学生的回答与机器后来呈现的正确答案相符,机器接着呈现下一问题。依次回答所有问题之后,再回过头来重新解决这个程序中的问题,并改正他先前回答中的错误,经过多次重复,直到学生完全掌握程序中的所有材料为止。
这种程序教学体现了斯金纳的三个原则:第一是小步子前进原则。这符合斯金纳关于建立新的行为的最好的方法是一点一点地塑造的观点。第二是主动参加原则。学生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根据自己的学习速度进行学习。斯金纳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的读者比被动的读者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在程序教学中,学习者阅读和写下关键词的活动都是主动的。第三是及时反馈原则。在程序教学中,如果学生作出了错误的反映,他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因为正确答案随即可在程序呈现框里看到。学习的进步也能得到及时的通知。
(五) 斯金纳的人格理论。斯金纳认为人格可以看作是个体的独特行为方式或这种方式的组合。他利用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的强化程序来考察人格的发展和改变,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人格发展的目的。他认为人格之所以不断改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环境在不断地改变。
四、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赫尔培养了莫厄尔、米勒、多拉德、希尔斯等社会学习理论的拓荒者。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课题是社会化,研究如何教育儿童掌握社会规范变为社会所要求的理想的成人。1941年米勒和多拉德提出影响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模仿。而模仿就是学习。班杜拉进—步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观察学习不同于模仿。因为模仿只是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则是通过观察从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中获取信息。观察学习比模仿更复杂。
(一) 观察学习及其过程。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本身是一种学习。这种学习是渐进的,运动性的。有机体必须有外显的活动(反应)并得到强化,才能学习。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也就是替代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这种学习不需要学习者直接地作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定环境中的行为,观察他人接受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班杜拉把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对学习者本人的影响称为“替代强化”,而学习者通过对别人的行为和结果的观察所完成的学习又称为“无尝试学习”。观察学习是一个从他人身上获得信息的普遍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四个过程:
1. 注意过程。它是学习者在环境中的定向过程。在大量的范型的包围之中,学习者观察什么,模仿什么是由注意决定的。而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包括观察者本人的特征,范型(榜样)的活动特点、范型所具有的成功、威望、权利的装饰及其它引人注意的特性等。
2. 保持过程。当观察者吸收了榜样的行为之后,要成功地模仿一个行为模式,就必须先在头脑中保持所见内容的符号形式。这种符号形式既可以是视觉表象,也可以是符号转换。视觉表象是将发生在一起的刺激加以联合,形成榜样行为的完整视觉表象。当范型不在面前时,也能依靠视觉表象的回忆,对榜样行为加以模仿。儿童主要是视觉表象,符号转换具有更大的确定性。
3. 运动复现过程。要将范型的示范转化为相应的行为,必须有一定的技巧和体力,尝试掌握。
4. 动机过程。班社拉认为,新反应的习得与新反应的操作是有区别的。一个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新行为,但他可能去操作这一新行为,也可能并不去操作新行为。这就要取决由强化引起的动机作用。强化有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二) 观察学习的模式。范型向观察者(即学习者)提供的示范,具有不同的模式,主要有以下8种模式。
(1) 行为模式。通过范型的操作而形成有系统的活动,以此向学习者传递动作的模式,称为行为模式。
(2)言语模式。通过言语指导或指示来传达榜样行为的模式,称为言语模式。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课就是典型的言语模式。言语模式对学习语言尤为重要。
(3)象征模式。通过各种媒体,如电视、广播、电影、小说等,象征性地传递榜样行为的模式,称为象征模式。当今电视是象征最有影响、最广泛的工具。
(4)抽象模式。通过榜样的多种行为,让学习者从中接受指导这些行为的原理和规则的模式,称为抽象模式。如通过大量的不同内容的句子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某一句子结构,进而掌握持定的语法规则,就是抽象模式。
(5)参照模式。在传递抽象概念和困难操作的内容时,附加呈现一些具体的参考事物活动有助于学习者模仿,称之为参照模式。幼儿计算时用于指头或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