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2012年财经类研究生公共行政管理(结合PPT)作业题

公共行政管理

一、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提升领导执行力的重要性。当前公共行政领域存在着怎样的执行力不强的现象?你认为如何加强领导的执行力? 答:1、公共行政领域的执行力不强的现象在于:

(1)执行不坚决。表现在缺乏从政道德,思想庸俗、世故圆滑、无心作为,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无视组织原则。对上级的规定和决定不落实、不服从。对上级发文、作出的部署采取极不严肃的态度,置之不理、我行我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纪律观念淡薄,执行意识缺乏,自由主义盛行。对上级的工作要求能推则推,推不了的则拖,被动应付。推一推,动一动,不推就不动,甚至推而不动。对定下来的事情,表态积极、行动消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推来推去,磨来磨去,拖来拖去,结果把问题由小拖大,矛盾由简单拖复杂。

(2)执行不到位。领导方式和方法简单陈旧,把开会、发文当成推动工作的“万能钥匙”,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

工作能力较差,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对上级文件照抄照转,机械执行。热衷于高谈阔论、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力,形式主义严重,责任意识淡薄。难字当头,对工作任务敷衍应付,草率了事,致使预期目标搁浅落空。内部管理松弛,职责不明,任务不清,赏罚不严,出工不出力,你管我管大家管、最后人人都不管,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部分领导干部说功好,做功差,对工作层层转包,最后是谁都不包,层层负责变成了层层推诿,工作在一片落实声中落了空。

(3)执行不规范。信奉“潜规则”,热衷于拉拉扯扯,将“职责范围”视为“势力范围”。以公共权力谋部门私利自行其是,越权行政,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执行动机不纯,正人不正己。好于投机钻营,遇事便想谋利,甚至与民争利,导致工作标准变形走样。对上级要求不能因地制宜,而是照本宣科。对工作无所用心,一事当前,难字当头。等别人的,搬别人的,就是没有自己的。讲大道理、大原则、大概念,研究工作缺乏针对性、指导性、创造性,工作无特色、无突破、无创新,打不开局面。看重政策限制了什么,不是没有限制什么,谨小慎微,裹足不前。

2,提升领导的执行力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第1页

(1)执行力是靠高度的责任心“干”出来的。 (2)执行力是靠开拓创新“闯”出来的。 (3)执行力是靠脚踏实地的工作“拼”出来的。 (4)执行力是靠干部以身作则“带”出来的。 (5)执行力是靠严格的制度“管”出来的。 (6)执行力是靠群众的支持和监督“促”出来的。

二、试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一个有效的政府是事关发展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答: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所说:“一个有效的政府对于提供物品和服务以及规则和机构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物品和服务可以使市场繁荣,使人民过上更健康、更快乐的生活。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不论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1、有效的政府决定发展成功的例子:

印度电信奇迹:政策扶持功不可没。早在2000年,印度政府就制订了一个电信10年发展规划。在该规划的发展目标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和普及电话通信。印度将电信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定位在移动领域。2004年6月,印度国大党领导的新政府开始执政。新的通信与信息技术部也随即推出了新的关于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十点计划”,基本延续了过去的发展思路,并结合发展实际,制订了近期目标。加快发展互联网是印度政府的既定方针。印度电信业连续几年以两位数的增长率发展,政府宽松的管制政策和管制环境扶持功不可没。截至2005年8月底,印度全国的电话用户总量已经达到1.1亿,电信密度(每百人中的电话用户数)突破两位数达到10.12,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257万,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744万。现在印度每月新增电话用户数已经超过300万。

2、有效的政府决定发展失败的例子:

曾经被世界各国作为楷模的美国电信业,本世纪以来危机重重:环球电讯、WorldCom等巨头企业陷入破产危机,各家运营商亏损连连,整个行业收入萎缩、利润滑坡、电信公司股价暴跌、AT&T等老牌运营商被收购、国家原来设想的竞争格局被打乱。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前主席迈克·鲍威尔曾在深刻反省美国的电信政策时说:“对这个行业问题,政府要承担部分责任。”

第2页

美国电信业走到今天需要反省的地步,并非政府和管制机构的初衷。1996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签署新电信法时宣称:“我们要创建一个开放的市场,在这里,竞争和创新将与光速同行。”但是,事与愿违,美国电信行业并没有完全按政府设想的轨迹走下去。新电信法实施后,在美国电信市场中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许多新公司,看上去,市场上似乎有足够多的竞争者,行业一片繁荣,但是,危机的根源也因此埋下,青睐竞争的美国政府在当时并没有预见到这样的前景:许多公司为了减少竞争对手的数量,会通过收购来达到目的。2002年初,美国电信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从环球电讯的破产到WorldCom暴露出的假账丑闻,电信业的问题层出不穷,已经将FCC逼到了十字路口。有人认为,不是WorldCom或者环球电讯伤害了电信业的发展,而是游戏规则的不健全逼得这些公司走上了绝路。FCC前主席迈克尔·鲍威尔也承认:“对于这个行业的问题,政府要承担部分责任。”他说,“FCC在过去可能犯了错误,因为它实际上鼓励了大量小公司的产生。我们相信,这个市场并不需要自然垄断,而且这个市场可能具有竞争性,这种看法并没有错,但是我认为,在这个市场能多快及多大程度上变得具有竞争性方面,我们过去的看法有点过头了

三、为什么说一个对发展而言无效的政府却可能“有效”地对发展形成危害? 答:一个对发展而言无效的政府可能在以下方面给发展带来危害: 1、无效的政府会给出错误规则扭曲市场信号和主体行为。

2、无效政府的公共机构及其人员会以有害方式执行即便正确的规则。

3、无效的政府所制定的规则朝令夕改,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会影响企业合理预期。 4、无效的政府会使得可靠的机构构成可信的政府。

5、不同类别国家政府提供可信的市场规则会面临五个问题,而无效的政府难以解决这些问题。

6、无效的政府使得法律和政策存在不可预测的变化,无效的政府会不稳定不稳定,财产得不到保障,司法机构不可靠,腐败

四、什么是哈韦路假设和无赖原则?这一假设和原则在应对腐败问题方面给你什么启迪?

答:1、哈韦路是英国伦敦剑桥达官贵人的居住地。居住在哈韦路这里的人士都是一心

第3页

为公、不为私利的。哈韦路假设就是指政府由这样一些一心为公的精英所组成。

2、无赖原则是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首先提出的。休谟假定,人性是恶的,因而每一个进入权力机构的人都可能是坏人(即“无赖”)。在进行体制设计时,必须紧紧盯着人性的弱点,确保从制度上对“无赖”进行严格的防范。休谟自己也承认,说每个人都会成为无赖当然不对,但在制度的设计上必须做这样的假定,按“最差情景”行事,不可心存侥幸。无赖原则有利于很好地防范公共权力的失范。

3、这一假设和原则对于应对腐败问题的启示有:

(1)人在经济领域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按照哈韦路假设,到了政治领域就会变为超个人利益的公众利益的代表,在政治领域的人们是靠奉献精神来支配。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来分析,这肯定不对。小平同志曾说过:只讲奉献精神,不讲物质利益,是唯心主义。讲奉献,对少数人可以,多数人不行,短时间可以,长时间不行。这个观点就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说的,是朴素的经济学原理。官员在不得不承认市场功能的同时,一定会强调市场的失灵,以至于把市场邪恶化,把各种社会乱象、道德沦丧归咎于市场经济。我们经常说,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经受住市场经济的考验。这本身就隐含着,市场是邪恶的,干部如果不注意就会被市场腐化。其实,腐败问题主要是公权力不受监督和约束造成的,是缺乏民主政治造成的。回避了根本原因,而把责任推给市场,这也是腐败越反越严重的原因之一。其实,官员和精英也是经济人,既不是一心为公,也不会一心为民,而是为政绩,为公是口号,政绩才是目标。以公共利益的名义,在制度约束和监督不健全的情况下,官员的私利得到了满足,公共利益受损,形成假公济私。因而,制度的规范约束公权力,建立健全民主政治体制,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行为。

(2)治理腐败的第一要件,是刚性钳制而不是人的“思想觉悟”。人类制度的产生,正是为了补救人性缺陷。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反腐败的基点,都不在于“觉悟”或“道德”的自律,而在于有刚性规则钳制的他律。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休谟提出的“无赖原则”尤其值得我们思考和践行。休谟认为,在设计任何政府制度时,应当把每个掌握公共权力的人都先视为“无赖”——在他们全部行动中,除了谋求一己的私利外,别无其他目的。这一“人人应当被假定为无赖”的原则,是一种“有罪推定”,这是制度设计的出发点。一项制度必须达到这样的功效:即无论人们多么“坏”,通过强制性

第4页

的钳制功能,可以迫使他们“规规矩矩”地服务于公共利益。“无赖原则”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切洞察。这对那些习惯于“品质”、“觉悟”偏好的人来说有点冷峻。但是,只有这种消极的前在预设,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这就是反腐败的辩证法。

第5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