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环境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Direction for Audit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通 用

环境管理体系专业审核作业指导书

编号:ZY-E-01F 修改状态:2

中 鉴 认 证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 GZCC

0 前言……………………………………………………………………………………1

1 范围……………………………………………………………………………………2

2 引用文件………………………………………………………………………………2

3 定义 ……………………………………………………………………………………2

4 职责……………………………………………………………………………………2

5 审核要点与审核方法

………………………………………………………………2

6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

?

编制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指导专业审核员根据 GB/T24001:2004—ISO14001:2004

标准要求,对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现场审核,判定其是否符合

GB/T24001:2004—ISO14001:

2004 标准的要求。

ZY-E-01F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作业指导书(通用)为各种类型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管

理体系认证审核提供了通用要素审核的指南,目的是确保审核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附录 A 相关法律法规 附录 B 相关技术标准

编制:李 扬

审核:范建平

批准:胡苏山

?

1

1 范围

本审核作业指导书为中鉴认证有限责任公司按照 ISO 14001:2004 标准规范及使用指南

对组织进行环境管理体系现场审核活动提供指导和提示,适用于 ISO 14001:2004 标准实施环

境管理体系的审核活动。

2 引用文件

CNAS-CC32《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 CNAS-GC31 CNAS-GC32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管理实施指南

认证机构实施依据新版 GB/T 24001 国家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转换指南

ISO 14001:2004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19011-2003/ISO 19011:2002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3 定义

使用标准中的定义

4 职责

技术部负责制订,审核监检部负责组织实施。

5 审核要点与审核方法

QMS:结合产品/服务的特点,阐明对各主要过程质量活动针对标准要求的审核要点和检 查取证方法。

EMS:重要环境因素及环境影响的分析,环境管理技术与要点,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及遵 循情况,可能发生紧急情况及应急措施,合法性评价。

OHSMS:重大危险源及其影响的分析,健康安全管理技术与要点,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法

律法规及遵循情况,可能发生紧急情况及应急措施,合法性评价。

? 序号 主要过程的关键质量活动

对应标 准条款

通常涉及的职 能部门/单位

审核要点和取证方法

2

1 5.1 概述 5.1.1 文 件 审 核

相关部门 1) 文件审核的目的 文件审查包括对环境管理手 册、程序文件及背景资料的审阅, 其目的是: · 了解受审核方的文件是否 满足 ISO14001 标准及相关法律法 规和其他要求。 · 了解受审核方的基本情 况,以便进行审核准备。 2) 文件审核的要求 通过文件审核,应对以下方面 作出评价。 · 文件内容是否覆盖符合环 境管理体系标准全部要素中 的管理要求。 · 文件描述是否具备系统 性、逻辑性、连贯性和合理性, 是否体现文件的结构和层次, 是否对查找相关文件的途径 作出规定。 · 名词、术语是否符合标准 要求。 3) 文件审核应收集的信息 文件审核除对组织提供的手 册、程序文件进行审查外,还应包 括对受理通知单上所提示的背景 资料,如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 清单、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目标、 指标、管理方案等文件进行审查。

?

3

2 第一阶段审核 5.1.2 相关部门 1) 目的 ? 4 全面了解组织的基本情况,确 定审核范围,包括受审核方的组织 机构与职能、组织产品、活动和服 务的特点、过程方式、现场分布情 况、重要环境控制点,为第二阶段 审核提供策划审核的关注点及依 据。 2) 要点 通过审查以下内容来了解组 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因素 和相关环境影响、方针与目标,尤 其是组织对审核的准备程度。 a) 确定组织是否达到标准中 关于文件化的要求。 b) 为了提供策划审核(第二 阶段)的关注点。通过审查以下内 容来了解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包 括环境因素和相关环境影响、方针 与目标,尤其是组织对审核的准备 程度: ?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包括了 充分识别环境因素并判定其重要 程度的程序; ?组织具有从事相关活动的环 境许可; ?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可 以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 ?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 况证明可以继续进行第二阶段审 核; ?组织的内部审核符合环境管 理体系标准的要求; ?组织进行了管理评审,且管 理评审包括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 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 价;

? 环境因素及其相关的环境 影响的表示以及重要环境因素的 判定; ? 实现持续改进的方式; ? 适用法规(包括许可)的总 体情况以及与政府部门的任何协 定; ? 内审方案和报告。 e) 让组织知道在第一阶段审核中 可能还需要以下信息,且在第二阶 段审核中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更 详细的检查: ? 许可要求; ? 组织在对法律法规符合性 评价时所依据的记录(包 括事故记录、违反法律法 规的记录以及与政府部门 相关往来信函的记录); ? 在前 12 个月内(如果体系 实施不到 12 个月,就从 实施之日起),内部发现的 ?

不符合以及相关的纠正、 预防措施的详细情况; ? 管理评审的记录; ? 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信 息接收记录以及对其所采取的相 应措施的记录。 5

3 第二阶段审核 5.1.3

相关部门 1)目的:确认组织持续遵守了其 方针、目标和程序,确认组织的环 境管理体系符合标准的所有要求, 并且正在实现组织的方针与目标, 以判断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能否 通过认证注册为目的,其计划是以 第一阶段审核获取的信息为依据, 作更为深入的审核,侧重于体系的 运行与绩效。 2)要点 关注标准所有要素的实施情 况,(除了那些在第一阶段审核中 已经进行了充分而成功的审核的 要素),尤其要把重点放在组织的:

?对环境因素的识别和随后对 环境因素重要程度的判定; ?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 要求的程序; ?经 评审而制定的目标 和指 标; ?运行控制; ?对照目标和指标而实施的监 控、测量、报告和评价; ?不符合的识别与评价,纠正/ 预防措施的完成情况;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环境方针的管理职责; ?方针、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 ? 目标和指标、职责、方案、程序、 绩效、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之间的 联系; ?公司确定其他特定要素。 6

4 5.2 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审 4.2 环 相关部门 核要点 境方针 文件审核 1 ) 环境方针 是 否符 合 14001:2004 标准要求。 a)是否体现了组织产品/活 ISO 动/服务 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 响? b)是否体现组织所处环境 的特殊要求(如保护水源地)?是 否体现本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 c)是否反映了两个承诺一 个框架? 2)组织编制的文件是否包含 了方针、要素的管理内容? 第一阶段审核 1)通过现场审核确认环境方 ?

针的适宜性及实际指导作用。 2)结合现场确认环境方针和 目标、指标、策划的一致性。 第二阶段审核 1)通过与领导层交谈,了解 其制定方针的原则和意图,了解如 何依据方针的要求制定目标、指标 和重要程序文件(年度监检考虑方 针适宜性评审)。 2)通过现场审核确认环境方 针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得以落 实。 3)抽样提问不同层次的主管 和员工,确认方针已全员传 达,并贯彻执行。 4)确认组织的环境方针对外 公开的渠道是否畅通; 5)传达到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 它工作的人员(如在组织现场工作 的合同方)。 7

5 4.3.1 环 境 因 素 相关部门 文件审核 1)查阅组织的手册、程序文

件、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 素清单及相关资料,了解: ·组织是否建立了环境因素 的识别与评价程序,是否规 定了相应的职责。 · 向组织收集产品/活动/ 8 服务信息以及现场工艺过程 描述 2)环境因素的识别程序是否 确保识别的充分性(正常、异常和 紧急三种状态,过去、现场和将来 三个时态)、环境因素的评价程序 是否科学、合理、具备可操作性, 从程序到结果包括对环境的全部 影响,如大气、水、释放的能量(如热、辐射、振动等)、废物和副产 品、原材料和自然资源、能源使用、物理属性、土地污染、自然生态和 当地环境问题与社区问题。 是否考虑组织的活动、产品 和服务有关的因素如: ??设计和开发; ??制造过程; ??包装和运输; ??承包方、分包方和供方的 环境表现(行为)及作法; ??废物管理;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获 取和分配; ??产品的分销、使用和报 废; ??野生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3)评价的全部重要环境因素 是否已列入目标、指标或通过运行 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等程序加以 ? 9

4)通过现场观察、判断组织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的有

效性及识别,评价结果的合理 性,检查有无遗漏(指重大环 境因素) 5)确定第二阶段重点审核的 环境因素及其控制线索。 第二阶段审核 第二阶段审核应在第一阶段 审核的基础上加强深度,选择典型 的产品/服务,进行代表性抽样, 考虑环境因素识别的充分性、合理 性和有效性。 组织是否在建立、实施和保持 环境管理体系时,是否考虑了重要 环境因素。 检查以下内容: ? 组织如何识别其能够施加影响 的环境因素,相关环境影响的重要 程度的原则是什么,是否遵循; ? 评价组织对环境因素识别与相 关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判定是否合 理; ? 向组织指出其方针、目标、指标 与其实施程序或结果之间的不一 致,以便其采取措施。 ? 验证在体系中对识别出的重要 环境因素或相关影响进行了管理。寻求进一步改善的机会;经过策划的改进方案;绩效保持的控制。 ? 重要环境因素及其影响不必局 限于单一地理场所。可能还包括组织可以控制并能期望对其施加影 响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涉及的其他因素,尤其可包含能给组织带来附加的环境因素的供应商、顾客或有关组织的活动。 ?

6 4.3.2 法律与 其他要

相关部门 文件审核 1)是否制订了获取和识别法 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程序, 求 10 并规定了职责。 2)是否规定了收集法律、法 规及其他要求的范围(如其他 要求:上级部门的要求、通知) 3)所列出的法律、法规清单 是否具有及时性、适用性、符 合性,有无遗漏。 4)确定这些要求是如何应用 于它的环境因素的。 第一阶段审核(主要在第一阶段完 成) 1)查阅有关记录,确认法律、 法规的识别与获取工作是否按程 序实施。 2)结合现场、确认法律法规 和其他要求的适用性及有无遗漏。

3)抽样,领导层及员工了解 他们对与本岗位活动有关的法规 的熟悉程度。 第二阶段审核 1)现场收集组织遵守相关法 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证据。 2)可通过运行控制要素,监 测测量要素的审核以及记录 查找符合法规的证据。 3)检查法律、法规知识的培 训是否按计划实施,重要岗位人员 是否分了解并遵守法规要求。 4)是否确保在建立、实施和 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 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环境要求 加以考虑。 5)信息交流中有无有关法律 法规的内容。 ? 7 4.3.3 相关部门目标、指 标 和 方 案 11

应遵守的其他要求有: ??和政府机构的协定; ??和顾客的协议; ??非法规性指南; ??自愿性原则或业务规范; ??自愿性环境标志或产品 护理承诺; ??行业协会的要求; ??和社区团 体或非政府组 织的协议; ??组织或其上级组织对公 众的承诺; ??本单位的要求。 在识别这些要求的基础上,组织如 何将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落实到

组织的环境因素。 文件审核 1)审查组织制定目标、指标 和方案时是否考虑与之相关 的环境评审结果和确定的重 要环境影响因素。 2)是否构成环境方针所确定 的环境绩效的总体目的。 3)是否规定应定期对目标、 指标和方案予以评审和修订, 并考虑相关方的观点。 第一阶段审核 1)现场观察,是否针对组织 内部的每一职能与层次建立相 应的环境目标、指标。 2)目标、指标制定的是否合 理。是否听取了对目标和指标的实 现负有责任的员工意见。 3)为目标和指标设置了哪些 具体的可测量的指示参数。 4)如何定期评审和修订目标 ? 8 相关部门 4.4.1 资源、作 用、职责 和权限 12

2)查总的目标、指标的完成 状况,各职能部门和层次完成目标、 指标的情况。 3)使用环境绩效指示参数来 测量环境目标的实现程度。 4)环境绩效的改进。 5)组织是否制定、实施并保 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 和指标的方案,其中包括: a) 规定组织 内各有关 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 指标的职责; b)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 方法和时间表。 6)抽查部分管理方案,检查 其是如何落实资源、职责、时间安 排和优先次序的。 7)如何监督与修订管理方案。 方案执行情况,是否按时间表进行 实施。如指标、措施做了调整,是 否明确责任人,方案是否再次评 审,接口是否明确。 8)已结案的方案,检查实施的效 果和环境绩效。 文件审核 1)管理者是否规定了为环境 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 进提供必要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 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的基础设 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组织的 机构,人员和相应的职责。包括对 有效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和绩效承 担的职责和义务。 2)主导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关 系,接口是否清晰。 3)负有主要职责的人员是否 ?

a) 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 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 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提出改 进建议。 9 4.4.2 能力、培 训 和 意 识 相关部门 文件审核 1)组织是否建立了员工和代 表它工作的人员(如在组织现场工 作的合同方)培训程序,是否规定 了相应的职责。 2)培训需求的确定,包括环 境意识的培训。 3)培训的实施要求及效果的 确定,在文件中是否做出规定 第一阶段审核 1)结合现场检查,收集有关 ? 培训的信息。包括根据培训需求, 制定培训计划。 2)验证培训方案是否符合法 规和组织的要求和培训。 3)评价培训效果的规定。 第二阶段审核 1)在第一阶段审核基础上深 入检查,重点是检查培训的效果, 重要岗位人员的环境意识和能力。

2)现场查问与重大环境影响 因素有关的岗位、人员 。 3)查看火灾、泄漏、爆炸等实 际演练的记录、效果,检查应急 准备和响应的培训的效果。 4)当环境影响因素改变,有 无补充培训计划。 5)查培训记录和跟踪培训记录。

13

10 4.4.3 信 息 交 流

相关部门 文件审核 1)组织是否制定了信息交流控制 程序。 2)是否明确规定了内、外部信息 交流的方式或渠道。 3)相关的职责规定是否明确。第 一阶段审核 1)结合现场检查规定的内、

外交流方式、渠道是否顺畅。 2)内部各层次之间的信息交 流。 3)与外部相关方的信息交 流。包括法律法规的索取。 第二阶段审核 1)在第一阶段审核基础上根 据线索查找内部信息交流的效果。

2)可通过提问各层次人员, 查阅相关方的信息,环保部门的监 测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落实、评 价信息交流的有效性。 3)间接了解相关方是否清楚组 织的环境方针。重要环境因素及与 其有关的文件。 4)组织是否确定哪些重要环 境因素应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是 否就此形成文件,是否规定交流的 方式并予以实施。 ?

14

11 12 4.4.4 相关部门 文件 4.4.5 相关部门 文 件 管 理 15

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否包 括以下内容: a) 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b)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 覆盖 范围的描述; c) 对环境管理体系 主要要 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 文件的查询途径; d) 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 记录; e) 组织为确保对涉及重大环境因 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 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 文件审核 1)编制的文件是否符合标准 的要求。 2)对核心要素是否进行了较 详尽的描述。 3)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 描述是否清楚。 4)相关文件的获取方法是否 作出规定。 第一阶段审核 1)结合现场审查文件的编制、审 批、发放过程。 2)核心要素文件的描述是否 切实可行,有无支持性文件。 3)文件的接口。 4)获取文件的方法,包括公 开文件。 第二阶段审核 在第一阶段审核的基础上进 行,可通过抽查几个核心要素的管 理文件检查文控的效果。包括外来 文件和与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 是否确保适用文件的有关版 ?

13 4.4.6 运 行 控 制

相关部门 文件审核 1)组织是否建立了运行控制 程序。 2)运行控制程序的制定依 据,是否考虑到具有重大环境 影响的不同的运行方式和活 动。 3)环境因素变化后是否规定

了重新建立、评定、修改控制 程序的要求。 第一阶段审核 1)对于组织的产品/服务中可 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是否都建立 了运行控制程序,并通报相关方。

2)评审运行控制策划的充分 性。 3)运行控制程序的可操作性。 第二阶段审核 1)根据第一阶段审核提出的 线索,抽查部分运行控制程序,评 价运行控制的效果。 2)重大环境因素运行控制是 否严格按程序执行。 3)查找 2~4 个重大环境因素的各 个控制环节是否得以全面有效的 控制或施加有效影响的证据。 ?

16

14 4.4.7 应 急 准 备 与 反 相关部门 文件审核 1)组织是否制定应急准备与 响应控制程序和计划。 应 17 2)是否明确规定了应急工作 的组织及相应职责。 3)有无在不同类型紧急事故 中尽可能地预防、避免和/或减少 环境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计划的影 响的规定? 第一阶段审核 1)程序和应急计划内容是否 包括应急工作的组织及相应职责,明确规定关键人员名单,应急服务机构的信息,如联系电话(消防部门),内外部联系计划,应急措施等。 2)检查可能造成灾难性的重 大环境因素的可操作性。 3)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后应 对程序进行评审和修订,文件有无规定。 4)关键人员是否经过在紧急 情况下采取行动的适当培训。 第二阶段审核 1)实际运作是否按照程序规 定的要求执行。 2)应急工作的组织及职责是 否落实,对于如何应对事故和紧急情况,是否规定清楚。是否对实际发生的情形和事故做出反应,并预防和减少负面的环境影响。 3)应急服务的信息,如消防 部门的联系方式是否明确。内部的信息传递渠道是否顺畅。 4)审阅以前的演习或事故记 录;检查规定的定期试验或演习是否按期进行;事后是否总结并对程

?

15 4.5.1 监 视 和 测量

相关部门 文件审核 1)查组织是否制定并保持监 视和测量的程序。 2)是否确定了对重大环境因 素的日常/特殊活动进行监视和测 量的方式。 3)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周期 检定和维护是否作出规定。 4)对污染因子的监视和测量 频次、方法、法律法规执行的监视 和测量等是否作出规定。 第一阶段审核 1)结合现场,检查组织是否 对重大环境因素,关键活动和运行 进行了定期的监视和测量,包括环 境绩效。 2)检查监视和测量设备系统 的校验、维护是否得当。 3)对与组织的目标、指标以 及特定的环境参数的设制原则是 否适宜。 第二阶段审核 1)在第一阶段审核的基础上 重点查对环境绩效、重大环境因 素、运行控制、关键参数实施效果。

2)现场查看监视和测量设备 的校验,包括软件和硬件。 3)具体查看环境绩效指示参 数,包括节能、降耗,改进产品的 环境性能成效。评价监测的效果。

?

18

16 17 4.5.2 相关部门 合 规 性 评价 4.5.3 相关部门 不符合, 纠 正 和 预 防 措 施 19

文件审核 组织是否建立一个或多个程 序,以定期评价对适用环境法律、 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 第一阶段审核 组织是否建立必要的评价记 录,以证明履行对合规性的承诺。 第二阶段审核 组织是否实施并保持合规性评价 程序,是否定期评价对适用环境法 律、法规(包括有关许可和执照的 要求)和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是 否通过对重大环境因素进行有效 控制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 求;现场观察结合查阅环境守法证 明、环评报告等;组织是否保存对 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 组织是否: · 识别并纠正不符合项,采 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对现实不符合项的原因进 行调查和确定,以避免再发生。 · 评估(预防潜在不符合发 生)所需措施的程序 ·采取纠正和/或预防措施的 结果的记录 · 评审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 性 为了证明组织已经制定和实 施了持续改进与污染预防的程序, 应考虑以下因素: a) 实现方针中承诺的持续改进和 污染预防的方法,以及为实施和测 量其改进而制定的程序; b) 评价组织的程序是否合理并得 到了执行; ?

18 4.5.4 记录(审 核 方 法 参 照 QMS 4.2.4 条款)

相关部门 环境记录一般包括: a) 投诉记录; b) 培训记录; c) 过程监测记录; d) 检查、维护和校准记录; e) 有关的供方与承包 方记 录; f) 偶发事件报告; g) 应急准备试验记录; h) 审核结果; i) 管理评审结果;; j) 和外部进 行信息交 流的 决定; k) 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要 求记录; l) 重要环境因素记录; m) 环境会议记录; n) 环境表现(行为)信息; ?

o) 对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记 录; p) 和相关方的交流。 是否对保守机密信息加以考虑。 20

19 4.5.5 相关部门 内 部 审 核

文件审核 1)是否制定管理体系审核的程序。 2)程序与标准要求是否一致。 第一阶段审核(在第一阶段审核实 施,在第二阶段审核深化) 1)通过详细的分析确定组织内部 审核结果的可信度,它会影响第二 阶段审核的程度。内部审核记录宜 足够全面以便能为认证机构确认 审核过程的有效性提供依据。 2)审核准则是否包括,环境管理 体系标准、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 件和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内审员 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经验及相对 独立性。 3)内审的时间、人力资源是否充 分。计划是否覆盖了全部范围和要 素。 4)是否重点审核了重要环境因素、 目标、指标及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二阶段审核 重点是审核效果的验证 1)第二阶段审核时应深入部门及 现场,对内审中开出的不符合项进 行抽样跟踪,以确认纠正与预防措 施制定和实施的有效性。 2)对于第一阶段审核中发现组织 内审中未覆盖的领域、薄弱环节以 及内审中可信度差的要素及领域, 应加大审核抽样的数量进行深入 审核。 3)在对组织的内审进行审核时, 特别要寻找以下的客观证据: ? 内审员的能力、经验、培训以及 独立性(如参照 GB/T19011 标准 中适用的部分和/或审核人员注册 方案); ? 审核程序与方法,特别是审核程 度(如参照 GB/T19011 标准中适 用的部分); ? 参 考 文 件 与 标 准 ( 如 GB/T19011); ? 可用的审核资源; ? 审 核 的 组 织 情 况 ( 如 参 照 GB/T19011 标准中适用的部分); ? 所实施的检查与验证; ? 审核发现,包括报告和记录; ? 审核跟踪的管理; ? 纠正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 内部审核方案宜考虑组织不同 活动的环境重要性。 ?

21

5) 认证机构宜在抽样的基础上, 确定组织内审的总体可信度。 20 4.6 管 相关部门 理评审

文件审核 1)组织是否制定了管理评审程序, 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是否规定了评定的周期、时间 间隔、范围、内容和要求 第一阶段审核 1)是否进行了管理评审。 2)管理评审的范围是否覆盖组织 的全部活动/产品/服务的各个环 境方面,包括环境绩效。 3)管理评审的效果和后续措施。 第二阶段审核 1)检查管理评审输入是否包括以下 内容: ??内审的结果和对组织 适用的法规要求及其 他要求的符合性; ??来自相关方的 沟通信 息,包括抱怨; ??组织的环境绩效; ??满足目标和指标的程 度;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 态; ??以前管理评审的后续 活动; ??变化的环境,包括与 环境因素有关 的法规 和其他要求; ??改进的建议。 2)是否按评审计划实施管理评审, 是否对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 效性进行评价。 3)审的输出是否包括与环境方针、 目标、指标和体系的其他要素可能 的变化相关的决定和措施,并与持 续改进的承诺相符。 ?

22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

一二阶段的审核重点及需关注的事项

一阶段

??运行控制的策划 1. 是否制定运行控制程序、作业指导书、文件中是否有运行准则 2. 查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重大危险源清单,是否对每项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均有

对应的文件、管理方案或具体的纠正措施。

??需关注的事项 1. 凡涉及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作为重要关注点记录并提请审核组长作为二阶段的

审核重点,如:

a. 接近一类水源的污水排放,接近住宅区的噪声、粉尘排放,风景名胜区的古文物保护和野

生动物保护等

b. 特种设备的强制性检定试验是否按要求进行。(包括附属设施如钢丝绳、吊具等)

二阶段

??运行控制的实施 1. 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各多少项。除有目标指数管理方案控制外,其余的各项如

何控制?(需逐项记录)

2. 有何控制方法? 3. 有何控制标准?(如环境的排放标准等) 4. 核查运行记录(如锅炉运行记录、船舶航行日志、进厂修改记录、设备检修记录等、

危险废弃物收集记录、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记录等)

5. 生产、施工现场运行记录,与重要岗位人员交流,了解其应知应会的掌握程度。 6. 环保治理设施检查 ① 是否达标

② 随组织内部变化、环保治理设施是否持续满足要求 ③ 环保设施的维护、测量设备的运转是否良好? 7. 重大危险源实时运行控制情况: —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记录 — 防护用品发放、使用情况 —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 现场作业的粉尘、毒物、噪声、射线危害的控制情况(归口部门查措施,现场查控制情

况)

— 防护用品、防火、防爆器材的采购是否到国家认可的单位采购 — 组织规定的安全会议、安全教育记录 8. 组织所使用的产品/服务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是否已经建立程序,

有否通报供方或合同方。

??需关注的事项: 1. 凡涉及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必须详细记录且可追溯

如:a.接近一类水源区,污水排向哪里?检测结果如何?接近住宅区噪声监测结果?有否治理

措施?有否向官方投诉?风景区古文物保护措施(防盗、防火、防虫、防腐、防自然灾害等) 风景区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内河及海洋防油污等

b. 特种设备的强检、试验,危险化学品仓的防爆措施,风景区的防火,水陆货、客运的交通 安全措施(特别易引起群死群伤的部分)等。

? 2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