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治理工程(抗滑桩、锚杆、锚索、挡板、冠梁)施工方案

⑵漏斗和储料斗。可用4~6mm钢板制作,要求不漏浆、不挂浆,卸放料顺畅彻底。应有足够的容量以保证首批灌入的混凝土(既初灌量)能达到要求的埋管深度(2~6M)。

⑶首批混凝土填充漏斗所用的封堵漏斗底部的封口板,采用钢板制作,亦可采用钢板或者木料制成的球塞等。

⑷升降安装导管、漏斗的设备(现场可使用吊车、挖机或桩架等)。 3、水下灌注混凝土施工流程 ⑴沉放钢筋笼。

⑵安放导管。在导管底部开放的状态下将导管缓慢的沉到距孔底300~500mm的深度处。

⑶将封口板或球塞放在漏斗底部,封口板用细钢丝绳引出。 ⑷灌入首批混凝土,加满整个料斗。

⑸将封口板或者球塞向上拔出,初灌混凝土,导管埋入混凝土内1.5米以上。 ⑹连续灌注混凝土,上提导管,导管下口要始终埋在混凝土内下2米以上,严禁提出。

⑺混凝土灌注完毕,拔出护筒。

4、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要点

⑴灌注首批混凝土时,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小于1.5米。

⑵连续灌注混凝土: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应连续不断灌注混凝土,严禁中途停工(两次混凝土灌注间隔不能大于30min)。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并适时提升、逐级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合理深度。探测次数一般不宜少于所使用的导管节数,并应在每次起升导管前探测1次管内外混凝土面高度。遇特别情况(局部严重超径、缩径、漏失层位和灌注量特别大的桩孔等)应增加探测次数,同时观察返水情况,以正确分析和判定孔内情况。

⑶导管的埋深:导管的埋深大小对灌注质量影响很大。埋深过小,往往会使管外混凝土面上的浮浆沉渣夹裹卷入管内形成夹层;埋深过大,导管底口的起压力减小,管内混凝土不易流出,容易堵管。最大埋深超过最下端导管长度或6m。

导管的埋深选择 导管直径(mm) 200 250 300 初灌埋深(m) 1.5~2.0 1.2~1.5 0.8~1.2 连续灌注埋深 正常灌注(m) 3.0~4.0 2.5~3.5 2.0~3.0 最小埋深(m) 1.5~2.0 1.5~2.0 1.2~1.5 ⑷混凝土灌注时间:混凝土灌注的上升速度不得小于2m/h。灌注时间必须控制在埋入导管中的混凝土不丧失流动性的时间内,必要时可掺入适量缓凝剂。

⑸桩顶的灌注标高及桩顶处理:桩顶的灌注标高至少比设计标高增加0.5~0.8m,以便清除桩顶部的浮浆渣层。

⑹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的混凝土宜通过溜槽徐徐灌入漏斗和导管,不得将混凝土整斗从上面导入管内,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胶垫而使导管漏水。

⑺当混凝土面上升带到钢筋笼下端时,为防止钢筋笼被混凝土顶起,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在孔口固定钢筋笼上端;

②灌注混凝土时间尽量连续,以防止混凝土进入钢筋笼时,流动性过小;

③孔内混凝土接近钢筋笼时,应保持埋管深度,放慢灌注深度;

④孔内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1~2m后,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深,增大钢筋笼在下层混凝土中的埋置深度。

⑻水下混凝土采用汽车泵进行垂直输送砼料,钢筋制作现场加工,若发生现场场地有限无法加工时,可采用二次转运,就地加工制作。 4.2.8旋挖桩常见问题及防治处理措施

1、塌孔的处理:

⑴轻微塌孔:使用挖土机向孔内回填可塑性好的粘性土,钻机反转向下加压,正转取土,充分压实孔壁,重新成孔;

⑵严重塌孔:向孔内浇筑低标号C20混凝土,待24小时砼终凝后重新成孔(时间根据气温确定),反复换填C20,直至桩最终成孔。C20计量以砼公司供应的小票为准。

2、缩孔处理:

⑴可塑性软弱层:此软弱土不容易大面积坍塌,可通过反复扫孔,在孔内适当回填一些干土反压后再正钻取土,使一部分干土压入孔壁内,增加淤泥层的可塑性,注意钻进速度的控制。如孔底遇水,记录下孔口距水面深度,提钻时应提出水面后停歇一段时间,使钻头内的水流出钻头后再提钻,以减少水对孔壁的冲涮,从而减少塌孔和缩孔。 ⑵ 可塑性较差软弱层(或软弱层较厚):遇此无法钻进时,可停止钻进,反复取土使 孔底形成空腔(5~8斗为宜),向孔内填充C20混凝土,待24小时后再重新成孔,软弱层较厚时,重复上述步骤。

⑶无可塑性或可塑性极差软弱层(此方法同样适用于土层塌孔的处理):

①反压混凝土:反复捞土,形成空腔,反压C20混凝土,下放钻头搅动混凝土,使混凝土充分掺入软弱层中,48小时后重新成孔(时间可根据气温和现场实验确定)。

②泥浆成孔:采用一定比例的膨润土,烧碱、纤维素及锯屑等制备泥浆,满足:含砂量≤4%,胶体率≥96%,泥浆比重1.05~1.2(比重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试验确定)。施工时随着孔深的增加向孔内及时连续地注浆,通过泥浆的压力,阻止孔壁坍塌。桩孔砼灌注时,孔内溢出的泥浆引流至场内泥浆池内,由于本工程上部土层松散,泥浆收集难度大,成本较高。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在桩位孔口处设置钢护筒,可防止下钢筋笼时掉土。 钢护筒制作、埋设:长度4m的钢护筒,采用厚12mm钢板制作;钢护筒埋置较深时,采用多节钢护筒连接使用,连接形式采用焊接,焊接时保证接头圆顺,同时满足刚度、强

度的要求;钢护筒的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具体尺寸按设计要求选用;钢护筒埋设深度应满足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护筒埋设时,应将钢护筒埋置至密实回填土层0.5m以下,高出施工地面0.3m;钢护筒埋设前,先准确测量放样,保证钢护筒顶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cm,埋设中保证钢护筒垂直度不大于1%;埋设钢护筒前,采用较大口径的钻头先预钻至护筒底的标高位置后,提出钻斗且用钻机动力头压盘将钢护筒压入到预定位置。用粗颗粒土回填护筒外侧周围,回填密实。

3、灌注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⑴、导管进水

导致导管进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产生:

①、首批砼储备不足,或虽然砼储备已够,但导管底口距孔底的间距过大,砼下落后不能埋没导管底口,以致泥水从底口进入。

预防和处理方法:如有发现导管进水,应立即将导管重新下放至距孔底250 ~ 400mm,重新投入足够储备的砼进行冲底,不得已时需要将钢筋笼提出采取复钻清除。然后重新放下骨架、导管并投入足够储备的首批砼,重新灌注。

②、导管接头不严,接头间橡皮垫被导管高压气囊挤开,或焊缝破裂,水从接头或焊缝中流入。

③、导管提升过猛,或探测出错,导管底口超出原砼面,底口涌入泥水。

针对②、③两中原因引起的事故,应视具体情况,拔换原导管重下新管;或用原导管插入续灌,但灌注前均应将进入导管内的水和沉淀土用吸泥和抽水的方法吸出。

⑵、卡管

卡管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初灌时隔水栓卡管;或由于砼本身的原因,如坍落度过小、流动性差,夹有大卵石、拌和不均匀,以及运输途中产生离析、导管接缝处漏水、雨天运送砼未加遮盖等,使砼中的水泥浆被冲走,粗集料集中而造成导管堵塞。

处理办法:用长杆冲捣管内砼,用吊绳抖动导管,或在导管上安装附着式振捣器等使隔水栓下落。如仍不能下落时,则须将导管连同其内的砼提出钻孔,进行清理修整(注意切勿使导管内的砼落入井孔),然后重新吊装导管,重新灌注。一旦有砼拌和物落入井孔,须将散落在孔底的拌和物粒料予以清除。

提管时应注意到导管上重下轻,要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翻倒伤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