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50=HZ- LS= K10+041.71-35=K10+006.71 (2)JD50—JD51的间距计算如下:
交点间距=JD51-JD50+J=(K10+182.69)-(K9+977.54)+1.25=206.40(米) 或=JD51-HZ50+T50=(K10+182.69)-(K10+041.71)+65.42=206.40(米) (3)两曲线间的直线长度计算如下:
直线长度=交点间距-T50-T51=206.40-65.42-45.83=95.15(米)
2.解:(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值如下: 外距 (米) 68.560-66.770=1.79
E?Rω821.79?R?0.057482由 ω=2.06%-(-3.68%)=0.0574 和 得 R=4346.3(米)
有
依题意(取百米的整数倍数)可得R=4400(米) (2)计算该竖曲线起止点桩号 L= Rω= 4400×0.0574=252.56(米) T=L/2=126.28(米)
竖曲线起点桩号=(K15+450)-126.28= K15+323.72 竖曲线止点桩号=(K15+450)+126.28= K15+576.28 填空
1. 按运输工具不同,交通运输体系有 铁路 、道路 、水运 、航空 、管道。
2. 在道路几何设计中,基本设计依据有设计车辆 、设计速度、设计交通量、设计通行能力。
3. 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汽车主要有小客车 、载重汽车 、鞍式列车 、铰接车,其中 小客车 作为标准车型进行交通量换算。
4. 我国《标准》规定,一般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依据。
5. 公路勘测设计阶段中,三阶段设计由初步设计、技术设计 和施工图设计 组成。 6. 道路设计文件表现的基本形式有文字、表格、图纸三种。 7. 道路基础设计新技术中,“3S”技术是指GPS、GIS、RS。
8. 道路按用途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公路按功能可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9. 公路《标准》可分为五个等级;城市道路按《标准》可分为四类十级。
10.公路用地范围对于路堤为两侧排水沟外边缘以外不小于1m的用地,对于路堑为坡顶截水沟外缘以外不小于1m的用地。
11.平面成形三要素通常指的是 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12.圆曲线最小半径有 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13.我国对于直线最大长度无明确限制,一般控制在 20V 为宜。
14.为了保证汽车的横向稳定性,应保证 横向滑移 稳定,并通过 横向力 系数来判断。 15.《标准》规定,四级公路 可不设缓和曲线外,其余各级公路都应设置。 16.为了保证排水,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 。
17.平面设计成果主要包括:直线、曲线及转角表、逐桩坐标表、平面设计图 。 18.路线发生断链时,当真实里程大于名义里程,则路线为 长 链。 19.在纵断面图上,有两个主要线条为 地面线 和 设计线 。
20.汽车的行驶阻力有 空气阻力、滚动阻力、坡度阻力、惯性阻力 。 21.缓和坡段在设计时,纵坡应不大于 3% ,长度不小于 最小坡长 。
13
22.越岭线连续上、下坡路段相对高差在500米以上时,平均纵坡不宜大于 5% 。 23.《标准》规定,为了满足排水要求,均应设置不小于 0.3% 的纵坡。 24.竖曲线设计的主要指标有 半径 和 水平长度 。
25.爬坡道宽度一般为 3.5m 。避险车道宽度通常不小于 9m 。 26.避险车道由 引道 、制动车道 、服务车道 和 辅助设施 组成。
27.纵断面采用 直角 坐标,横坐标表示 里程桩号,比例尺 1:2000 ,纵坐标表示 高程,采用1:200的比例。 28.我国路基横断面按照公路性质及等级不同,可分为 整体式断面 和 分离式断面 两类。
29.路肩从构造上可分为 硬路肩 和 土路肩 两类,高速、一级公路采用分离式断面时应设 左侧硬路肩 。 30.中间带每隔 2km 设置开口部,开口端形状有 半圆形 和 弹头形 两种。 31.当平曲线半径 小于等于250 时,应在圆曲线内侧设置加宽。
32.再不设缓和曲线和超高缓和段时,加宽缓和段长度应按渐变率 1:15 且不小于 10m 的要求设置。 33.新建无中间公路,当ih>iG时,超高方式采用绕 内边线 旋转。
34.加宽的过渡方法有 比例过渡 、高次抛物线过渡、回旋线过渡、插入二次抛物线过渡 。 35.行车视距的类型有停车视距、 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 36.停车视距应保证的三部分距离分别是 反应距离、制动距离、超车距离 。 37.行车轨迹线一般取弯道内侧车道路面边缘(不包括加宽)加 1.5m 。 38.土石方数量的计算方法有 平均断面法 和 棱台体积法 。 39.决定填方来源是调还是借的限制距离是 经济运距 。
40.平面线形组合类型有基本型、S型 、卵型、 凸型、复合型、 C型 和回头曲线。 41.当路线偏角小于等于 7o 属小偏角弯道应设较长的平曲线。
42.选线应掌握五个原则,分别是 必选原则、安全原则、协调原则、均衡原则、环保原则。 43.选线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全面布局、逐桩安排和 具体定线。
44.公路定线的工作方法中,对于技术标准高,地形地物复杂的路线使用 航测定线,技术标准低,地形地物简单,方案明确的路线采用 实物定线。
45.选线的一般方法有 实地选线、纸上选线、自动化选线 三种。 46.目前越岭线放坡一般采用 带角手水准。
47.越岭线选线的方式一般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展线 三种。
48.沿溪线布线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河岸的选择、线位的高度和桥位的选择。 49.丘陵区布线时,对具有较陡横坡的地形应沿 匀坡线 布设。 50.详细方案的比较主要包括 技术指标 和 经济指标 的详细计算。
51.纸上定线的具体操作有两种的做法:曲线型定线、直线型定线,前者适用于山岭重丘区地区,后者适用于平原微丘区。
52.实线放线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 穿线交点法、拔角法、直接定交点法和坐标法。 选择
1.以下道路主干线五纵七横中,途经郑州的是 A 。
A.连云港-霍尔果斯 B.同江-三亚 C.北京-福州 D.上海-成都 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最高车速>设计速度 B.经济速度<设计速度 C.平均技术速度<设计速度 D.运行速度<设计速度 3.我国公路等级中,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是 B 。 A.一级公路 B.二级公路 C.三级公路 D.四级公路 4.下列能反应道路交通不均匀情况的交通量是 B 。
A.年平均日交通量 B.最大日交通量 C.设计小时交通量 D.平均小时交通量 5.同向曲线之间的最小成长度应不小于 C 。
14
A.2V B.4V C.6V D.8V 6.《标准》规定缓和曲线形式采用 A 。
A.回旋曲线 B.正弦曲线 C.双纽线 D.抛物线 7.公路平面比例尺一般常用的是 C 。
A.1:500 B.1:1000 C.1:2000 D.1:5000 8.当?>D时,汽车处于 C 状态。
A.加速 B.匀速 C.减速 D.静止 9.海拔 B 米以上的高原地区需要考虑纵坡折减。 A.2000 B.3000 C.4000 D.5000 10.变坡点一般要求设置在 B 米的整桩号上。 A.5m B.10m C.15m D .20m
11.陡坡路段上坡方向,正线行车道外侧增加的供载重汽车行驶的专用车道为 D 。 A.变速车道 B.避险车道 C.错车道 D.爬坡车道 12.各等级公路均应满足 A 的要求。
A.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超车视距 D.错车视距 13.关于计价土石方计算正确的是 B 。
A.挖方+填方 B.借方+挖方 C.借方+弃方 D.挖方+弃方
14.公路横断面设计成果中, B 综合平纵横资料在道路设计中占重要地位。 A.横断面设计图 B.路基设计表 C.路基土石方数量表 D.标准横断面图 15.横断面图的绘制顺序 B 。
A.从左向右,自上而下 B.从左向右,自下而上 C.从右向左,自上而下 D.从右向左,自下而上
16.某相邻半填半挖断面,填方体积为960m3,挖方体积为520m3,则本桩利用为 B ,填缺为 C ,挖余为 D 。 A.960 m3 B.520 m3 C.440 m3 D.0 m3 17.标准横断面图比例尺为 A ,横断面图一般采用 B 的比例。 A.1:100 B.1:200 C.1:1000 D.1:2000 19. 山岭区诸多方案中, A 平纵线形较好,优先考虑. A.沿溪线 B.越岭线 C.山脊线 D.山腰线 20. 越岭线当垭口挖深为20m时,应采用 D 放式过岭。 A.浅挖 B.低挖 C.深挖 D.隧道 21.用用一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是 C 。 A.C型 B.凸型 C.卵型 D.S型
22.反向竖曲线间,中间设计直线段长度,一般不小于设计速度的 C 行程长度。 A.1s B.2S C.3S D.4S
名词解释
1.设计速度: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影响时,中等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畅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2.高速公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3.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
4.通行能力: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5.道路建筑限界:为保证车辆和行人通行安全,规定在道路的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
6.切线角:回旋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于X轴的夹角。 7.回旋线:曲率随曲线长度成比例变化的曲线。
15
8.平均纵坡:一定长度路段两端点的高度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值。
9.避险车道:在长陡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速度失控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 10.动力因数: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 11.路基宽度:路肩两侧的水平距离。
12.超高值:加宽后由超高横坡度推算出路肩内(外)边缘和路中线与原设计高程的抬高值或降低值。
13.超车视距: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在与对面未来车辆相遇之前,完成超车安全回到自己的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14.平均运距:指土石方调配时从挖方体积重心到填方体积重心的距离。 15.匀坡线:在两点之间,沿自然分水岭方向布设的路线。 16.山脊线:大致沿分水岭方向所布设的路线。
17.纸上定线:在大地比例尺(一般以1:1000-1:2000为宜)地形图上确定道路中位的位置。 简答题
1.缓和曲线的作用。
答: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循环,离心力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2.简述汽车的行驶条件。
当驱动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之和时,汽车匀速行驶,当T>R加速行驶,当T
1.准备工作2.标准控制点3.试坡4.调整5.核对典型横断向6.定坡7.设置竖曲线8.计算设计高程9.计算填挖高度 5.列举横断面面积计算方法。
积运法、坐标法、几何图形法、数方格法、求积仪法。 6.简述超高的过渡形式。
一种是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包括:绕内边缘线旋转、绕中线旋转、绕外边缘线旋转。
一种是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包括:绕中央分隔带的中线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线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7.简述横断面设计步骤。
逐桩点绘地面线;在路基设计表中抄八填挖高度;画出设计线;绘出路基排水的结构物及附属设施;计算填挖方的面积。
8.简述平面线形设计原则。
平面线形应直接、连续、顺适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保护平面线形的均衡和连贯;应避免连续急转弯的线形;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9.简述平纵横组合设计原则。
应能在视觉上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平面与纵断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应大小均衡,不要悬殊太大,使线形在视觉上和心理上保持协调; 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有利于路面排水和安全行车。 10.叙述纵断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纵坡均匀平顺起伏和缓,坡长和竖曲线长度长短适当,平面与纵断面组合设计协调以及填挖经济平衡。 11.越岭线布设时,应解决的问题。
垭口的选择和过岭高程的确定和垭口两侧路线展线方案的拟定。 12.放设回头曲线的地形有哪些?
较肥厚的山包、山脊平台、平缓的山坡、山沟、山坳及盆地之间的缓坡台地。
16
计算题
1.河南省某干线公路,设计初年的交通量预测如下:小客车1200辆/月,中型车360辆/月, 拖挂车52辆/月,交通量按平均每年3%增长,试求设计交通量和累计设计年限内的总交通量。 解:各级公路车辆折合成小客车数:ADT?1200?1?360?1.5?52?3.0?1896辆/月
AADT?ADT?(1?r)n-1?1896?(1?3%)15?1?2868辆
由于国家及省属干线计划通车为15年,则
N总?No?365[(1?r)-1]rn?1896?365[(1?3%)3?1]?12871192辆
2.某二级公路平原微丘区交点桩号K3+383.76,R?400m,右转角??341232,缓和曲线Ls?70m。试确定该平曲线要素及主要桩号。
o‘‘’解:?o?Ls2R?180O?702?28.6479?LsR?5.0133O
P?Ls224R?24?200?0.5104m q?LS2?LS240R2?34.991m
主点要素: 3. 4. 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