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
②至,到。如: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五柳先生传》) 117. 朝(zhāo) 名词。 早晨。
如:a.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b. 朝晖夕阳,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c.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118. 知(zhī) (1)名词。
读zhì,同“智”,智慧,聪明。如: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2)动词。
①了解。如: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②知道,懂得。如: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五柳先生传》) ③读zhì,记忆,记住。如: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119. 直(zhí) (1)名词。
同“值”,价值。如:手把文书口称敕,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2)形容词。
不弯曲,与“曲”相对。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3)副词。
①径直,一直。如: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与朱元思书》) ②却,竟然。如: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
120. 致(zhì) 动词。
①招引,招纳,招致。如: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 ②传达,表达。如:听妇前致词(《石壕吏》)
③获得,得到,取得。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121. 质(zhì) (1)名词。
①底子,质地。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资质,禀性。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2)动词。
询问,质问。如: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送
东阳马生序》)
122. 治(zhì) 动词。
①医治。如: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研究。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③惩治,治罪。如: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 123. 臵(zhì) 动词。
①丢弃,弃臵。如: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酬乐天扬州初逢》)
②放臵,布臵。如:且焉臵土石(《愚公移山》)
③设臵,布臵。如:中军臵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购臵,臵办。如:亲旧知其如此,或臵酒而招之(《五柳先生传》) 124. 至(zhì) (1)名词。
极点,极致。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动词。
到,到达。如: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形容词。
周到,周全。如: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125. 诸(zhū) (1)形容词。
众多,各。如:诸君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2)兼词。
相当于“之于”。如: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126. 走(zǒu)
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