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复习题2

经糖异生途径生成葡萄糖,生成NH3,后者可利用与中和H+,故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

5、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答:1、产生大量的NADPH,为细胞的各种合成反应提供还原剂(力),比如参与脂肪酸和固醇类物质的合成。 2、在红细胞中保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 3、该途径的中间产物为许多物质的合成提供原料 4、非氧化重排阶段的一系列中间产物及酶类与光合作用中卡尔文循环的大多数中间产物和酶相同,因而磷酸戊糖途径可与光合作用联系起来,并实现某些单糖间的互变。 5、PPP途径是由葡萄糖直接氧化起始的可单独进行氧化分解的途径。因此可以和EMP、TCA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增加机体的适应能力

5、 简述糖异生途径的生理意义。

答:糖异生的生理意义:①空腹或饥饿时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②促进乳酸的再利用,补充肝糖原,补充肌肉消耗的糖; ③肾脏的糖异生作用有利于排H+保Na+,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答:

四、选择题

1. 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

A 糖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2.一分子葡萄糖或糖原分解的一个葡萄糖单位,经酵解可净生成ATP数: A 4或3 B 2或3 C 1或2 D 12或24 3.下列哪个酶不是糖酵解的关键酶:

A 己糖激酶 B 磷酸果糖激酶 C 果糖二磷酸酶 D 丙酮酸激酶 4.糖酵解中唯一的一步氧化反应是:

A 葡萄糖→6-P-G B 6-P-F→1.6-P-F

C 3-P-甘油醛→1.3-P-甘油酸 D 丙酮酸→乳酸

5.下列哪个酶不参与丙酮酸脱氢酶系的组成:

A 丙酮酸脱氢酶 B 丙酮酸羧化酶

C 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 D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6.一分子葡萄糖经有氧氧化可生成ATP分子数: A 4 B 12 C 24 D 38 7.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可生成; A 2CO2+2H2O+6ATP B 2CO2+2H2O+8ATP

C 2CO2+3H2O+10ATP D 2CO2+4H2O+12ATP

8.催化三羧酸循环起始反应的酶是:

A 柠檬酸合成酶 B 异柠檬酸脱氢酶

13

C 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D 琥珀酸脱氢酶

9.三羧酸循环中以FAD为辅酶的脱氢酶是:

A 异柠檬酸脱氢酶 B 琥珀酸脱氢酶 C 苹果酸脱氢酶 D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10.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生理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生成的5-P-核糖为细胞合成核酸提供原料

B NADPH参与胆固醇、脂肪酸、类固醇激素等物质合成 C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作用是为细胞提供能量

D NADPH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可维持细胞内G-SH含量。

11.蚕豆病是一种溶血性疾病,是由于细胞内缺乏:

A 6-P-G脱氢酶 B 葡萄糖-6-磷酸酶 C 葡萄糖激酶 D丙酮酸激酶 12.糖原合成时加在 “糖原引物”非还原端的葡萄糖是: A 6-P-G B UDPG C 1-P-G D 葡萄糖 13.关于糖原合成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以小分子糖原为基础把葡萄糖逐一加在其非还原端合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