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维解决的问题复杂化 (2)思维解决的问题概括化 (3)思维中语言的作用逐渐增强 (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1)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2)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还有一系列派生的特点: 1、经验性 2、拟人性 3、表面性 4、片面性 5、固定性 6、近视性 (三)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八、学前儿童比较的发展特点和趋势?p190 ①逐渐学会找出事物的相应部分:
②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后学会找物体的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物体的相似处:
九、学前儿童分类的年龄特点?p192 ① 4岁以下儿童基本上不能分类。
② 5~6岁是儿童处于由不会分类向开始发展初步分类能力的过渡时期。该
年龄的儿童主要依据物体的感知特点和情境联系起来分类。 ③ 5岁半~6岁半是儿童分类发展的一个转折期,从依靠外部特点向依靠内
部隐蔽特点分类的转变。
④ 6岁以后,逐渐摆脱具体感知和情境性的束缚,能依物体的功能和内在
联系分类
十、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和一般特点(P194~195)
答:(一)方式
(1)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向成人学习社会上已经形成的概念。 (2)儿童掌握概念也可能在生活实践中进行。 (二)一般特点
(1)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外部的表面特征,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2)外延不适当,往往失之过宽或过窄。
十一、学前儿童判断发展的趋势(P204~207)
答:(一)判断形式间接化 (二)判断内容深入化 (三)判断根据客观化 (四)判断论据明确化
十二、幼儿推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1.推理过程随年龄增长而发展;
2.推理过程可以划分为4级水平;
3.儿童推理方式的发展是由展开式向简约式转化。
十三、学前儿童理解发展的趋势(P212~214)
答:(一)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21
(二)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语言的理解。 (三)从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 (四)从情绪性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五)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十四、儿童数概念形成的四阶段:p199
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十五、学前儿童掌握时间概念的特点?p201
1.学前儿童对时间顺序的概念明显地受时间循环周期长短的影响。 2.学前儿童对一日时间延续的认知水平低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知。就是说,对昨天、昨晚、明天、明早)的认识不如对上午、中午、晚上的认识。
3.学前儿童对时序的认知带有固定性。
4.学前儿童以自身生活经验作为时间关系的参照物。
5.学前儿童说出时间词语和时间概念的形成互相促进,但不同步。 6.学前儿童对时序的认知经过4个连续发展的阶段。(P203)
第八章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1、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P218-219
答:(一)前言语阶段(生后第一年)
这是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包括:①说出词的准备,包括发出语音和说出最初的词;②理解词的准备,包括语音辨别和对词的理解。 (二)言语发生阶段(1-3岁)
言语发生的标志是说出最初的词和掌握其意义。具体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