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简答论述

① 想像引发情绪, ② 情绪影响想像

③ 想像引发情绪,情绪影响想像 (三)想像与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

想像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分,没有想像,就没有任何游戏活动! (四)想像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

没有想像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无法学习,无法掌握新知识!

四、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P152)

答:(一)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二)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三)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五、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及有意想象的表现(P153~154)

答:(一)无意想象的特点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二)有意想象的表现 (有意想象的萌芽和发展)p154 (1)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的想象

(2)想象的主题逐渐稳定

(3)为了实现主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难

六、幼儿再造想象的特点?p156

(1) 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 (2) 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3) 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在幼儿初期尤为突出

七、幼儿创造想像的特点?p160

(1) 最初的创造想像是无意的自由联想。这种最初级的创造,严格意义上说还不是创造。 (2) 幼儿创造想像的形象和原型(范例)知识略有不同,或者稍作改造。

(3) 幼儿创造想像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渐丰富,对原型的改造成分越来越大。

八、幼儿创造想象的水平逐渐提高的具体表现(P161) 幼儿创造想象随着生活、知识经验的丰富及抽象概况能力提高的具体表现是:

第一,时常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 第二,自编新故事。

第三,创造性的游戏活动。 第四,创造性的绘画活动。

九、幼儿想象夸张性的表现及原因(P162~164)

答:(一)表现

17

(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2)混淆假想与真实 (二)原因

(1)认知水平的限制 (2)情绪对想象的影响 (3)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十、2-3岁儿童想象的特点?p164

2~3岁,是想像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有以下特点 (1) 想象过程完全没有目的 (2) 想象过程进行缓慢

(3) 想象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4) 想象内容简单贫乏 (5) 想象依靠感知动作

(6) 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

十一、3-4岁儿童想象的特点?p167-168

想像在3~4岁时迅速发展,这个时期的想像基本上是无意的,是一种自由联想。主要有以下特点:1、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

2、想象内容零碎,无意义联系,想象内容贫乏,数量少而单调 3、想象受感知形象的直接影响;

4、不追求想象成果,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十二、4-5岁儿童想象的特点?p168-170

4~5岁儿童的无意想像中出现了有意成分,但仍以无意想像为主。主要有以下特点: 1、想象仍以无意性为主 2、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3、想象的目的计划非常简单

4、想象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然零碎

十二、5-6岁儿童想象的特点?p170-171

5~6岁的儿童,有意想像和创造想像已经有了明显的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 1、想象的有意性相当明显

2、想象内容进一步丰富,有情节 3、想象内容新颖性程度增加 4、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18

一、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P172~173)

答:(一)思维的发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质变。

(二)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三)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

(四)思维的发生发展使情绪、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 (五)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

二、儿童思维方式的变化(P176~177)

答:(一)直观行动思维

(1)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 (2)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

(3)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 (二)具体形象思维 (三)抽象逻辑思维

三、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p174-175

出现最初的用语词的概况,是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 (一)直观的概括 (二)动作的概括 (三)语词的概括

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p176-177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 (一)思维方式的变化

儿童最初的思维是直观行动的,然后是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的思维。

1、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主要特点是: ① 思维在直接感知中进行 ② 思维在实际行动中进行

③ 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主观上无预定目的和计划

2、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在直观行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抽象逻辑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况,判断和推理进行的,是高级思维方式,严格说学前儿童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二)思维工具的变化

在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变化规律是: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是有小到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思维活动主要依靠感知和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 (二)思维主要以表象为工具,边做边说,语言和动作不分离。

(三)思维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

五、思维工具的变化阶段(P177~178)

19

在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变化规律是: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是有小到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答:(一)思维活动主要依靠感知和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 (二)思维主要以表象为工具,边做边说,语言和动作不分离。

(三)思维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

六、试述皮亚杰的儿童智慧(思维)发展理论?p179-184

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是20世纪影响最为广泛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皮亚杰把智慧、认识、思维作为同义语。认为“阶段”的概念包括三个基本点,第一、前后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但是可以加速或推迟;第二、每个阶段有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它决定该阶段的主要行为模式;第三、各个阶段是前后联系的,每个阶段的结构是整合的,有整体性。皮亚杰提出,儿童智慧(思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运算阶段。7岁前处于前两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是依靠感知和动作(口尝、手抓)等去认识周围世界的。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6个小阶段:

①反射练习阶段 ②最初习惯阶段

③有目的动作形成阶段

④方法和目的分化与协调阶段

⑤感知运动智慧阶段 ⑥智慧的综合阶段

智慧的综合阶段产生了智力的最初形态,标志着感知运动协调的完成 2.前运算阶段(2~7岁)

此阶段又称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阶段,可分为以下两个小阶段:

⑴前概念阶段(2~4岁):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或称象征性功能。这一阶段出现许多自发的神话故事、“拟人化”和“泛灵论”的思想。

⑵直觉思维阶段(4~7岁):直觉思维的特点是它既能反映事物的一些客观逻辑,同时又还受直接感知形象的影响,所以又称为“半逻辑”思维。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⑴所谓运算,是指在心理上进行操作,是外部动作内化为头脑内部的动作(操作)。 ⑵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思维的5个区别:p184 ①运算思维依靠概念进行,前运算思维依靠表象进行。 ②运算思维有可逆性,前运算思维没有可逆性

③运算思维具有守恒概念,前运算思维没有守恒概念。 ④前运算思维只是自我中心的,运算思维逐渐非中心化。

⑤前运算思维是不灵活的,具有固定性、刻板性或呆滞性;运算思维具有灵活性。

七、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P185~189)

答:(一)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

2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