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对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并从中抽象出意义。
6、符号的意义有哪些分类?
①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符号的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 ②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和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及本质属性的概括) ③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7、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暧昧性和多义性?
暧昧性:①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②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多义性:是暧昧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指一种符号具有两种以上的意义。
8、情境意义指的是什么?在传播过程中,除符号本身的意义之外还有哪些意义在起作用? 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成。 传播者的意义、受传者的意义、传播情境所形成的的意义。
9、什么是象征行为?它有哪些特性?
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象征行为的特点,就是使象征符的第一层意义向第二层意义发生转化;象征行为具有智慧性,需要再某一事物和另一事物之间巧妙地建立联想关系;象征行为总是一定社会实践和社会文化的产物,并且需要得到较多社会成员的认同,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约定性;同时也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
10为什么说象征能力是人类特有的基本能力? 因为通过这种能力,人类能够发现宇宙和社会万事万物的象征关系,进入一个自由的传播境界。人类利用象征符体系,能够保存和传达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协调和控制社会行为,创造和继承社会文化。
11、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的作用是什么?
共通的意义空间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共通的意义空间是意义交换的前提。
12、简述米德的“主我(I)”和“客我(me)”理论
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伴随着意义的传播活动而形成的。自我是“主我”和“客我”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两者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于社会。
13、谈谈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到处充满了象征符,我们的生活空间正在成为一个符号空间或意义空间。 现代社会的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以及生活与娱乐领域都充满了新的象征符以及新的象征意义。第一,追求新事物、新意义是人类的一种基本价值;第二,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众多的人参与象征符创造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和手段。 现在的发展趋势是象征体系的多元化多样化,但同时也可能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
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和行动产生混乱。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 ①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②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映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③讯息。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④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⑤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2、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意义是什么?它有什么缺陷?
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论文中,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物种基本要素。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 缺陷: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即缺乏双向和互动性质。
3、简述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①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
②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 此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