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份试卷汇总)2018-2019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高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⑥浓硫酸可用于干燥Cl2、SO2气体,而H2S是还原性气体,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H2S,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2S,⑥项错误; 综上所述,①③⑤正确; 答案选A。 【点睛】

②项硅及其化合物的用途是常考点,也是易混知识。硅单质常用于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与计算机芯片等;二氧化硅是石英、水晶、玛瑙及光导纤维的成分;硅酸盐常用于玻璃、水泥和陶瓷等,学生要理清这些物质的用途,不可混为一谈。

3.某研究小组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另含有少量铁、铝、铜、镍等金属化合物)作脱硫剂,通过如下简化流程既脱除燃煤尾气中的SO2,又制得电池材料MnO2(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流程中多次涉及到过滤操作,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用到的硅酸盐材质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

B.用MnCO3能除去溶液中的Al3+和Fe3+,其原因是MnCO3消耗了溶液中的酸,促进Al3+和Fe3+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C.实验室用一定量的NaOH溶液和酚酞试液就可以准确测定燃煤尾气中的SO2含量 D.MnSO4溶液→MnO2过程中,应控制溶液pH不能太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上述流程中多次涉及到过滤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这些都属于硅酸盐材质,A正确;

B. MnCO3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电离产生的CO32-能消耗溶液中的H+,使Al3+和 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促进 Al3+和 Fe3+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沉淀,B正确;

C. 用一定量的NaOH溶液和酚酞试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钠溶液呈碱性,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不能准确测定燃煤尾气中的SO2含量,C错误;

D. 由于MnO2具有氧化性,当溶液酸性较强时,MnO2的氧化性会增强,所以MnSO4溶液→MnO2过程中,应控制溶液pH不能太小,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4.向某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Cl2固体(溶液体积变化、温度变化忽略不计),测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Ksp(BaCO3)=2.40?10-9

A.A、B、C三点对应溶液pH的大小顺序为:A>B>C B.A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c(CO32-)< c(HCO3-) C.B点溶液中 c(CO32-)=0.24mol/L

D.向C点溶液中通入CO2可使C点溶液向B点溶液转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CO32-的水解能力强于HCO3-,因此溶液中的CO32-的浓度越大,溶液中的OH-的浓度越大,pH越大。

2-c(CO)32--lg溶液中的CO3的浓度越大,则的值越小,从图像可知,A、B、C三点对应的溶液的c(HCO-3)2-c(CO3)-lg的值依次增大,则溶液的pH依次减小,pH的排序为A>B>C,A正确; c(HCO-3)2-2-c(CO3)c(CO3)2---lgB.A点对应的溶液的-小于0,可知->0,可知c(CO3)>c(HCO3),B错误; c(HCO3)c(HCO3)C.B点对应的溶液的lgc(Ba2+)=-7,则c(Ba2+)=10-7mol·L-1,根据Ksp(BaCO3)=c(Ba2+)c(CO32-)= 2.40?10-9,可得c(CO3)=

2-

Ksp(BaCO3)c(Ba2+)2.4?10-9-2==2.4?10mol/L,C错误; -7102-c(CO)3-

D.通入CO2,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H2CO3第一步电离产生较多的HCO3,减小,则

c(HCO-3)2-c(CO3)-lg增大,C点不能移动到B点,D错误。 c(HCO-3)答案选A。 【点睛】

D项也可以根据电离平衡常数推导,根据HCO3-

H++CO32-,有Ka22?c(H+)c(CO3)?,转化形式可?c(HCO3)2?2?c(CO3)Ka2c(CO3)Ka2+

??COc(H)得,,通入,溶液的酸性增强,增大,2?+?+减小,则

c(HCO3)c(H)c(HCO3)c(H)2-c(CO3)-lg增大。 c(HCO-3)5.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Q 的简单氢化物和其最高价含氧酸可形成盐,X 与短周期主族元素 Q、X、Q 同周期且是该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Y、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与 Z 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均呈强酸性 B.Y 单质常温下稳定不跟酸碱反应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Q

D.Y 与 Z 的一种化合物是高温结构陶瓷材料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条件“Q 的简单氢化物和其最高价含氧酸可形成盐”,推测Q为N元素;X是与Q同周期,且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小的元素,所以X为F元素;由“Z-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知,Z为Cl元素;根据“Y、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且“Q、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知Y为Al元素。 【详解】

A.X和Z的简单氢化物分别是HF和HCl,其中HF为弱酸,A项错误;

B.Y单质即铝单质,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既可以与强酸反应也可以与强碱反应,B项错误;

C.Q和X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NH3和HF,标况下HF为液态,而NH3为气态,所以HF的沸点更高,C项正确;

D.Y和Z的化合物即AlCl3,属于分子晶体,并不具备高沸点和高强度,D项错误; 答案选C。

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 ) A.Cl2具有漂白性,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 B.SiO2具有高沸点,可用作制备光导纤维 C.NH3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

D.Na2O2能与CO2反应,可用作潜水艇内的供氧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氯气没有漂白性,是氯气和水之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故A错误;

B.二氧化硅熔点高,具有传输信息的特点,所以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故B错误;

C.氨气常用作制冷剂,是因为其易液化,不是因为还原性,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故C错误; D.过氧化钠可以和人体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等反应产生氧气,常做供氧剂,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7.K2=6.4×10-5)。B(OH)2、某二元弱碱B(OH)2(K1=5.9×10-2、向10mL稀B(OH)2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盐酸,B(OH)+、B2+的浓度分数?随溶液pOH[pOH=-lgc(OH-)]变化的关系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交点a处对应加入的盐酸溶液的体积为5mL

B.当加入的盐酸溶液的体积为10mL时存在c(Cl-)>c(B(OH)+)>c(H+)>c(OH-)>c(B2+) C.交点b处c(OH-)=6.4×l0-5

D.当加入的盐酸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存在:c(Cl-)+c(OH-)>c(H+)>c(OH-)>c(B2+)+ c(B(OH)+)+c(H+)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如果加入盐酸的体积为5mL,由B(OH)2+HCl=B(OH)Cl+H2O可知此时溶液含等量的B(OH)2、B(OH)+,由于水解和电离能力不同,所以溶液中不可能含等量的B(OH)2、B(OH),A错误;

B.当加入的盐酸溶液的体积为10mL时,反应生成B(OH)Cl,溶液显碱性,则c(OH-)>c(H+),B错误;

+

cB2-gcOH-C.交点b处B(OH)、B的分布分数相等,二者平衡浓度相等,由K2=

+

2+

????c?B?OH????-=6.4×10-5,可知b

处c(OH-)=6.4×10-5,C正确;

D.当加入的盐酸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生成等物质的量的B(OH)Cl和BCl2的混合溶液,溶液遵循电荷守恒,则存在c(Cl-)+c(OH-)=c(H+)+2c(B2+)+ c[B(OH)+)],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8.微粒有多种表示方式,下列各组不同表示方式一定代表同种微粒的是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