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Y-9XX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实验指南

涡流传感器最大的特点是 ,传感器与被测体间有一个最佳初始工作点。这里采用的变换电路是一种 。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

X(mm) Vp-p(v) V(v) 注意事项:

被测体与涡流传感器测试探头平面尽量平行,并将探头尽量对准被测体中间,以减少涡流损失。

实验十八 被测体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特性的影响

实验目的:了解被测体材料对涡流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所需单元及部件:涡流传感器、涡流变换器、铁测片、F/V表、测微头、铝测片、振动台、主、副电源。 实验步骤:

(1) 安装好涡流传感器,调整好位置。装好测微头。 (2) 按图18接线,检查无误,开启主、副电源。

图18

(3) 从传感器与铁测片接触开始,旋动测微头改变传感器与被测体的距离,记录F表读数,到出

现明显的非线性为止,然后换上铝测片重复上述过程,结果填入下表(建议每隔0.05mm读数):

X(mm) V铝(v) V铁(v) 根据所得结果,在同一座标纸上画出被测体为铝和铁的两条V-X曲线,照实验二十二的方法计算灵敏度与线性度,比较它们的线性范围和灵敏度。关闭主、副电源。

可见,这种电涡流式传感器在被测体不同时必须重新进行 工作。 注意事项:

(1) 传感器在初始时可能为出现一段死区。

(2) 此涡流变换线路属于变频调幅式线路,传感器是振荡器中一个元件,因此材料与传感器输出

特性之间的关系与定频调幅式线路不同。

实验十九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振幅测量

实验目的:了解电涡流式传感器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 所需单元及部件:

电涡流传感器、涡流变换器、差动放大器、电桥、铁测片、直流稳压电源、低频振荡器、激振线圈、F

/V表、示波器、主、副电源。

有关旋钮的初始位置:差动放大器增益置最小(逆时针到底),直流稳压电源置4V档。 实验步骤:

(1) 转动测微器,将振动平台中间的磁铁与测微头分离,使梁振动时不至于再被吸住(这时振动

台处于自由静止状态),适当调节涡流传感器头的高低位置(目测),以实验二十三的结果(线性范围的中点附近为佳)为参考。

(2) 根据图19的电路结构接线,将涡流传感器探头、涡流变换器、电桥平衡网络、差动放大器、

F/V表、直流稳压电源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测量线路(这时直流稳压电源应置于±4V档),F/V表置20V档,开启主、副电源。

图19

(3) 调节电桥网络,使电压表读数为零。

(4) 去除差动放大器与电压表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与示波器连起来,将F/V表置2KHZ

档,并将低频振荡器的输出端与频率表的输入端相连。

(5) 固定低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至某一位置(以振动台振动时不碰撞其他部件为好),调节频率,

调节时用频率表监测频率,用示波器读出峰峰值填入下表,关闭主、副电源。 F(HZ) V(P-P) 思考:

(1)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知道振动台的自振频率大致为多少?

(2) 如果已知被测梁振幅为0.2mm,传感器是否一定要安装在最佳工作点? (3) 如果此传感器仅用来测量振动频率,工作点问题是否仍十分重要?

3HZ 25HZ 实验二十 电涡传感器应用-电子秤之三

实验目的:了解电涡流传器在静态测量中的应用。

所需单元及部件:涡流传感器、涡流变换器、F/V表、砝码、差动放大器、电桥、铁测片、主、副电源。

有关旋钮初始位置:电压表置20V档,差动放大器增益旋至最小。 实验步骤:

(1) 按图17的电路接线。

(2) 调整传感器

>>閻忕偞娲栫槐鎴﹀礂閵婏附鐎�<<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