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依照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表达方式可以把文章大致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B.四种文学样式分别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C.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矛盾冲突。其中小说的情节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D.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散文,文章在平实朴素的表述中,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2.请选出加点词语含贬义的一项( )

A.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B.祖母嘲笑我,说:“你这叫做瞎狗看星星。” .....

C.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乡野村夫的脸孔。 ....D.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泄气(xiè) 要塞(sài) 翘首(qiào) 殚精竭虑(dān) ....B.轨迹(guǐ) 咆哮(páo) 溃堤(kuì) 悄然不惊(qiāo) ....C.刹那(chà) 娴熟(xián) 澎湃(bài) 屏息敛声(bǐng) ....D.镌刻(juān) 遗嘱(zhǔ) 颁发(bān) 一丝不苟(gǒu) ....

4.美国记者埃德加·斯洛《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指的是() A.国民革命北伐 B.朱、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5.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慌失措 荡然无存 正襟危坐 井然有致 B.眼花缭乱 络绎不绝 响彻云宵 亭台轩榭 C.锐不可挡 层峦叠峰 摩肩接踵 无动于衷 D.举箸提笔 触目伤怀 殚精竭虑 天翻地覆 二、名句默写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7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⑵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⑷默写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7.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pán shān(_____)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2)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jué jiàng(______)挺立的一种树!

(3)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qián zī àn zhǎng(_______)了

——“单调”!

(4)若不是miào shǒu ǒu dé(______),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四、诗歌鉴赏

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题。 峡口①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

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 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1)“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 和 。“花飞欲尽春”这一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 之情。“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________) .(2)怀民亦未寝(________) .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文中“念无与乐者”“念”的结果是什么?

4)“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5)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10.与朱元思书(12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2分)

从流飘荡( ) 猛浪若奔( ) ..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一百许里/杂然相许 B.猿则百叫无绝/天下独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见余,大喜曰 D. 负势竞上/横柯上蔽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富春江山“奇”水“异”的特点。( 2分) 山“奇” 水“异” 5)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B.通过写景,作者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厌恶的情感。 C.本文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鲜明、强烈。

D.该文与《答谢中书书》,可谓一去一往,一唱一和,都是书札中的精品,亦是写景文的佳作,共同表达出与知音共赏美景,传情达意的高雅志趣。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永远的槐花蜜 赵学儒

①初夏,老乡进城,带来蜂蜜,是槐花蜜,即槐花盛开时蜜蜂采粉酿成的蜜。老乡说,这是头茬槐花蜜,是一年中最好的蜜,是咱太行山区最地道的蜜。老乡的一番话,把我带回到了三十年前的太行山老家。

②我老家是个被大山围起来的村子,因为少雨,山上栽满耐旱的槐树,每年春天柳绿之后,山上的槐树便开了花。近看朵朵串串,远望成片,从空中俯视,沟沟梁梁都是雪色。轻风摇曳,花海泛起股股波浪,吹来缕缕花香。这时,便有无数蜜蜂如天兵天将蜂拥而至,之后趴在花蕊上,再无声息,专心采粉。

③那时老家穷,乡亲们都要采槐花,或自己吃,或喂猪。一次,我跟母亲上山去采花,她用长钩勾下树枝,我把槐花摘下,放到袋子里。母亲的手被槐刺刺破,鲜血直流,母亲却笑笑,甩甩手指上的血,继续采。我家八口人,爷爷奶奶老了,失去了劳动能力,我爸在外地教书,很长时间回家一次,我们兄妹四个都在上学,母亲的辛劳可想而知。

④记得那日母亲穿了一件绿褂子,在白色花海中格外显眼。橘红的阳光也从树缝探下头来,与她的微笑糅在一起,越发灿烂。我摘了一朵小花放到嘴里,咂咂滋味,开始有点苦涩,却越嚼越香、越嚼越甜。我们满载而归,身上还带着香甜的味道。

⑤母亲把槐花带回家,摊在干净的地上晾晒,便于存放。接着,她开始鼓捣猪食。她把槐花放进大锅,点燃灶膛的火,等锅里的水烧开了,槐花瘪下去了,又把一些谷糠放进去搅拌,再兑些凉水,开始喂猪。圈里是黑白两只猪,一顿吞咽。年终,母亲把一只猪卖掉,还“缺粮款”,另一只杀了,肥肉炼成坨,作为全家一年的油水。

⑥槐花的吃法多样:炒鸡蛋,把鸡蛋和槐花搅在一起,放锅里炒,鸡蛋熟了,菜就成了;蒸槐花,把槐花和面粉拌匀,再加点儿盐,放笼屉里蒸,出锅便可以蘸蒜吃;蒸包子,把槐花剁成馅儿,搅上些猪油,用棒子面、棱子面或山药面包好、蒸熟。那浓浓的槐花香,伴随着我们成长。

⑦我成家之后,在附近的水电站上班,家里的事基本落在妻子肩上。我上班是三班倒,一次早上下班回家,知道妻子去采槐花了,便去接她。山上,阳光灿烂,就像舞台上的灯光,槐花漫山遍野地舞蹈。一群群蜜蜂来了走,走了来,嗡嗡声此起彼伏。在这片雪白的花海中,妻子头上的红纱巾分外妖娆。采完花,妻子开始下山。她的肩上背着装满槐花的筐子,筐子上还摞着鼓鼓囊囊的麻口袋。下坡时几乎是一路出溜,妻子的腰杆却总是挺得笔直,抵住筐子和口袋。回到家,她解下被汗水浸透的纱巾,让我替她拔头皮里的槐刺。猛地拔出来,殷红的血也跟着渗出来。

⑧那年,我们家盖新房,妻子特地养了三只猪,或卖了钱支付材料费,或用来招待帮工。为了让猪吃饱喝足快些长大,妻子采回了很多槐花,晾晒在房前屋后、坡坡台台,吸引了很多蜜蜂前来。

⑨老乡说,我知道城里什么都有,但这蜂蜜是自己家的,可甜了。我也没客气,认真地对老乡说,这蜂蜜永远是最好的。

(选自《光明日报》2017.6.2)

1)文章的标题“永远的槐花蜜”有什么含义?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请赏析它的语言表达效果。 3)阅读全文后,请你简要地概括出槐花的三种用途?

4)作者仅仅是在写家乡的槐花吗?从写作上来谈一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5)看题目,但文中直接写槐花蜜的文字并不多,这是否有失偏颇?谈谈看法。 12.阅读下面文章。(1 2分)

(甲)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决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乙)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甲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说出两种说明方法)(3分) 2)乙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分)

3)“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3分) 4)“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地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这两句中的“都有”、“可绝不”可否删去?(3分) 七、语言表达 13.填空。

《背影》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散文家、诗人、学者。 八、作文 14.作文

“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诗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需要用慧眼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 请以“读懂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D 4.D 5.D 二、名句默写

6.⑴伤心秦汉经行处。⑵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⑶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⑷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三、字词书写

7.蹒跚倔强潜滋暗长妙手偶得 四、诗歌鉴赏

8.1) 地点 季节 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氛圉,烘托了诗人的惆怅之情。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