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记录长度 B.文件的大小 C.联系的复杂程度 D.数据之间的联系
46. 按照传统的数据模型分类,数据库系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 A.大型、中型和小型 B.西文、中文和兼容 C.层次、网状和关系 D.数据、图形和多媒体
47. 数据库的网状模型应满足的条件是( )。
A.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也允许一个结点有多个双亲 B.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结点
C.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双亲,其余结点都只有一个双亲 D.每个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
48.数据库可按照数据分成下面三种:
(1)对于上层的一个记录,有多个下层记录与之对应,对于下层的一个记录,只有一个上层记录与之对应,这是 ① 数据库。
(2)对于上层的一个记录,有多个下层记录与之对应,对于下层的一个记录,也有多个上层记录与之对应,这是 ② 数据库。
(3)不预先定义固定的数据结构,而是以“二维表”结构来表达数据与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 ③ 数据库。
A.关系型 B.集中型 C.网状型 D.层次型
49. 在数据库设计中用关系模型来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关系模型的结构是( )。 A.层次结构 B.二维表结构 C.网状结构 D.封装结构
(二)概念、术语:
1. 数据库( DataBase ,简称 DB )
2.数据库系统( DataBas 。 Sytem ,简称 DBS )
3.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 DBMs ) 4.关系模式 5.候选键 6.外键
7.概念模式 简述:
(1)简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 (2)简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联系。
(3)简述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的作用和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4)简述层次模型的基本概念,举出一个层次模型的实例。 (5)简述网状模型的概念,举出三个网状模型的实例。
(6)简述关系模型的概念,定义并解释以下术语: ( l )关系( 2 )属性( 3 )域( 4 )元组 ( 5 )主码( 6 )分量( 7 )关系模式
(7)定义并解释以下术语: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DDL 、 DML 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8)简述关系数据库的优缺点。
(9)简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及其两级映像?
(10)简述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和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11)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5
第二部分 关系运算
(一)、考核内容
关系的数学定义、关系代数 (二)、考核要求
(1)了解笛卡尔积、关系的数学定义。
(2)理解基于传统集合理论的关系运算:并、交、差、广义笛卡尔积。 (3)理解关系代数特有的关系运算:投影、选择、商、联接、自然连接。 (4)掌握使用基本关系运算表示4种非基本关系运算的方法。 (5)掌握关系代数运算在关系数据库查询操作中的应用。 (6)了解关系演算。
(一)选择
1.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
A.排序、索引、统计 B.选择、投影、连接 C.关联、更新、排序 D.显示、打印、制表 2.关系模型中,一个关键字是( ) 。
A.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 B.至多由一个属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