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为王者之香,菊同隐逸之士。”意思是:兰花散发着王者淡香,菊花气质如隐逸之士。 “竹称君子,松号大夫。”这段话告诉我们:竹被称为君子,松号称为大夫。
“萱草可忘忧,屈轶能指佞。”意思是:萱草可以使人忘却忧愁,屈轶一遇到奸佞之人就会指向他。 四、温馨点击:结合学生列举的每种花木用通俗的话说说它们的特点。
五、成长袋和同桌比一比,看谁能先背过《花木》这段文字,谁先背过,就能得到两颗背诵星,后背过的同学得一颗背诵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指名学生背诵《花木》。
二、活动广角:师:下面我们通过闯关的形式来展示我们所学的知识。我们分小组进行,采用计分制,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表现最好。
1、第一关:常识我知道:规则:第一小组选出一名学生选题目,然后从第二小组中指一名学生回答,依次类推。
说出下面几项分别指的是什么:花中君子、花内神仙、国色天香、冰肌玉骨、王者之香、隐逸之士、君子、大夫等。 2、第二关:猜一猜
规则:根据意思说出相应的《花木》中的句子。 莲花是花中君子,海棠是花中仙子。 国色天香,是指牡丹的富贵之态。 冰肌玉骨,是说梅萼的清奇之姿。
兰花散发着王者淡香,菊花气质如隐逸之士。 竹被称为君子,松号称为大夫。
3、第三关:比一比,看谁反应快《花木》接龙 规则:由一生提问另一生接答,老师出题学生接答。
—————,海棠花内神仙。————.,乃牡丹之富贵。冰肌玉骨,—————。兰为王者之香,—————。竹称君子,————。—————,屈轶能指佞。 三、讨论、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你认为那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为什么? 四、知识链接:十大名花
兰花---天下第一香;水仙花---凌波仙子;月 季---花中皇后;杜鹃花---花中西施;梅花---花中君子;菊花---花中四君子;牡丹---花中之王;山茶花---花中珍品;荷花---花中仙子。
五、扩展活动 12
1、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2、你还知道哪些花的名字?到课外书或网上查一查,把它们的名字写下来。
《山海经》
【教材分析】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 全书18篇,约31000字。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学业负担较轻,学生喜欢听故事、讲故事,表现欲极强;又处于记忆力的黄金周期。对《山海经》的反复诵读,既有助于学生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又是传统美德的启蒙教育,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虽然《山海经》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能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阅读《山海经》片断,学习山海经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学习不屈不挠的精神。 2、通过学习《山海经》,体会和理解《山海经》中积极的义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通过朗诵、背诵《山海经》,体会《山海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
4、通过搜集资料、诵读和说故事比赛,积累相关历史掌故,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5、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明白修身、立德、处事等方面的道理。
【教学要点】1.识记积累《山海经》原文。⒉初步感知经文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内涵。 3.经文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