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2.6.2.2不断改善设施条件
不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是促进山地蔬菜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改善灌溉条件。山地农田水资源短缺,灌溉基础条件差是发展蔬菜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浦江县有关部门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推进山地蔬菜生产基地的灌溉条件。2003年,浦江县“山地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被列为“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扶持项目,省财政下拨100万元补助资金,建成了500亩高效节水滴灌示范基地,并在八个山区乡镇配套安装了智能化频振式杀虫灯,结合当地政府实施的康庄工程,实现道路硬化,改善了交通条件,加上科学合理地调剂与配置运输工具,使得蔬菜产品流通上市速度加快,合作社和农民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2.6.2.3积极推进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
2003年,杭坪壶江源山地蔬菜专业合作社所属的6500亩基地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浙江省无公害蔬菜基地,蔬菜产品被浙江省绿色农产品认定委员会认定为浙江绿色产品。2004年,花桥乡塘波山地蔬菜专业合作社1500亩基地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浙江省无公害蔬菜基地。同年,檀溪镇、大畈乡、花桥乡、中余乡等4000亩的山地蔬菜基地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浙江省无公害蔬菜基地。为杭坪镇“壶江源”无公害山地蔬菜的品牌在上海、江苏、杭州等地市场打响奠定了基础。 2.6.2.4不断改善农产品检测条件
随着社会各界对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认识的提高,市场对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不断提升。2002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农业部门成立了“农产品监督检测中心”,添置了检测仪器,配备了技术人员,对山地蔬菜生产基地进行有效地测控,同时加强对不同种类蔬菜病虫害发生发展的预测预报,加强对农民科学用药和合理用药的辅导,充分利用高山台地冷凉而病虫害较少发生的优势,辅导农民采用健康栽培措施,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2.6.2.5加强市场营销队伍建设,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针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状况,浦江县政府有关部门加大了蔬菜产品市场营销队伍建设的投入,更多地培养以蔬菜营销为主的农村经济人队伍。同时。以山地蔬菜专业合作社作为有效载体,发挥了基地生产和市场销售对接的功能,营销
20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组织逐步完善,切实把浦江农业经济融入到“长三角”经济圈。2005年,通过专业合作社进入上海、江苏、杭州和义乌市场的蔬菜总销量预计达3.3万吨,配销额3460万元,带动周边山地蔬菜销售面积7000多亩。 2.6.3存在的问题 2.6.3.1政府投入不足
浦江县政府虽然十分重视发展山地蔬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千方百计利用当地的土地优势、劳动力优势、品种优势、技术优势和区位优势等各种有利条件促进山地蔬菜产业发展,但始终受地方财政因素制约,投入明显不足,特别是在配套设施投入、专业队伍建设和建立山地蔬菜科技示范园等方面。因此,产业化发展步伐受限明显。
2.6.3.2专业合作社制度建设有待于提高
壶江源山地蔬菜专业合作社是当地最大的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壶江源山地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制定章程,吸纳社员,建立相关制度,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社员们享受了技术、信息、销售、年底分红等优惠。但是,就如何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定期将财务情况向社会公开,提高透明度,如何负责执行社员的生产指导、技术规范、农产品采购等业务,及时将合作社的有关事项传达给社员,及时反映社员对合作社的意见,加强社员与合作社之间的沟通,如何完善社员接待制度,接待来访社员,处理来访社员的事务等各方面,仍然存在着组织结构松散的现象,制度双向约束不够,运作不规范,执行能力差等问题。其他几个蔬菜合作社的管理更加需要改进。 2.6.3.3 行业自律与配套服务功能有待于提高
由于行业配套政策措施跟进不足,在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和政策咨询服务等方面相对落后。缺乏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山地蔬菜产业经营水平提升速度缓慢。农产品生产经营分散,专业合作社社员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对技术质量标准要求和食品安全意识存在差异,行业自律和配套服务功能有待于改进。 2.6.3.4品牌意识有待于加强
山地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前期发展过程中,主要在吸纳社员、壮大合作经济组
21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织和发展面积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也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增效作出了贡献。但是,在如何做大做强山地蔬菜产业、形成自己的品牌、拓展更广泛的国内市场,争取与国际市场接轨等方面意识有待于加强。 2.6.4 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思考
2.6.4.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构建良好政策环境
从壶江源山地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山地蔬菜合作社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浦江县山地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由于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了工商登记,确立了其经济主体地位,并在组织农产品自产自销、产品加工、绿色通道等方面给予了切实的税费优惠,浦江县山地蔬菜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作为初期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政府应加大对其扶持,特别是在财政方面给予资金投入,用以山地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发展、技术进步和教育培训等。同时应该建立农业合作发展基金,加大信贷投入,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真正发挥好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为当地山地蔬菜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6.4.2 进一步规范蔬菜合作社的制度管理
各蔬菜专业合作社要按照“民有、民营、民管、民享”的原则,严格实行按章办事。专业合作社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定期向社员公开财务情况,提高透明度;建立组长制度,负责社员的生产指导、技术规范、农产品采购等业务。从实地调查的情况看,壶江源山地蔬菜专业合作社做得规范,但进一步加强社员与合作社之间的沟通,建立社员接待制度,处理来访社员的事务等有待于加强。一般认为了切实体现“民受益”原则,社员除了能优先或优惠享受合作社提供技术、信息、销售、生产资料等方面的服务外,应享有分红和年终盈余按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额返还的权利,确保社员在生产和流通中均能获利,壶江源山地蔬菜专业合作社已经做了相应的工作,但还需加强。 2.6.4.3 严格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产品质量是拓展市场、打响品牌、提高效益的前提和保证。要提高产品质量,关键在于全程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强对山地蔬菜生产过程的管理,切实改变重标准制订、轻推广实施现象,增强专业合作社社员的科技意识。改变社员科技素质
22
浙江大学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普遍偏低的现状,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壶江源山地蔬菜专业合作社在这方面做得比较严格,但缺乏宣传,其他蔬菜专业合作社则总体上需要加强。
2.6.4.4 以品牌建设提升经济效益
发展壮大山地蔬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做大做强地方优势产业,必须要抓好品牌发展战略,创建品牌和名牌,不断扩大内涵和外延。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运用现代化蔬菜栽培设施、设备,执行蔬菜加工的分级、加工、包装、贮运、标识标准。与国际接轨,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加工蔬菜品质,使浦江县的山地蔬菜产业在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7 案例分析(二):金华北山盘前村山地蔬菜生产基地
2.7.1基地概况
盘前村位于金衢盆地北山山麓,东径119°18′一1 19°56′,北纬28°44′-29°19′,海拔1000米左右,是婺城区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全村223户681人。因所处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宜山地蔬菜的生产。盘前村居民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以种植蔬菜为主,弥补平原夏秋蔬菜市场供应的淡季。其中生产的北山萝卜,以色白、汁多、味美,且具有绿色环保等特点,享誉省内外。北山山地蔬菜已成为金华市蔬菜生产的重要区块,也是全省蔬菜生产的一大特色。
2.7.2 发展历程
多年来由于山地蔬菜价格不菲,全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同时也引发了村民盲目的大面积开垦山地。全村种植蔬菜面积达2030亩,其中常规耕地675亩,新开垦山地1355亩,人均种植蔬菜3亩。管理粗放,广种薄收问题严重,过度开垦带来收益的同时,也造成了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的问题,给婺城带来较大的生态威胁。在日益注重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如何引导村民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效益,退耕还林,改善生态,保护自然环境已成为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