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自我意识萌芽的时间是( ) A.5岁
1.知觉 2.视敏度 3.迁移 4.幼儿园
5.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6.自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应如何促进幼儿的学习迁移? 2.幼儿教师应履行哪些义务? 3.简述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 4.简述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试述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 2.试述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星期一,小王老师埋怨说:“可可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没有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讲话,真不知道在家里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小张老师颇有同感地说:“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办法??”
试分析小王老师和小张老师的观点,并具体谈谈幼儿园在与家庭合作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B.4岁
C.3岁
D.2岁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2013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十三)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裴斯泰洛齐是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 2.D【解析】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中去。 3.B【解析】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指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4.C【解析】婴儿刚出生时各项感觉能力都很弱,其中味觉是最为发达的感觉。 5.B【解析】遗传素质是指遗传的生物特征。
6.B【解析】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 7.C【解析】家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一个重要渠道。 8.A【解析】老师正确的做法是立即让学生去喝水。 9.B【解析】我国幼儿园管理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负责。 10.B【解析】言语开始萌芽一般发生在婴儿满半岁以后。
11.D【解析】新生儿听觉有一定偏好,一般来说,新生儿爱听高音调的声音。 12.C【解析】教幼儿认识简单的字不是托儿所的保教任务。
13.B【解析】此时教师应该察看小明是否受伤,同时不制止他哭,让他把内心的恐惧发泄一下。
45
14.B【解析】成人应留心幼儿自我中心言语的同时,应尽可能地通过幼儿的自言自语去观察他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使其发展成为真正的外部语言。 15.A【解析】青春期被称为“第二断乳期”。
16.D【解析】复述是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
17.B【解析】新生儿动作发展遵循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原则。
18.C【解析】意义识记,指根据事物的内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故也称理解 记忆。
19.C【解析】对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属于新生儿的条件反射。 20.C【解析】儿童3岁的时候出现了自我意识的萌芽。 二、名词解释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2.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辨别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3.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对在另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产生的影响。
4.幼儿园是对3~6周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主要由教育部门负责。
5.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中与一定阶段的年龄相对应的相对稳定的一般的、典型的心理特征,称为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6.自尊指的是自我所做出的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由这种判断所引起的情感。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1)关注情感因素对幼儿学习迁移的影响; (2)幼儿学习迁移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3)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