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16.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强化 A.固定性

A.玩沙和玩水的活动 C.与嗅觉相关的活动

19.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A.恒常性

1.依恋 2.幼儿园环境 3.常规 4.教育法律救济 5.巴布金反射 6.个案研究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试述如何防止幼儿注意分散的发生。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哪些问题? 3.简述幼儿心理的发展阶段。 4.幼儿教师应享有哪些权利?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试述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2.试述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一项研究表明:缺乏自尊感的儿童很容易形成自卑、退缩、不合群等性格特征;有自尊的儿童是积极、富有朝气、机智、好与人交往的。在儿童成长的早期阶段,自尊的感受主要来源于周围的人们,而教师、父母是最重要的影响力量。为了保护、培植、发展幼儿的自尊感,幼儿教师必须走出减弱、损害幼儿自尊的误区。

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帮助儿童建立自尊。

B.理解性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选择性

D.整体性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B.片面性

C.近视性

D.经验性

D.社交技能的发展

17.幼儿常常“好心办坏事”,如:将米洗好了放在锅里,却没有放水。这是幼儿思维的( )所致。 18.下列选项中被称为感觉运动游戏的是( )

B.与视觉、听觉相关的活动 D.与味觉相关的活动

20.尽管刺激不完整,但人们仍把一个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因为知觉具有( )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2013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十二)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教育部1951年制订《幼儿园暂行规程》,将幼稚园改名为幼儿园。 2.D【解析】使用排除法可选择保育工作要求“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一体化”。

41

3.D【解析】戈尔曼最早提出情商的概念。 4.C【解析】“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德育范畴。

5.A【解析】机械识记指主要依据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采用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6.B【解析】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通过教育目的来体现的。

7.C【解析】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8.C【解析】人的主观能动性从综合的意义上把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社会、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成为推动人本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9.D【解析】语词逻辑记忆也称逻辑记忆或词的抽象记忆等,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即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内容的记忆。

10.C【解析】新生儿的听力有明显的个别差异,可以经过训练得到提高。

11.A【解析】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12.C【解析】幼儿5岁以后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13.D【解析】儿童因为长期精神压抑或紧张而导致厌食、自闭、孤独等症状,这是由于儿童心理上积聚的能量得不到及时发泄所致。

14.D【解析】即便是最民主的家庭,也对孩子有所保留,有时还要适当回避。

15.B【解析】按学习内容,我国学者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16.C【解析】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17.B【解析】由于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幼儿的思维

>>閻忕偞娲栫槐鎴﹀礂閵婏附鐎�<<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