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银行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它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开始。
(2)1953~1978年:“大一统”模式下的金融体系。这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办法为主的单一的国家银行体系。这个模式的基本特征为: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惟一一家办理各项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功能于一身,其内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资金统收统支。
(3)1979~1983年9月:改革初期。打破长期存在的人民银行一家金融机构的格局,恢复和建立了独立经营的专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与人民银行一起构成了多元化银行体系。
(4)1983年9月~1993年:初具规模阶段。1983年起在金融机构方面进行了如下改革: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专设中国工商银行,承办原来人民银行负责的信贷及城镇储蓄业务;增设交通银行等综合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区域性银行;设立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5)1994年至今:新型金融机构体系的建设阶段。1994年确定了金融体制的改革目标:建立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之下的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建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在政策性业务分离出去之后,原国家各专业银行开始逐渐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井建立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层次商业银行体系。目前这一新的金融机构体系正处于完善的过程之中。
七、论述题
1.试析金融机构存在的原因:
(一)处理信息问题的竞争优势。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巨大交易成本限制了信用活动的发展,阻碍了金融市场正常功能的发展。然而,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银行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由于间接融资机制的相对优势,使其显得比借贷双方直接融资和通过金融市场融资交易更有效:
(1)信息揭示优势。 (2)信息监督优势。
(3)信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优势。
(二)业务分销和支付优势。金融中介的另一个传统核心竞争力是其业务分销和支付系统,基于它们庞大和昂贵的分支机构网络,形成有效的市场进入壁垒。
(三)风险转移优势。实现两种转移:
(1)流动性风险转移。 (2)信用风险转移。
2.理解金融经营制度的历史演变,对比分析具体的金融经营模式。 金融分业、混业体制的利弊分析。 (一)分业经营的优势:
(1)分业经营能隔离银行业与证券业风险。 (2)分业经营有利于竞争。 (3)分业经营能防止通货膨胀。 (4)分业经营有利于宏观监管。 (5)金融市场不完善适合分业经营。 (二)混业经营的优势:
(1)分业经营所界定的单一业务空间使商业银行资产经营缺乏灵活性和内部经营损益的互补机制,而资产的单一化在限制商业银行发展的同时,也导致经营风险的高度集中,极大的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
(2)随着金融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分业经营体制使商业银行囿于效益日益低下的传统业务,经营缺乏灵活性,严重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性。
(3)从客户角度看,分业经营市客户失去了享受全面、便捷的综合化服务的可能,增加了客户的交易成本。
(4)严格的分业经营一方面激发金融创新,而另一方面却又严重阻碍金融创新的发展。
第六章 商业银行
简答题
1.影响资本需求量的因素
2.(1) 国家及银行所处地区的经济形势;(2) 银行信誉的高低;(3) 银行负债结构; (4) 银行资产质量;(5) 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规模。 2.商业银行的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 (2)支付中介职能; (3)信用创造职能; (4)金融服务职能。
3.商业银行资本的作用
(1)资本是银行存在的先决条件; (2)资本是客户存款免受偶然损失的保障; (3)资本是银行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 4.巴塞尔新协议的主要内容 (1)最低资本要求; (2)监管审核; (3)市场约束。 5.商业银行主要资产业务
(1)票据业务。包括票据贴现和票据抵押贷款业务。
(2)贷款业务。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最主要资产业务,包括担保贷款、消费贷款和公司业务贷款等。
(3)证券业务。包括有价证券抵押贷款和有价证券投资两种。 6.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而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
(1)无风险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为客户办理支付、进行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各项业务。包括:汇兑业务、结算业务、代理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银行卡业务、咨询业务等。
(2)有风险表外业务,包括: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承诺和与金融衍生交易。 7.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在不损失价值的情况下的变现能力,是一种足以应付各种致富的、充分的资金可用能力。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包括: (1) 资金汇集法; (2) 资金匹配法; (3) 缺口监察法。 8.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1)盈利性原则
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基本方针,能否盈利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是商
业银行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因。
(2)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的资产、收入、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条件免受损失的可靠程度。
(3)流动性原则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在不损失价值的情况下的变现能力,是一种足以应付各种致富的、充分的资金可用能力。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包括:资金汇集法;资金匹配法;缺口监察法。 9. 抵押贷款与质押贷款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担保贷款的一种。 不同点:
(1) 定义不同。
(2) 方式不同。抵押贷款不转移财产,质押贷款转移财产。
七、论述题
试述贷款风险的种类及如何防范或进行贷款保护? 贷款风险的种类有:
(1) 信用风险。 (2) 市场风险。
(3) 操作风险或利率风险。 贷款风险的防范或贷款保护是:
(1)减少信用贷款的比重,扩大抵押贷款比重,以防止信用风险的发生。 (2)对存贷款利率实行浮动利率,以避免市场利率变动给银行带来经营损失。 (3)建立贷款呆帐或坏账准备金,防止贷款风险给业务经营带来的冲击。 (4)对于大额贷款,可采取银团贷款或几家银行联合贷款方式,共同承担风险。 (5)对贷款进行风险转移,采用投保等方式。
第七章 中央银行
简答
1.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