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4课 第2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练习(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

【成才之路】 版高中政治 第4课 第2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练习(含

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B.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C.继承与发展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 D.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A、B、D三项说法都正确。C项把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割裂开来,说法错误,符合设问要求,应入选。

2.在我国先秦时期,奴隶制度走向灭亡,封建制度逐步建立,使社会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都开始变化。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科技、文化的繁荣迎来了灿烂的春天。这主要说明( )

A.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C.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促使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 [答案] D

[解析] 材料涉及的社会制度更替都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

3.歌词作家陈常见情系家乡,走茶山访茶农,借明朝乡贤林俊童咏茶诗“品归陆谱英华美,歌入声咽兴味长”之韵,创作出轻柔甜润的新茶歌《天山绿茶天山红》。这表明( )

A.继承在先,发展随后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答案] C

[解析] 陈常见借明朝乡贤林俊童咏茶诗,创作出轻柔甜润的新茶歌,体现了推陈出新,革故鼎新,C项符合题意;继承与发展不分先后,A项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承袭传统和远离传统都是错误的,B、D两项应排除。

4.文化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包括( )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B.承袭传统,回归古典 D.远离传统,洋为中用

1

②科学技术 ③思想运动

④商业贸易和人口迁徙 A.①② C.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不是从文化自身传承的角度讲的,应排除;②③与题意相符,所以选B项;商业贸易和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途径,④不选。

5.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集中反映了( )

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 B.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 C.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 D.教育活动影响文化传承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的理解。材料强调“百家争鸣”对文化发展的贡献,而“百家争鸣”属于思想运动,故选C;其他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二、非选择题

6.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近年来,除了商业味越来越浓厚之外,“年味”却越来越淡了。特别是随着洋节的兴起和影响,许多青少年对春节的概念越来越淡漠,他们更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

请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拯救传统的春节?

[答案]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要想拯救春节,离不开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②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正是传统春节的一些东西不适应青少年的要求,所以他们热衷于过洋节。我们要拯救春节,就必须进行大胆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赋予春节新的时代内涵。③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最终实现对传统春节的传承。

一、选择题

1.现在人们提倡素质教育,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方式,打破传统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对文化传承的影响是( )

A.不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教育方式的变革,对人类文化的传承将产生积极影响

2

B.②③ D.②④

C.教育就是把传统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D.不管教育方式如何变化,不会对传统文化产生影响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的影响,A、D两项说法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说明了教育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2.近几年的清明节,献花、植树、朗诵、折纸船、网上祭奠等文明祭奠形式开始取代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习俗,成为很多人寄托哀思的方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文化的发展必须否定传统

B.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 C.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D.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变迁被现代文明所取代 [答案] B

[解析] 现在的清明节人们仍然会采取各种形式表达对亲人、对先烈的哀思之情,但形式上较古代来说更加文明,说明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故选B项。A、D两项完全否定了传统文化,说法错误。C项与题干强调的侧重点不符,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发展,而不是文化的继承。

3.村落,作为我国乡村文化的载体,孕育过中国优良文化,是我国乡村文化的摇篮,承载了中国悠久文化的历史和脉络,是中国文化的见证人。当我们毁灭村落时,也许埋在下面的还有文化脊梁和精神的家园。这警示我们( )

A.必须保护一切村落文化

B.坚持功利主义,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来发展经济 C.要做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D.村落文化的消失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值得可惜 [答案] C

[解析] 材料启示我们应做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C项入选;A中“保护一切”、B中“坚持功利主义”、D中“必然结果”表述错误,均应排除。

4.诵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要“诵读经典”,是因为( )

A.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B.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 C.只要继承了传统就必定能实现发展 D.先继承才能实现文化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B项符

3

合题意;其余三项表述均错误。

5.“活”文化,在历史中如同一方泉眼,不停地喷涌出新鲜的清泉。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中( )

①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必然要求 ②对于传统文化要不断革故鼎新,推陈出新 ③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外来文化 ④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A.②④ C.①③ [答案] A

[解析] 发展“活”文化,需要不断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②④符合题意;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①错误;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都有精华与糟粕之分,③观点错误。

6.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协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上,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首次集体亮相。专家表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提出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应为“新四大发明”。对中国的四大发明无论如何界定,它们都能反映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对中国文化发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就文化传承而言,材料说明( )

A.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社会制度的更替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 D.思想运动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 [答案] B

[解析] “四大发明”属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它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7.下表中的变化说明( ) 古代 封建社会的韩非子推行法治,其思法治 想的实质是使法律成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 儒家思想认为德治是治国理政的最德治 佳方式,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核心是以维护尊卑等级秩序为目的的“仁”

B.②③ D.①②

当代 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以德治国的原则,根本目的是通过加强道德建设,把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作为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一个重要环节 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