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

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到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能力目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发展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1课时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P13:例1“做一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图形状可 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 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一般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物体呢?(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

教具

---------- ---------

结果;观察的角度可以是前面、上面、右面,,)这节课我们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自主学习 质疑释疑 1. 观察投票箱。

(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观察,你能指出这个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学生指一指)

(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投票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

形状,再让学生观察。)

( 3)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三、合作探究突出重点 学习例1。

1.出示视图1:这张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看了这张图,你能把它摆出来吗?(学生分组操作)分别从它的前面、侧面、上面观察,你分别看到怎样的形状?分别把它们画在方格纸上。相同吗?

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

四、课堂达标 基础过关

( 1)拿出你的文具盒,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和你的同 桌说一说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指名1-2名同学说一说) ( 2)P13做一做。

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

观察物体

前面上面左面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

教学反思:

第 2课时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P14:例2“做一做”、练习四。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出示例 2。

提问:这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你能摆出来吗?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学习提示:

( 1)从前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 2)从上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 3)从右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2、画一画,比一比。

( 1)学生按例2视图摆一摆,然后在课本上画一画。

( 2)比一比:上面三个物体,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从哪一面看到的图形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3、完成P14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练习四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简析

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 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 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 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P17:例1“做一做”

、练习五:2、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含 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 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