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治疗师关系的冲突)—治疗移情性神经症;不具备移情能力的人是不能够得到治疗的,如自恋的人;
12. 科胡特认为自恋的人也有移情能力,而移情的对象是自己,把自己作为了―客体‖—所谓的―自体客体‖;
13. 自体—self—指自己,客体—object—指别人,―自体客体‖— self – object 、 selfobject;可与中文的构词方式类比:前后、东西、天地等;
14. 自体客体—―自己的别人‖:即别人被我体验为自己的一部分,并且能够为我发挥某些重要的心理功能;比如:如果某某人是我会怎么做这件事呢,然后就按自己这样所想到的去做了;因偶像崇拜而持续一段时间地振奋、励志;等,我们有能力把这些人物(在心理上)变成自体—自己的一部分; 15. 自体心理学的核心也是精神分析,但在治疗模式上和精神分析不同: 15.1 精神分析理论的治疗模式中,精神分析师与来访者保持情感上的距离,以便客观地分析从来访者那里得到的信息;
15.2 自体心理学理论的治疗模式是治疗师通过共情来获得来访者的信任,一旦来访者信任治疗师,来访者会陈述过多的信息,从而让治疗师接收更多更好的信息来做出分析;
第二十五讲:自恋型人格障碍 Note:
1. 正常的心理生活发展特征是自体与自体客体间关系本质的概念,而不是自体抛弃自体客体的过程;-- The charactistic in normal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s a concept about the fundament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nd self – object, but is not a process that self gives up self – object.
2. 我们不能用爱之客体取代自体客体或从自恋过渡到客体爱等等这些观点来理
49
解此一进程;-- We can‘t substitute self – object for love object, and we can‘t reach objective love from narcissism, and so on. These viewpoints are useless to understand this process of development. 3. 科胡特关于病理性自恋的四种分类: 3.1 以人格障碍为临床表现特征—深度的障碍: 3.1.1 抑郁;
3.1.2 对微不足道的事过于敏感;
3.1.3 有疑病的抱怨—负性地夸大自己的方式;
3.1.4 缺乏生活风趣—没有任何愉悦自己或愉悦他人的爱好,在人际关系中以利用他人为前提,没有在人际关系中获得纯粹快乐的愿望; 3.2 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病理性自恋: 3.2.1 性倒错; 3.2.2 反社会; 3.2.3 成瘾行为; 3.3 ―融合饥渴型人格‖:
3.3.1 即倾向于与他人共生:在人际关系中要求有高度融合的关系,并且要求他人处在一个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距离上; 3.4 逃避接触型人格:
3.4.1 即非常需要建立亲密关系,但在亲密关系中,如果有一点点受伤,就会以完全的逃避和自我隔离来避免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中可能面临的危险;
4. 以上四种分类代表四个层面的病理性自恋的归类:人格层面、行为层面、对关系的融合、对关系的逃避;
5. 对自恋的简单地理解:我做某事,并且把它做得很漂亮,并随之产生一种较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