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湖南省慈利县第一中学

生每学期一次体检,教职工每年一次全面体检。

党群组织。1962年11月,中共慈利一中支部改选,唐纯概继任书记。1966年6月之后,党支部呈瘫痪状态。1971年2月,恢复支部委员会,谢迪功任书记。1973年,党支部改选,熊用之任书记。1974年7月,熊用之调离,副书记向锡梅主持党支部工作。1975年6月,向锡梅调离,副书记唐治汉主持党支部工作。1978年7月,向锡梅任党支部第一副书记,主持学校全面工作。11月,吕长生任党支部书记。1984年4月,党支部改选,王永锡任党支部书记,于来庆任副书记。1987年2月,王堂元任党支部副书记。1991年9月,黄生华任党支部副书记。1996年12月,党支部升格党总支。1997年3月,党总支下设初中,高中一、二、三年级,后勤行管五个支部。(2001年增加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1998年,王堂元调离。1999年9月,王永锡离任,王堂元任党总支书记。2001年8月,王堂元调离,9月,赵群炳任党总支书记,黄关初任副书记。2004年8月,赵群炳离任。9月,黄关初任总支书记。2007年4月,王堂元任总支书记,黄关初任总支副书记。2008年4月,黄生华离任。1961年至1966年,先后有万仁仕、谢春阶、扬昌欣等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慈利一中委员会书记。1971年2月,共青团组织恢复,先后任团委书记的有林玉平、黄生华、张佑民、马中全、廖月初、滕利玲。1963年,刘筱楚任中国教育工会慈利一中委员会主席。1978年10月,恢复工会组织,于来庆任主席。后有张道生、张谋权、朱新兵等继任。1984年,选举产生首届慈利一中教职工代表大会。1978年10月,慈利一中恢

21

复学生会。1980年9月,恢复成立中国少年先锋队慈利一中大队部。

教师队伍。1、基本队伍。1961年,教职员工压缩至63人。1969年,对在编55名教职工实行排队分流:留校15人,抽调2人,送“五·七”干校劳动16人,下农村当宣传员10人,下放到农村2人,被群众专政5人,被监禁2人。1970年,一批名老教师返校,教工总人数回升到56人。1977年,聘请各类兼职教师36人。1980年,教职工85人,1990年达140人,2000年达190人,2008年达268人。2、学识水平。现任教师中,研究生1人,本科237人,中教高级65人,中教一级96人,特级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7人,市级骨干教师11人。国家、省、市、县级各类学会理事,会员48人。慈利一中的教师多从本县择优选拔和从外地择优录用,队伍精良,一批名师如语文教师莫畏、胡道益、江正义、吴家义、于继文、钟志伟、向先蒲,数学教师杨锐之、李孟康、彭建成、朱银坪、卢伯友,英语教师廖汉年、张友君、彭永谦,物理教师章建华、王仁康,化学教师李坤齐、王文效,政治教师刘筱楚、刘良元,体育教师周洁清、赵介凡等,他们学识渊博,师德高尚,敬业精神强,堪为人师。3、政治待遇。1969年在文化革命“清理阶级队伍”中,有2人以“现行反革命”罪分别判处8年和15年有期徒刑,16人以各种罪名交送“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包括被错划为“右派”、“右倾”的,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教师占教工总数的64%。1982年,教师中所有错案一律得以纠正。1978年至2008年,教职工历任省、市、县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有35人。现任教师中有中共党员64人,离退休教职工有中共

22

党员35人。4、工作实绩。1961年至1966年,慈利一中教师就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在常德地区创造了突出的教学质量。1978年之后,由于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学质量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张家界市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教研教改也卓有成效,教师中先后获得县级至国家级的优秀教师、劳动模范、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教练员、巾帼英雄等荣誉称号的人员超过半数。

基本建设。1970年,学校收回被慈利县革委会占用的校舍和学农基地。1980年后,加强了校园建设,教学、生活用房条件不断改善,校园绿化也带有一定计划性。1991年之后,教学、生活用房基本配套,建成了足球场,校园实现了整体绿化,绿化覆盖率达45%。由于教育形势迅速发展,基础设施与教学需求的矛盾日见突出,1996年,学校动议迁址。2001年6月,中共慈利县委做出扩建慈利一中的决定。并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牵头的“慈利一中扩建工程领导协调小组”。在卓家坪地段征地300余亩,以慈利一中为主融资7000万元,于2001年12月奠基,2003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历时13个月,建成了包括一幢信息办公楼、三幢教学楼、三幢科教楼、两幢生活服务大楼、八幢学生宿舍等主体工程的新校园,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同时建成了含有足球场、10个篮球场、1400m2的风雨跑道在内的综合运动场,校园绿化面积约6万平方米。至1988年,学校各类图书一万二千余册,各类仪器二千余件。2004年,建成“湖南省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学校”,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劳技等教学设施和医疗卫生器械设施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类标准。学校图书达

23

到十万册,有电子图书三万余册。

后勤保障。1、后勤管理。1961年之后,财务制度严格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民主评议助学金,减免学杂费,受到资助的学生达38%。1966年至1968年,学校经费亏损7996元。1978年之后,健全了资金审批程序。1990年之后,学校财金预决算一般都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政策规定的教师工资及福利待遇得到落实。迁入新校之后,后勤服务工作有了进一步改善。2、勤工俭学。1960年下学期,在水磨峪新校区开荒种旱粮80亩,种蔬菜50亩,养猪百余头。建有砖瓦厂、化肥厂、造纸厂,学校还成立了基建队。1974年,贯彻国务院科教组南宁会议精神,大力开辟学工、学农基地,开办“五、七工厂”,校办农场扩大到200亩,栽种桔树万余株,砌成一道长1300米,高2.5米,厚0.6米的乱石护园围墙。至2002年,学校先后办过电机、机修、蜡烛、油墨、皮鞋、冷饮、印刷等工厂,另有农场、牧场、商店、饮食店等,每年勤工俭学收入在10元-30元之间不等。2003年之后,勤工俭学项目限于牧场,农场、商店等。

社会活动。1966年至1968年文化革命前期,部分教师和大部分学生组成若干群众组织,外出“革命串联”,相当一部分师生卷入社会派别斗争。1969年之后,在“工宣队”领导下参加社会“斗、批、改”。1980年之后,深入郊区、社区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1990年之后,“爱心”教育加强,“献爱心”活动开展活跃,师生先后为灾区、贫困地区、福利院、扶贫点校捐款数十万元,学习和生活用品数以万计,图书近万册。进入二十一世纪,加强了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

2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