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油罐设计规范

20世纪70年代以来,内浮顶储油罐和大型浮顶油罐发展较快。第一个发展油罐内部覆盖层的施法国。1955年美国也开始建造此种类型的储罐。1962年美国德士古公司就开始使用带盖浮顶罐,并在纽瓦克建有世界上最大直径为187ft(61.6mm)的带盖浮顶罐。至1972年美国已建造了600多个内浮顶罐。

1978年国内3000m3铝浮盘投入使用,通过测试蒸发损耗标定,收到显著效果。近20年也相继出现各种形式和结构的内浮盘或覆盖物[1]。

世界技术先进的国家,都备有较齐全的储罐计算机专用程序,对储罐作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同时对储罐的重要理论问题,如大型储罐t形焊缝部位的疲劳分析,大型储罐基础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分析,抗震分析等,以试验分析为基础深入研究,通过试验取得大量数据,验证了理论的准确性,从而使研究具有使用价值。

近几十年来,发展了各种形式的储罐,尤其是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大量采用大型的薄壁压力容器。它易于制造,又便于在内部装设工艺附件,并便于工作介质在内部相互作用等。 2设计方案 2.1各种设计方法 2.1.1正装法

此种方法的特点是指把钢板从罐底部一直到顶部逐块

第 9 页 共 13 页

安装起来,它在浮顶罐的施工安装中用得较多,即所谓充水正装法,它的安装顺序是在罐低及二层圈板安装后,开始在罐内安装浮顶,临时的支撑腿,为了加强排水,罐顶中心要比周边浮筒低,浮顶安装完以后,装上水除去支撑腿,浮顶即作为安装操作平台,每安装一层后,将上升到上一层工作面,继续进行安装。2.1.2倒装法

先从罐顶开始从上往下安装,将罐顶和上层罐圈在地面上安装,焊好以后将第二圈板围在第一罐圈的外围,以第一罐圈为胎具,对中点焊成圆圈后,将第一罐圈及罐顶盖部分整体吊至第一、二罐圈相搭接的位置,停于点焊,然后在焊死环焊缝。用同样的方法把下面的部分依次点焊环焊,直到罐底板的角接焊死即成。2.1.3卷装法

将罐体先预制成整幅钢板,然后用胎具将其卷筒,在运至储罐基础上,将其卷筒竖起来,展成罐体装上顶盖封闭安装而建成。

2.2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2.2.1正装法

这种装焊方法需要采用多种设备和装配夹具,大多数装配焊接都要搭脚手架,此外,装配工作在吊架吊台上工作,不仅操作不方便,不宜保证焊接

质量,还花费时间,而且高空焊接薄钢焊接容易变形,工序烦琐,各工种相互制约,施工速度慢,也不安全,所以

第 10 页 共 13 页

在大型储罐中很少采用正装法。2.2.2倒装法

这种方法不用搭脚手架,并且操作人员是在地面上工作,安全增加,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但相比于卷装法来说,由于倒装法也是在工地作用,因此劳动强度还是比较大,而卷装法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上都比前两中大有提高。 综上所述,采用卷装法。 2.3油罐的基础

为了确保有一个稳定性,排水良好,具有足够承载能力,必须建造油罐基础或底座,大的油罐常需带有混淋土的基础,以便把整个基础封闭起来,增加稳定性。油罐基础座,根据油罐的类型,容易满足生产使用要求,地形、地貌、地基条件,以及施工技术条件的因素。合理选用的油罐基础有以下常见几种:护坡式基础、环墙式基础、外环墙式基础、特殊构造的基础。根据比较选用,护坡式基础[2]。 3罐壁设计

3.1罐壁的强度计算 3.1.1罐壁厚的计算 ppi 2[]t p

c(mm)(3.1)式中:p—设计压力:0.2(mpa);pi—罐

第 11 页 共 13 页

的内径:15000(mm)

;[]t—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230(mpa) ;—焊缝系数:查表得0.9; c1—钢板的负偏差0.8(mm)

;c2—腐蚀裕度c2kb;k—腐蚀,轻微腐蚀1.0(mm);b—容器的使用寿命10年;c3—壁厚减薄量0(mm) ; 0.215000 22300.90.2 1.89.0410mm 取10mm

3.1.2罐壁的应力 校核 t

pdi(c)2(c)0.215000(101.8)2(101.8)0.9

203.36mpa230mpa(3.2)故满足材料要求按照试验应力公式校核 t

pt[di(c)] 2(c) 0.9s(3.3) 10mm

第 12 页 共 13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