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诊疗常规

6.头颅CT扫描:是诊断的主要依据,表现为颅内新月形高密度影。

【入院指征】

诊断明确者均应入院观察治疗;重型损伤(GCS 3~8分)或有严重合并伤者应收住NICU。 【住院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血型;(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4)头颅CT扫描(含骨窗像)。 2.根据患者病情,建议选择的检查项目:(1)头颅X线平片。(2)头颅MRI及各种功能成像。(3)必要时行头颅CTA/MRA/MRV/DSA检查。(4)必要时行脑电图、诱发电位检查。(5)腰穿,脑脊液检查;(6)血气分析。(7)如有合并伤,按相关专科要求,完善必要检查。 【治疗】

1.一般治疗 (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言语、肢体活动等情况; (2)吸氧,保护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防止误吸。对出 现呼吸异常者,早期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及时纠正低氧血症;(3)镇静、止痛; (4)止血;(5)控制血压;(6)防止高热,亚低温治疗;(7)控制血糖;(8)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9)防治癫痫发作,防治各种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 栓形成;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等;(10)脑保护药物;(11) 营养支持,肠内营养;(12)其它脏器损伤,请相关专科会诊,协助诊治。 2.颅高压治疗:

(1)颅内压监测:①强烈推荐: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3~8 分);②推荐:急性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9~15 分),急性轻中型颅脑损伤合并全身多脏器损伤休克的患者。

(2)降颅压阶梯式治疗方案。包括:①气管插管,正常通气,足够的镇静、镇

痛;②适度抬高头部(30°);③脑室造瘘-脑室引流;④甘露醇、速尿、甘油等;⑤亚低温;⑥手术减压;⑦巴比妥昏迷等。 3.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①急性硬膜下血肿>30ml、颞部>20ml、血肿厚度>10毫米,或

中线移位>5毫米的病人,需立刻采用手术清除血肿;②急性硬膜下血肿<30ml、颞部<20ml、血肿最大厚度<10毫米,中线移位<5毫米、GCS评分> 9分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可以先行非手术治疗。如果出现伤后进行性意识障碍,GCS评分下降>2分,应该立刻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2)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5

4.针灸、理疗、高压氧治疗和功能训练等。

【出院指征】

1.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并发症。 2.体温正常,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切口愈合良好。

3.仍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如生命体征平稳,经评估不能短时间恢复者,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可以转院继续康复治疗。 【出院带药】 1 神经营养药。

2 癫痫发作给予抗癫痫药.

6

(许海雄,柯以铨)西医、住院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诊断标准】

1.突发头痛:80%~95%。

2. 意识障碍:50%以上有短暂意识障碍。

3.脑膜刺激征。部分病人可有局灶性体征,最常见为动眼神经麻痹。 4.辅助诊断:急诊头颅CT阳性;对于CT阴性,但临床症状高度符合的患者,

需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排除出血;对于头颅CT、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可疑病例应行计算机体层扫描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DSA)排除颅内动脉瘤。 5.评估SAH出血严重程度。(根据CT影像)

Fisher分级 Fisher级别 分级标准 1级 未见出血仅见基底池出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