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科操作常规

正常仅见胃显影, 食管不显影, 肠道可因胃粘膜细胞分泌的显像剂的排泄而一过性显影, 尤其是十二指肠球部较为明显。结肠脾区及肾脏有时显影。腹部无异常浓聚灶,晚期图像上, 膀胱影像渐浓。在胃与膀胱影之间,腹部无其它异常浓聚灶。

2.异常影像

除正常显影部位以外出现较固定不变的异常放射性浓聚,尤其是于食道下段或小肠区出现放射性积聚提示为异常。

【注意事项】

1.严格禁食,停用过氯酸钾、水合氯醛、阿托品等干扰、阻断胃粘膜摄取及促蠕动、分泌药物。

2.腹内病灶性质难定时,注意侧位显像。

3.部分憩室在急性炎症期出血量大或血栓形成时可为假阴性结果,本法不适应于无异位胃粘膜的憩室检查。

4.对于高度怀疑Meckel憩室而显像阴性者,可在检查前20min皮下注射五肽胃泌素6μg/kg以增强胃粘膜摄取99mTcO4-,从而提高阳性率。

第十二节 肾动态显像+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原理】

利用仅从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摄取或分泌的放射性显像剂,进行体外计数分析或双肾显像获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双肾显像可通过ROI技术处理获得分肾和总肾GFR值。

【适应证】

1.综合了解肾脏的形态、功能和尿路通畅情况。 2.判断各种肾病的肾功能。 3.观察各种肾病的疗效。

4.了解糖尿病对肾功能的影响。 5.移植肾监护。

6.评估病肾残留功能,供选择病肾手术类型时参考。 7.评价新药对肾功能的影响。 【禁忌证】 无明确禁忌证。

【显像剂】99mTc-DTPA,用量为185~370MBq,注射体积<1ml。 【方法】 1.患者准备

(1)检查前三天停服任何利尿药物或静脉肾盂造影检查; (2)检查前排尿;记录受检者的身高(cm)和体重(Kg)。 2.操作步骤

(1)调整探头与床板的距离30 cm,将装有99mTc-DTPA的注射器放置床板上,测定总计数,时间为1min。

(2)体位:取仰卧位,探头贴紧背部,使双肾全部和膀胱包括在探头视野内。采用常规弹丸式静脉注射显像剂,同时启动采集程序,进行动态采集。

(3)采集结束后按1)的方法测定注射器的残留计数。

(4)选定仪器条件: 探头配置低能通用型准直器,矩阵为64×64或128×128,Detector mask:FULL FIELD,第一时相为2s/帧,采集30帧;第二时相为1min/帧,采集20帧。

(5)图像处理 使用ROI技术勾画双肾轮廓,并在双肾下缘勾画新月形本底区,将各计数率值代入计算GFR公式内,算出GFR值。

【临床意义及评价】

GFR是判断肾功能的灵敏指标,GFR的改变早于外周血肌酐、尿素氮的改变,有利于早期诊断,因此,GFR是早期评价肾小球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进行病情判断、疗效观察和移植肾监测的客观指标。

【注意事项】

1.99mTc-DTPA放化纯度必须大于95%,过多的游离99mTcO4-会影响测定值。

2.弹丸式注射的质量是准确定量GFR的保证,数据采集结束后应测定肘前部注射点的计数。如注射液漏至血管处,会使计数率大于5%,将明显影响定量的准确性。尽管通过减除的办法可部分消除影响,但因遗漏到软组织的99mTc-DTPA缓慢被吸收而影响定量数据。

3.正确勾画双肾的轮廓和本底是获得准确GFR值的基础。

4.在测定移植肾GFR时,病员应取仰卧位,探头贴近髂窝的移植肾部位,其余操作步骤同前述。

第十三节 18F-FDG PET肿瘤显像

【原理】

18F-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葡萄糖代谢显像剂。18F由回旋加速器生产,通过湮灭辐射发射出两个方向相反,能量为511keV的两个γ光子,其半衰期为109.8 min。适合PET或PET/SPECT进行正电子显像。FDG的结构类似于葡萄糖,在细胞内的聚集量与葡萄糖的代谢水平呈正相关。多数肿瘤细胞在有氧环境中具有异常旺盛的葡萄糖高代谢特性,体外显像可定位诊断肿瘤组织异常聚集18F-FDG。

【适应证】

1.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2.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分级及肿瘤转移灶的定位诊断。 3.原发肿瘤灶的探测。

4.肿瘤残留或复发的早期判断。

5.肿瘤放化疗后局部坏死与存活肿瘤组织的鉴别诊断。 6.临床疗效的监测、肿瘤耐药的评价和预后随访。 7.肿瘤生物学评价,协助放疗计划的制定。 【禁忌证】 无明确禁忌证。 【显像剂】

18F-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成人一般静脉给予剂量为3~4mCi 【显像方法】 1.显像前准备:

(1)禁食至少4h以上,部分患者腹部检查时可在显像前晚使用缓泻剂清肠。

(2)放射性药物注射前10min及检查前的一段时间,患者应处于休息状态;当进行脑部显像时,患者还应进行视听屏蔽。显像前了解患者耐受能力,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3)放射性药物注射前应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在高血糖状态下,肿瘤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可能降低。若血糖水平高于200mg/dl(11.11mmol/L),使用适量的胰岛素(Y=1.2X-5.5,Y为胰岛素用量,单位U,X为血糖水平,单位mmol/L)皮下注射调控血糖。

(4)特殊部位的肿瘤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显像前准备,以提高显像质量。 2. 显像方法

(1)静态断层显像可在静脉注射18F-FDG后 45min-1h进行。 (2 体位:取仰卧位,双上肢固定在身体两侧,确定扫描范围。

(3选定仪器条件:①配置MCGP型准直器。②Scan Overlap30-50%。③采集矩阵128×128,旋转360°,5.6~6.0°/帧,共采集 64帧影像。④采集时间:40s/帧。⑤DETECTOR MASK:FULL FIELD。⑥能峰511keV,310keV,窗度30% 。(每次采集前均需对能峰)

3.图像处理 【影像分析】

采用视觉半定量分析方法。生理性显著摄取常见于脑皮质、小脑及基底节。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区可出现放射性分布浓聚,为FDG从泌尿系统排泄所致。肝脏常呈非均质、点状摄取。(约50%)心肌可呈浓聚。运动后、患者肌紧张可致肌肉FDG摄取显著。胃肠道、头颈部粘膜及腺体(舌下腺、下颌下腺、腮腺及扁桃体)可出现生理性摄取。感染、化疗后非特异性骨髓活性升高或应用升粒细胞药物均可致骨髓摄取增加。女性检查者月经周期可出现子宫内膜及双侧乳腺区FDG摄取增加。图像分析时应考虑到上述非病理性改变所致FDG浓聚。炎性病变(尤其急性炎性病变)、活动性结核、结节病、脓肿及某些良性肿瘤可表现为高代谢,呈假阳性改变;某些恶性肿瘤如透明细胞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代谢可无增高,呈假阴性改变。因此,FDG PET图像的评判要综合相关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检查作出。

【注意事项】

1.局部断层显像时应注意将可疑病灶位于采集视野。 2.放射性药物注射时应选择病灶对侧肘静脉进行注射。 3.显像期间患者保持体位不变。

4.18F-FDG摄取增加并非肿瘤的特异性表现,部分正常组织可见生理性摄取;局部炎症和手术伤口等也可浓聚18F-FDG。

5.18F-FDG摄取减少可发生在肿瘤组织化疗或放射治疗后。

6.延迟显像。一些病变组织由于细胞吸收功能较低,早期显像血液本底较高,图像显示不满意,易误诊为阴性结果。通过延迟显像可降低本底,提高图像的靶与非靶比值,以改善图像质量,提高阳性检出率。

第十四节 18F-FDG PET脑显像

【原理】

葡萄糖是脑组织的唯一能量来源,18F-FDG(2-18F-2-脱氧-D-葡萄糖)为葡萄糖的类似物,静脉注入人体后进入脑组织,通过FDG PET显像,可反映大脑生理和病理情况下葡萄糖代谢情况。另外PET可以借助各种生理性刺激或药物介入完成神经活动状态的检测,在判定药物作用、评价药效、预测副作用等新药研制和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适应证】

1.癫痫灶的定位诊断与术前评价;

2.痴呆的诊断(包括早期诊断和痴呆严重程度评价)及鉴别诊断;

3.脑肿瘤恶性程度分级判断、术前脑功能及预后评价;治疗后肿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或纤维化的鉴别诊断;转移性脑肿瘤的诊断(全身显像有助于寻找肿瘤原发灶和颅外转移灶);

4.脑认知功能的研究。 【禁忌证】 无明确禁忌证。 【显像剂】

18F-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剂量3~4mCi

【显像方法】

1.显像前准备:禁食至少4~6小时以上, 2. 显像方法

(1)静态断层显像可在静脉注射18F-FDG后 45min-1h进行。 (2)体位:取仰卧位,头部固定。 (3)选定仪器条件:①配置MCGP型准直器。②采集矩阵128×128,旋转360°,5.6~6.0°/帧,共采集 64帧影像。④采集时间:80s/帧。⑤DETECTOR MASK:center 38.0cm square。⑥能峰511keV,310keV,窗宽30%。

3.图像处理 【影像分析】 正常脑 FDG PET图像大脑各叶皮质、基底节、丘脑及双侧小脑显示清晰,放射性分布较均匀,左右基本对称。

【注意事项】

1.熟悉病情、采集相关病史,并了解是否存在影响FDG摄取的因素,其中包括: 近期化疗、放疗、手术及其它用药情况(如激素等);CT及MRI等影像学资料;病理资料;是否有糖尿病病史;癫痫病人的发作情况、抗癫痫药物治疗情况、脑电图资料等。

2.有糖尿病病史或糖耐量异常者,应测定血葡萄糖浓度。理想的血糖水平在60~120mg/dl(3.33~6.67mmol/L),若血糖高于200mg/dl(11.11mmol/L)应采取措施调控血糖。

3.对不合作患者可应用适量镇静剂,但应在显像剂在体内代谢达稳定(约30min)后才给予。

4.显像期间患者保持体位不变。

5.对癫痫发作频繁者,应进行EEG监测,了解有无亚临床发作。 6.对瘤体较小及经过治疗的患者,要注意结合CT、MRI提供的信息。

第十五节 18F-FDG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

【原理】

心脏是人体能量需求最高的脏器之一,葡萄糖、脂肪酸等是心脏最主要的能量底物。这些底物经同位素标记后,静脉注入被心肌细胞摄取,可用于心肌断层显像。空腹时正常心肌以脂肪酸为主要代谢底物,而心肌缺血时则表现为局部葡萄糖代谢的相对增加与脂肪酸代谢的降低。基于心肌的代谢特性,应用葡萄糖类似物18F-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可在体外用PET灵敏地检测心肌葡萄糖在正常与异常状态下的代谢分布变化,客观反映心肌的缺血程度及范围,对准确鉴别正常、缺血和坏死心肌状态、正确评价冠脉再通术的适应症有重要意义。

【适应证】

1.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应与心肌血流灌注负荷试验结合)。

2.心肌缺血范围与程度的客观评价与预后判断及心肌梗死区存活心肌的准确判断。 3.冠状动脉再通术前适应症选择的必要指标。 4.心肌病的鉴别诊断。

5.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考虑血运重建术或心脏移植术,心肌18F-FDG显像有重要参考价值。

【禁忌证】 无明确禁忌证。 【显像剂】

18F-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成人一般静脉给予剂量为3~4mCi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