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4、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包括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等)、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解答】解:A、植物组织培养需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如蔗糖,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而且需加入琼脂制成固体培养基,A正确;

B、植物组织培养需要无菌无毒条件,需要对离体的组织要进行快速消毒,对培养基进行灭菌,B正确;

C、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时应避光处理,C错误;

D、外植体的脱分化和再分化与培养基中的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比例有密切关系,如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浓度和比例不同,诱导生根和发芽的能力不同,D正确. 故选:C.

15.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其中甲和乙分别表示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过程通常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目的是获得原生质层 B.过程②一般使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也可用电激或离心的方法 C.经过③④⑤的脱分化、愈伤组织生长和再分化过程形成试管苗 D.该过程的目的是获得杂种细胞,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考点】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其中①是去除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②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③是再生形成新的细胞壁的过程;④是脱分化过程,⑤是再分化过程,⑥是植物个体发育过程.

【解答】解:A、①是去除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由于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错误; 纤维素和果胶,因此根据酶的专一性,该过程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B、②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常使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也可用电激或离心的方法,B正确;

C、经过③④⑤的再生新的细胞壁,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形成试管苗,C错误; D、该过程的目的是获得杂种植物,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D错误. 故选:B.

16.细胞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成功的关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择胚胎或幼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B.选择病人的核移植后的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可形成免疫匹配的移植器官 C.选择茎尖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抗病毒植株

D.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筛选出有用的突变体 【考点】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过程.

【分析】1、幼龄动物的器官、组织或动物胚胎细胞的分裂能力旺盛,适宜进行动物细胞培养.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第17页(共32页)

【解答】解:A、胚胎或幼龄动物体细胞分裂旺盛,故选择胚胎或幼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A正确;

B、选择病人的核移植后的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可形成免疫匹配的移植器官,B正确; C、茎尖等分生区组织几乎不含病毒,因此选择茎尖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植株,C错误;

D、愈伤组织细胞处于分生状态,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因此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再进行人工选择,可获得优质的突变体,D正确. 故选:C.

17.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依据的原理是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B.需用胰蛋白酶或胃蛋白酶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C.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具有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的特点

D.10﹣50代以内传代培养的动物细胞均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考点】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过程.

【分析】1、细胞贴壁: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甁壁上. 2、细胞的接触抑制: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 (癌细胞无接触抑制).3、原代培养:从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为原代细胞,初次培养称为原代细胞培养. 4、传代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细胞,然后分瓶继续培养,让细胞继续增殖. 5、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

【解答】解:A、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是细胞增殖(有丝分裂),不是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

B、传代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细胞,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不能用胃蛋白酶,B错误;

C、正常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具有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的特点,C正确;

D、原代培养一般传代1~10代,细胞的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能够保持二倍体核型,D错误. 故选:C.

18.蛋白质工程中,需要直接进行操作的对象是( ) A.氨基酸结构 B.基因结构

C.肽链结构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考点】蛋白质工程.

【分析】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据此答题.

【解答】解:蛋白质工程是对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进行改造,从而实现对相应蛋白质的改变,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9.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早期胚胎发育到原肠胚阶段是分离获取胚胎干细胞的最佳时期 B.胚胎干细胞体积大,细胞核小,体外培养条件下可只增殖不分化 C.胚胎干细胞可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等因细胞坏死、退化而引起的疾病

第18页(共32页)

D.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培养获得的器官因无免疫排斥反应可任意移植 【考点】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及分化.

【分析】1、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即囊胚期的内细胞团).

2、特点: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体积较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一方面,在体外培养条件下,ES细胞可不断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以进行某些遗传改造. 【解答】解:A、胚胎移植一般选择桑椹胚或囊胚期,A错误;

B、胚胎干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只增殖不分化,B错误;

C、胚胎干细胞可用于治疗人类的某些顽症,如老年痴呆等因细胞坏死、退化,C正确; D、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培养获得的器官虽无免疫排斥,但是不能任意移植,D错误. 故选:C.

20.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就可以避免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设计婴儿性别

D.生物武器是用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和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

【考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分析】(1)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三个方面. (2)伦理问题主要在克隆人的问题上出现争议.

【解答】解:A、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减少人们对转基因食物安全的担忧,但仍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A错误;

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特别是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B正确;

C、试管婴儿可以设计婴儿的性别,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C正确;

D、生物武器是指有意识的利用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和重组致病菌侵袭敌人的军队、人口、农作物或者牲畜等目标,以达到战争目的一类武器,D正确. 故选:A.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 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定,对采用的试剂、实验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物质 试剂 A B C D DNA 脂肪 葡萄糖 蛋白质 苏丹Ⅳ染液 健那绿溶液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水浴加热 不加热 加热 加热 加热 观察 显微镜观察 直接观察 直接观察 直接观察 现象 红色颗粒 溶液变蓝色 砖红色沉淀 紫色溶液 A.A B.B C.C D.D 【考点】检测脂肪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第19页(共32页)

【分析】本题是对脂肪、蛋白质、还原糖、DNA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步骤,呈现的颜色反应的综合性考查,梳理脂肪、蛋白质、还原糖、DNA检测所用的试剂、呈现的颜色颜色反应和步骤,然后分析表格进行判断.

【解答】解:A、脂肪检测过程中若用苏丹Ⅳ染液,会出现红色,不经过水浴加热过程,可以用显微镜观察,A正确;

B、DNA检测的试剂应该是二苯胺染色,不能用健那绿,B错误;

C、葡萄糖是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染液,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呈现砖红色,C正确; D、蛋白质检测过程不需要加热,D错误. 故选:AC.

22.科学家以某淡水湿地的芦苇和花叶香蒲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中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当其他条件均适宜时,花叶香蒲和芦苇在不同光照强度和叶面CO2浓度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分别如图甲、图乙所示(注:光照强度用PPFD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据图甲分析,当叶面CO2浓度超过400μmol/mol时,限制花叶香蒲净光合速率增加的外界因素最可能是光照强度

B.据图乙分析,影响芦苇净光合速率变化的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和叶面CO2浓度

C.比较图甲和图乙,当叶面CO2浓度为800μmol/mol时,光照强度变化对芦苇净光合速率影响较大 D.叶面CO2浓度为600μmol/mol时,用600PPFD光照强度分别照射上述两种植物10小时,花叶香蒲积累的有机物多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中,在光照强度为800μmol/m2?s的条件下,当CO2浓度超过400μmol/mol时,据图甲,花叶香蒲净光合速率不再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CO2浓度相同时,光照强度增强,花叶香蒲净光合速率增加,所以此时限制花叶香蒲净光合速率增加的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

图乙中,CO2浓度的增加,光照强度增强,芦苇净光合速率均会增加,所以影响芦苇净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

【解答】解:A、在光照强度为800μmol/m2?s的条件下,当CO2浓度超过400μmol/mol时,据图甲,花叶香蒲净光合速率不再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CO2浓度相同时,光照强度增强,花叶香蒲净光合速率增加,所以此时限制花叶香蒲净光合速率增加的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A正确;

B、据图乙,CO2浓度的增加,光照强度增强,芦苇净光合速率均会增加,所以影响芦苇净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B正确;

C、比较图甲和图乙.当CO2浓度为800μmol/m2?s时,光照增强能使芦苇的光合速率增加明显,光照强度的变化对芦苇的净光合速率影响较大,C正确;

第20页(共32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