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系列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213003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郭家海
【考点分析】
“炼字”就是锤炼语言。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中指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诗歌语言往往“一字之差,相去千里”。古人创作非常重视炼字: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都是非常经典的例子。揣摩炼字是揣摩诗歌语言,提高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炼字主要“炼”动词、形容词和部分虚词。
高考考查鉴赏重要词语(炼字)主要有两种提问方式,一是: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提问变体则多为: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通常情况下,答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解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代入描述。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分析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4)准确表述。语言表达要规范准确精细。 【实例解剖】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迁客思归,是古诗的传统题材,但这首诗却有它的“出新之处”,有人评论它“多言外之味”。请从遣词炼字方面分析它的“出新之处”及“言外之味”。 (4分)
【评分指导】
得4分:指出“唤”,“尽”(各得1分);结合诗句,具体分
析两字“出新之处”及“言外之味”。(各得1分)例如:
●“唤”字形象生动,意新语奇。巧妙点明时令适值早春,笛声不但唤来春色,更唤起贬谪之人思归的情愫。“尽”字言简意丰,呼应前句“无穷雁”,将群雁向春的形象写出,更反映出作者思归的急切。(能找准诗眼,能结合诗句分析出它们的“出新之处”及“言外之味”)
得3分:指出诗眼,有具体分析,但遗漏或者答错一点信息。例如:
●这首词在遣词炼字方面的“出新之处”及“言外之味”,表现“唤”,用拟人的手法,体现景物对春天不舍,作者对春天的不舍;“尽”是“全、都”的意思,大雁全飞走了可作者却不能归,反映出作者有家不能回的遗憾以及思归的急切。(指出诗眼,只分析了“尽”, “唤”字分析不准确)
得2分:指出一个,具体分析时,只有一个有效信息点。例如:
●首联“唤”字既写出了严寒对温暖春日的企盼,也写出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尽”字写出大雁在天明时都飞走了,而作者以大雁自比,表达了挫折只是暂时的,将来一定会大作为的豁达心境。(能指出“唤”、 “尽”,陈述理由时,分析欠准确)
得1分:能答出其中一个,简要分析原因时,多为无效信息。例如:
●第一句“唤”字写作者对春归之渴望,第二句“满”字夸张地写出了迁客眼泪之多,表现了对故乡的极度思念。三、四句写雁多而天明尽飞,写出了大雁北归的急切,事实上写作者归乡之念,思念之深。作者写迁客、写大雁归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