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休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下列哪一
项是错误的?
A.尿量不少; B.血尿素氮-; C.血肌酐ˉ;
D.代谢性酸中毒; E.高血钾。
149.休克时,安全补液的最佳监测指标应为
A.血压; B.脉压; C.尿量;
D.中心静脉压; E.肺动脉楔入压。
151. 休克时,下述何种症状是标志休克加重的最明显的标志:
A.少尿、无尿; B.皮肤湿冷;
C.皮肤出现花斑; D.脉搏细速; E.以上都不是。
153.休克期微循环血液淤滞的发生主要与下述何种因素有关?
A.微动脉扩张,微小静脉收缩; B.微动脉扩张,微小静脉内腔瘀塞; C.儿茶酚胺增高后转向分泌减少; D.血细胞比容有所改变; E.以上都不对。
155.DIC是指:
A.血液凝固性增高; B.血栓形成;
C.继发性止、凝血功能障碍; D.原发性纤溶功能增强; E.以上都不对。
157.在DIC的原发病中,哪种疾病最常见?
A.外伤;
B.感染性疾病; C.组织损伤; D.过敏性疾病; E.胎盘早期剥离。
A.少尿;
B.氮质血症; C.多尿;
D.肾性高血压; E.肾性贫血。
150.休克期,对患者补液的正确原则应是
A.血压下降不严重则不必补液;
B.补充丧失部分的体液,即\失多少,补多少\; C.补充丧失部分的体液和当日将继续丧失的体液; D.\需多少,补多少\; E.\宁多勿少\。
152.休克早期机体的代偿功能主要表现为:
A.神志清醒; B.尿量有所恢复;
C.肛温由下降开始回升; D.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E.以上都不对。
154.休克早期,下述主要脏器功能改变,何种是不对的?
A.肾功能障碍,少尿或无尿;
B.中枢神经系统呈兴奋状态,烦躁不安; C.呼吸功能障碍,出现呼吸困难; D.心功能加强,心率加快; E.以上都不对。
156.DIC的病理特征为:
A.血液凝固性增高; B.血栓形成;
C.继发性止、凝血功能障碍; D.原发性纤溶功能增强; E.以上都不对。
158.DIC时血液凝固性障碍表现为
A.血液凝固性增高; B.先高凝后转为低凝; C.先低凝后转为高凝; D.高凝、低凝同时发生; E.纤溶活性增高。
160.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生成超过消耗的情况可见于
A.轻度DIC; 159.DIC晚期发生明显出血时,体内
A.凝血系统被激活; B.纤溶系统被激活;
C.上述两系统同时被激活; D.凝血活性远大于纤溶活性; E.纤溶活性远大于凝血活性。
161.代偿性DIC时
A.血小板,纤维蛋白原(Fbg),FV, FVII含量均正常,3P试验(±);
B.血小板,凝血因子明显ˉ,3P试验(+); C.血小板,Fbg含量高于正常;
D.血小板明显ˉ,Fbg,FV、FVII含量正常,3P试验(-);
E.血小板,凝血因子均减少,3P试验(+)。
163.产科意外容易诱发DIC, 主要是由于
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低下; B.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C.微循环血流淤滞; D.纤溶系统活性增高; E.血中促凝物质含量增多。
165.严重损伤引起DIC的主要机制是
A.交感神经兴奋, 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增高; B.大量红细胞和血小板受损; C.继发于创伤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