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EP的主要作用:①呼气末正压的顶托作用使呼气末小气道开放,有利于CO2排出。②防止气泡萎陷使功能残气量(FRC)上升,有利于氧合。
PEEP的临床应用:①低血氧症,尤其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单靠Fi O2氧合改善不大,加用PEEP可以提高氧合量。②肺水肿、肺炎,加用PEEP除增加氧合以外,还有利于水肿和炎症的消退。③大手术后预防、治疗肺不张。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加以适当的PEEP可支撑小气道,防止呼气时在小气道形成“活瓣”作用,有利于C O2排出。
最佳PEEP的选择:最佳PEEP值应该是对循环无不良影响而达到最大的肺顺应性、最小的肺内分流、最高的氧运输、最低的Fi O2时的最小PEEP值。选择时应从2.5cmH2O开始,逐步增加至有效改善血气状态(Fi O2≤0.5~0.6,Pa O2 >70mmHg),而动脉压、心排量无明显减少,中心静脉压(CVP)稍上升为止。一般在10cmH2O左右,多数病人使用4~6cmH2O即可。
应用PEEP的禁忌症:①严重循环功能衰竭。②低血容量。③肺气肿。④气胸和支气管胸膜瘘等。
(7) PSV压力支持通气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自主呼吸期间,病人吸气相一开始,呼吸机即开始送气并使气道压迅速上升到预置的压力值,并维持气道压这一水平。当病人自主吸气气流流速降低到最高吸气流速的25%时,送气停止,病人开始呼气。
特点:①病人完全自主呼吸,呼吸频率和吸呼比I/E由病人决定。②潮气量(TV)的多少,取决于PSV压力高低和自主吸气的强度:压力<20cmH2O时,大部分TV由病人自主获得;压力>30cmH2O时,TV多由呼吸机提供,相当于同步定压IPPV。病人可以根据Pa C O2的高低自行调节自主呼吸频率,吸气力量大小和时间长短调整通气量的多少。③吸气压力辅助,能有效地克服通气管道的阻力,病人吸气做工减少,自觉舒服。有利于呼吸肌疲劳的恢复。
目前临床应用PSV有两种方法:①低水平压力支持(0.49~0.98kPa),同时使用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SIMV)。其特点为病人感到舒适,减少自发呼吸时由于按需式气流系统装置及气管插管高阻力所致的功耗。②单独压力支持,将压力调高到能达到所需的潮气量(TV)及分钟通气量(MV)时,可调节通气作工增加幅度。这种方式临床上对呼吸中枢功能正常者,当自主呼吸已经出现,准备撤离呼吸机时最为适用。
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关注:对于有人机对抗者,应用PSV易于使呼吸协调,可以减少镇静剂和肌松剂的用量。
PSV也有其不足的地方,作为一种辅助通气方式,预置压力水平比较困难,潮气量(TV)依病人吸气力量而变化,分钟通气量(MV)依潮气量(TV)和自主呼吸频率而定。若病人自主呼吸频率、力量和吸气时间改变,有可能发生通气不足或过度。呼吸中枢、呼吸运动和肺功能者不宜单独使用,可以和SIMV、MMV合用。
(8) PCV压力控制通气 (Pressure Controlled Ventilation):
预先设置气道压力和吸气时间。吸气开始,气流很快进入肺部,达到预置压力水平后,通过反馈系统使气流流速减慢,维持气道压力为预置压力至吸气结束,然后呼气。PCV和吸气末停顿有区别,吸气末停顿的吸气平台期无气流供给,而PCV只是气流速度减慢。
特点和用途:①气道压较低,没有峰压,出现气压伤小。②吸气流速随胸-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的大小而变化。潮气量(TV)的供给比定压IPPV多,也随胸-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而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小。③由于压力平台时间较长,吸气峰压较低使气体分布均匀,氧合和通气良好。④多用于新生儿、婴幼儿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引起的呼吸衰竭,严重通气/血流比失调的病人。管道漏气时也能保证潮气量(TV)的供给。
在实际应用上,因为PCV模式下潮气量(TV)随胸-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而变化,需要随时观察病人的潮气量(TV)和分钟通气量(MV),以保证病人通气的需要。还有的呼吸机在PCV时,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