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2018年高考全国1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详细解析(word版_精校版),推荐文档

详解:设从而可以求得黑色部分的面积为其余部分的面积为

的面积为

,则有

,所以有

根据面积型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可以得到,故选A.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面积型几何概型的有关问题,题中需要解决的是概率的大小,根据面积型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将比较概率的大小问题转化为比较区域的面积的大小,利用相关图形的面积公式求得结果. 11.【答案】B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双曲线的方程求得其渐近线的斜率,并求得其右焦点的坐标,从而得到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可以确定直线求得的结果是相等的,从而设其倾斜角为联立,求得

的倾斜角为

,根据相关图形的对称性,得知两种情况

,利用点斜式写出直线的方程,之后分别与两条渐近线方程

的值.

,利用两点间距离同时求得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其渐近线的斜率为从而得到

,所以直线

,且右焦点为

的倾斜角为

, , 联立,

根据双曲线的对称性,设其倾斜角为可以得出直线

的方程为

和,

分别与两条渐近线求得

所以,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线段长度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先确定哪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再分析点是怎么来的,从而得到是直线的交点,这样需要先求直线的方程,利用双曲线的方程,可以确定其渐近线方程,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得到直线

的斜率,结合过右焦点的条件,利用点斜式方程写出直线的方

程,之后联立求得对应点的坐标,之后应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得结果. 12.【答案】A

【解析】分析:首先利用正方体的棱是3组每组有互相平行的4条棱,所以与12条棱所成角相等,只需

理科数学试题 第9页(共17页)

与从同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所成角相等即可,从而判断出面的位置,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为一个正六边形,且边长是面的对角线的一半,应用面积公式求得结果. 详解:根据相互平行的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相等的, 所以在正方体平面所以平面同理平面

与线

中,

所成的角是相等的,

与正方体的每条棱所在的直线所成角都是相等的, 也满足与正方体的每条棱所在的直线所成角都是相等,

中间的,

要求截面面积最大,则截面的位置为夹在两个面且过棱的中点的正六边形,且边长为, 所以其面积为

,故选A.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平面被正方体所截得的截面多边形的面积问题,首要任务是需要先确定截面的位置,之后需要从题的条件中找寻相关的字眼,从而得到其为过六条棱的中点的正六边形,利用六边形的面积的求法,应用相关的公式求得结果. 二、填空题 13.【答案】6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中所给的约束条件,画出相应的可行域,再将目标函数化成斜截式之后在图中画出直线

,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结合的几何意义,可以发现直线

,过B点

时取得最大值,联立方程组,求得点B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解析式,求得最大值. 详解:根据题中所给的约束条件,画出其对应的可行域,如图所示: 由画出直线

可得

,将其上下移动,

结合的几何意义,可知当直线过点B时,z取得最大值, 由此时

,解得

,故答案为6.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线性规划的问题,在求解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正确画出约束条件对应的可行域,之后根据目标函数的形式,判断z的几何意义,之后画出一条直线,上下平移,判断哪个点是最优解,从

理科数学试题 第10页(共17页)

而联立方程组,求得最优解的坐标,代入求值,要明确目标函数的形式大体上有三种:斜率型

>>閻忕偞娲栫槐鎴﹀礂閵婏附鐎�<<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