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

藏期限品质比较分析研究 (2006BAD02A19-4),2010年11月通过国家粮食局组织的验收。 14、参与完成 国家质检局项目:稻谷陈化指标的研究,2002年通过国家质检局鉴定。

15、参与完成国家标准: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GBT 5492-2008,2008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16、参与完成国家标准:动植物油脂 罗维朋色泽的测定GB/T 22460-2008,2008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17、参与完成国家标准: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69-2006,获2010年中国粮油学会科技二等奖 18、参与完成国家标准:油菜籽GB/T 11762-2006,获2010年中国粮油学会科技三等奖。 19、参与完成国家标准: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GB/T 15683-2008

20、参与完成国家标准:单向气流穿过散粮的单位压力损失测定GB/T 22481-2008 21、参与完成国家标准:稻谷 GB 1350—2009

22、参与完成国家标准:粮食、油料检验 一般规则GB/T 5490-2010

23、参与完成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项目:稻谷新鲜度的判定方法的标准制定,2002年通过国家粮食局组织的验收。

24、参与完成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粮食类国际标准研制(2006BAK04A20-25),2010年通过国家标准化研究院组织的验收。

在研项目:

1、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滚动项目:小麦挥发物质与储藏品质判定新方法研究2009BADA0B05-3 2、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滚动项目 “糙米储藏品质控制指标体系研究”。2009BADA0B02-01 3、国际标准跟踪研究“ISO24333谷物及豆类制品扦样”20098201-G-449

代表性专业著作:

[1]主编:稻谷精深加工技术2006年3月,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7-5025-8186-3 [2]主编:英汉粮油食品词汇2008年1月,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7-5025-8522-8 [3]主编:食用豆类加工与利用2003年1月,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7-525-4079-2/TS.61 [4]主编:稻谷加工与综合利用1999年 8月,中国轻工出版社ISBN705019-254-2/TS [5]参编:谷物加工工艺与设备2002年9月,科学出版社ISBN7-03-010758-6 [6]参编:粮食工程设计手册2002年11月,郑州大学出版社

[7]参编:粮食加工基础 1995年3月,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7-044-2684-9/TS

王凤成:男,1963年8月出生,河北省海兴县人,博士,教授,硕士和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南工业大学国际粮食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粮食局粮油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谷物资源转化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山东农业大学作物品质方向博士生导师,国家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粮油学会发酵面食分会副会长,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小麦和面粉分会副会长,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委员会粮食及其制品技术组副组长,担任国际谷物科技学会(ICC)执行委员、技术委员和当选主席(2013-2014),世界谷物中文版主编、中

国粮油学报编委、麦类作物编委、粮食与饲料工业编委、现代面粉工业编委、粮油加工编委。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获得生物与农业工程硕士、谷物科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小麦品质研究和加工技术工业化工作,主持完成2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荣获16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6项国家专利,发表论文50余篇,编写3部著作,编制6项国家标准。组织主持和特邀参加国外谷物科技研讨会议及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次。研究成果和新产品在行业内获得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我国粮食加工业技术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联系电话:0371-67789008,手机:13592503300,电子邮件:fcw@haut.edu.cn

郑学玲,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粮食品质与加工技术。现任粮食工程系副主任、河南省小麦产业创新体系(小麦加工)岗位专家、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面粉通讯》杂志编委、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委员、中国农产品储藏与加工学会理事。1994年毕业于郑州粮食学院粮食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郑州粮食学院粮食工程系,获硕士学位;1997-1999年郑州粮食学院任教;2003年毕业于江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2006-2007年在加拿大农业部农业与农业食品研究中心(AAFC)做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03-至今在河南工业大学任教。

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和Journal of Medicinal Plants Research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在国内外食品专业期刊发表EI收录以及其他专业文章3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支持和完成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河南省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小麦淀粉生产废液中戊聚糖的利用技术)、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小麦麸皮综合利用技术)、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戊聚糖对面粉品质影响及机理研究)、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小麦次粉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小麦麸皮综合开发与利用技术示范)、“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小麦加工与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技术研究与示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小麦加工与流通过程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小麦专用粉和传统面制品工业化技术与装备开发)子课题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小麦次粉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小麦加工与转化新技术)、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小麦加工与流通过程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中国粮油学会二等奖(适合于中国传统蒸煮面制食品的制粉新技术)、中国粮油学会一等奖(高效节能与清洁安全小麦加工新技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一等奖(小麦加工与流通过程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省部级科研奖励8项;编写著作3部:《小麦专用粉生产技术》2006年(副主编)、《粮油食品英语专业词典》2008年(参

编)、《粮食大辞典》2010(参编);申请发明专利5项,其中获得授权1项(酶法青稞葡聚糖和膳食纤维生产技术)。

联系方式:xuelingzheng@haut.edu.cn; zhengxueling@126.com; 13633710119

王晓曦,男,1963.11生,内蒙人,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书记。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与储藏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粮油学会营养分会理事,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小麦分会理事,国家特色专业粮食工程专业负责人,全国高科技食品产业化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顾问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食品协会理事。研究方向:粮食品质、加工工程及综合利用。

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教学、科研、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作为子专题负责人,主持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通过国家验收和省级鉴定;参加国家“九五”重大科技项目2项,其中1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另1项已通过鉴定;主持或参加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项,其中1项已通过省级鉴定,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参加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项目两项。其中一项已通过国家验收,并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著作6部。

一、科研成果:(近年来) 已完成

1.参加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子项——“强化物料分级与磨撞均衡出粉的小麦制粉新技术研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参加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一“精制玉米粉和食品专用玉米粉生产技术研究”;通过鉴定。

3.作为子专题负责人参加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小麦加工与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年通过国家验收和省级鉴定。 4.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小麦加工及转化新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年通过国家验收,并通过省级鉴定,国际领先。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5.“高效节能与清洁安全小麦加工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获中国粮油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6.主持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适合于中国传统面制食品的小麦加工新技术研究,2006年通过省级鉴定。国际先进,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7.参加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胡萝卜汁复合果蔬饮料系列的加工技术研究,2005年通过省级鉴定。 8.参加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花生蛋白发泡粉的生产研究” 2005年通过省级鉴定(第二)。 9.“农副产品储藏与加工”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研项目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油产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小麦专用粉与传统面制品工业化技术与装备开发 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适合中国传统面制食品的小麦加工新技术示范与推广 河南省重点科技项目:小麦营养富集加工技术研究

联系电话:0371-67789313;E-mail :wangxxly@163.com;

xiaoxiwang@haut.edu.cn

安红周:男,1968年8月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郑州粮食学院粮食工程专业学

士,江南大学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专业硕士和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后。现任河南工业大学粮食深加工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国家粮食局粮油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谷物资源转化与利用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中国粮油学会米制品分会理事、中国农学会农产品加工分会理事、河南省小麦面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河南省首批省级科技特派员,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美国Kansas State University和英国University of Reading的访问学者,2011年1月获得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称号。主要研究方向:食品挤压重组技术与谷物食品加工理论及应用研究。

先后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糙米调质技术的研究”(主持)、江苏省“十五”重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挤压法生产复合营养米”,主持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小麦高效剖流组配及专用粉加工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 (重点研究挤压膨化食品专用粉)与科技部重点新产品项目(重点研究挤压休闲食品专用粉),参加完成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膨化加工技术研究及成套设备研制”(项目编号:2006C12049)。在研项目:参加国家“十二五”支撑项目“主食工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课题1项(项目编号:2012BAD37B04),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大型智能化节能双螺杆系列挤压装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编号为:BA2009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博士基金项目以及国际合作研究“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Brown Rice Microstructure and Milling Properties During Steam Condition and Tempering”和“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Wheat Flour Physiochemical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During Steam Condition and Heat Treatment Using Non-expand Extrusion” 等科研项目。近几年来还主持设计了日处理600吨、300吨稻谷大米生产线等设计工作和新产品的开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一种复配方便米的制备方法)、受理发明专利1项(一种挤压膨化与酶法集成制备营养糙米粉的方法),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2等奖以上奖励3项;在国家核心刊物和国际会议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热忱欢迎有志于食品科学研究的学子报考硕士生。联系电话:0371-67756262(O)Email:anhongzhou@163.com 或 hongzhouan@k-state.edu

田建珍,女,1957年8月,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谷物品质及产后加工与利用。主持多项科研课题:不同实验磨粉机制粉对面粉品质的影响研究(河南省教育厅基础研究课题)、小麦粉粒度控制及其对面制食品品质影响研究(河南省教育厅基础研究课题)、小麦粉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