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煤业鱼卡公司矿建地质报告(正文) - 图文

于M7顶、底板,岩性以粗粒砂岩、含砾粗砂岩为主,裂隙节理发育,成分以石英为主,粗砂岩分选中等,遇水疏松。该层平均厚度50m,厚度由西向东变薄,据Y22号孔抽水结果表明,单位涌水量为0.012l/s.m,渗透系数(K)为0.024m/d,水位标高3157.42m,高出含水层6.37m,该含水层属承压裂隙含水层,水质为SO4+Cl-Na型水。

4.2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地下水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地下水的主要补充来源为大气降水。综合分析,由于煤7受褶曲构造的影响,裂隙较为发育致使煤7顶板含水层导入使整个煤层含水丰富。褶曲构造不发育地带,煤层含水较弱,褶皱发育带含水等值。M5、M7煤层顶板含水层均为间接充水含水层,两含水层之间有泥岩等隔水层相隔,隔水性较好,基本上不会发生水力关系。据区域资料,侏罗系含水层,岩性为砂砾岩及含砾砂岩,一般埋深为200-400m。据鱼卡煤田1077号孔资料,含水层有四层,自上而下:第一层水头埋深17.1m,降深64.9m,涌水量为56.1 m3/d;第二层水头埋深14.2m,降深126m,涌水量为10.9 m3/d;第三层水头埋深14.8m,降深170m,涌水量为14.7 m3/d;第四层水头埋深10.6m,降深194m,涌水量为5.0 m3/d。地下水矿化度6g/L左右。

井田内分布有两处老窑,即原大头羊露天采坑,及原大头羊煤矿斜井矿(大柴旦大头羊煤矿鱼卡分矿)。大头羊露天煤矿,位于第四勘探线与第五勘探线之间的煤七露头处。露天坑直径约100m开采深

33

度约15m。采坑内向北方向,开拓了4个小型斜井,每个斜井长约120m,开采深度约25—40m,开采已风化煤,2003年停产。大头羊煤矿斜井位于露天坑东侧,勘探线四号钻孔以南约60m处。主、副井相距40m,斜井沿煤7上部开拓主井筒长419m,副井筒长269m开采深度 50 m,2007年6月停产闭井。经长期对老窑采空区检测治理,确定老空区不危及正常生产。

4.3 井巷涌(突)水情况

勘探区水文地质条件为裂隙充水类型,且含水层的单位涌水较小,故根据矿井实际观测资料,对矿井涌水量进行了理论计算,最后的出矿井涌水量在30m3/h——40m3/h之间。

在矿井建井实际测出的涌水量资料计算,全矿井正常平均涌水量约为28m3/h,最大涌水量35m3/h。2014年实测全矿井最大涌水量42.5 m3/h,平均涌水量37 m3/h,在今后的矿井生产过程中矿井涌水量会有所增加。

(1)主井筒在开拓中以局部顶板淋水、巷道底板渗水为主,渗水部位为煤7及煤7顶板,属裂隙导水,最大涌水量为2.9m3/h。 (2)主井筒在开拓中以局部顶板淋水、巷道底板渗水为主,渗水部位为煤7及煤7顶板,属裂隙导水,最大涌水量为3.2m3/h。 (3)勘6线以西3150水平为渗水,渗水量较弱。在长度200m巷道的最大涌水量为每小时0.5 m3,渗水部位为煤7及煤7顶板,属裂隙导水,勘6线以东3150水平无渗水现象。

34

(4)3070水平全区有涌水,涌水部位为煤7及煤7顶板。3070水平全区总涌水量最大27.63m3/h。

(5)综合分析,由于煤7受褶曲构造的影响,裂隙较为发育致使。煤7顶板含水层导入使整个煤层含水丰富。褶曲构造不发育地带,煤层含水较弱,褶皱发育带含水等值。 在建井期间涌水量稳定。

4.4 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鱼卡公司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含水层埋藏深度较大,属于封存型高矿化承压—自流水。据以往精查报告,锡铁山新井口日平均排水量为140m3 ,旺尕秀矿日平均排水量为282.5 m3,距鱼卡河越远,矿井涌水量越小。又据Y19号孔地下水长观资料,水位标高为3147.17m,水位基本保持不变,鱼卡河河面标高为3100m,说明鱼卡公司内地下水与鱼卡河水无水力联系,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由于降水稀少,干燥荒漠作用盛行,补给贫乏,造成地下水富水性弱,地下水只能沿基岩裂隙缓慢径流,向构造发育部位排泄。

4.5 矿井涌水特征及矿井涌水量预算

4.5.1 矿井涌水特征

(1)当地降水动态相一致,具明显的季节性和多年周期性的变化规律。

(2)顶板淋水、地板渗水与裂隙导水为主。

35

4.5.2 矿井涌水量计算

鉴于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为裂隙充水类简单型,充水能力主要取决于裂隙及孔隙的发育程度、含水层厚度和构造发育程度。据勘查区水文孔抽水试验资料确定,勘查区含水层单位涌水量微小,岩层的渗透性很差。故本报告根据勘查区内已有的水文孔抽水试验资料和附近的海西洲鱼卡煤矿调查资料,选用直交隔水边界的稳定流“大井法”及单位涌水量比拟法来预算先期开采地段(2800m)的矿井正常涌水量。 1、大井法预算矿坑涌水量

本法利用勘探区内抽水钻孔ZK2—1和ZK8—1抽水实验资料分层计算矿井涌水量。因为二个含水层均为承压水,故选用公式:

2HM?M2?h2Q???KR2ln2br0

各参数选用依据:

b—大井至隔水边界的距离(m) K—渗透系数(m/d)

选用先期开采地段ZK2-1水文孔抽水实验资料计算所得。 R—影响半径(m)

采用经验公式R=10SK,利用第Ⅱ含水层大降深(S)和渗透系数(K)所形成的统一降落漏斗。

M—含水层厚度(m),采用ZK2-1、ZK8-1 、ZK0-1 、ZK3-2 、ZK4-3五孔Ⅰ、Ⅱ含水层各段平均值。

3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