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综合练习

C.N2O只具有氧化性,无还原性

D.反应中每生成1 mol N2O,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3 mol

【解析】 根据电子守恒计算推知:生成1 mol N2O时消耗3 mol CO,A错误;1 mol N2O与1 mol CO2都含有22 mol电子,B正确;N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氮元素的中间价态,所以N2O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C错误;反应每生成1 mol N2O,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6mol ,D错误。

【答案】 B

4.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Ce+Fe===Fe+Ce, Sn+2Fe===2Fe+Sn

由此可以确定Fe、Ce、Sn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Sn、Fe、Ce B.Sn、Ce、Fe C.Ce、Fe、Sn D.Fe、Sn、Ce

【解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强。由方程式知,还原性:Fe>Ce;Sn>Fe。 【答案】 A

5.含氮废水进入水体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某校环保小组的同学认为可以用金属铝将水中的NO3还原成N2,从而消除氮污染。

(1)配平以下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NO3+ Al+ H2O―→ N2↑+ Al(OH)3+ OH

(2)以上反应中失电子的物质是 ,还原产物是 ,每生成1 mol还原产物,将有 电子发生转移。 (3)现需除去1 m含氮0.3 mol的废水中的NO3(设氮元素都以NO3的形式存在),则至少需要消耗金属铝的物质的量为 。 【解析】 (1)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在该反应中,氧化剂(2NO3→N2),化合价降低的总数为10;还原剂(Al→Al),化合价升高的总数为3。由此先确定氧化剂与还原产物、还原剂与氧化产物的化学计量数。由电荷守恒确定OH的化学计量数,最后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

(2)在该反应中,失电子的物质是Al,还原产物是N2。生成1 mol 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 mol×2×(5-0)=10 mol。 (3)设需要铝的物质的量为x,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0.3 mol×(5-0)=3x,解得x=0.5 mol。 【答案】 (1)6 10 18 3 10 6 (2)Al N2 10 mol (3)0.5 mol

3+

3

2+

3+

2+

2+

2+

2+

3+

3+

2+

2+

2+

3+

2+

2+

2+

3+2+

3+

2+

4+

2+

3+

3+

2+

3+

2+

4+

13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

本质是有电子转移,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2.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

3.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6依据

(1)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金属、非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根据元素周期律 (4)反应条件及反应程度 (5)根据电化学中的放电顺序 (6)反应物本身所处的状态判断 4.氧化还原反应中的3大规律

(1)电子守恒规律 (2)“价态归中,互不交叉”规律 (3)“强易弱难,先强后弱”规律

1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