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第二版练习题

备课主要应当从三个方面为上课做好准备: (1)钻研教材——心中有书

钻研教材包括学习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阅读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参考资料。

(2)了解学生——目中有人

学生既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更是全部教学活动的主体,成功的教学只能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而准确了解的基础上。 了解学生应当是全面的。

(3)设计教学过程 ——手中有计划

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要设计教学活动如何进行,具体地说,要编写三个计划:

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这种计划应当在学期或学年开始时就编写出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的分析,本学期或学年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章节或课题,各个章节或课题的教学时数和时间安排,考试和考查的次数和时间,各个章节教学所需要的教学设备和教具等。

2)单元(课题)教学计划。在学期或学年计划的基础上还要对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每章或每个课题制定出单元或课题计划。内容主要包括:单元或课题名称、教学目的、课程类型、教学方法、时间安排所需教具等。

3)课时教学计划(教案)。这种计划一般按一节课为单位编写,是上课的具体方案。内容主要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日期和时间、课题、教学目的(目标)、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等。其中教学进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教师要详细设计安排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时间的分配等。

4.(要点)一节好课应当符合以下标准: (1)教学目标(目的)明确

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或教科书确定的,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目标应当从学生发展的各方面考虑,一般来说,获得知识技能的目标是比较明确和容易把握,但教师不能局限于此,而应照顾到学生个性的各个方面。

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都要贯穿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学生活动的设计和安排,教学环节的组织和实施等,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 (2)教学内容正确

教学内容要科学、合理。我国小学各门课程的内容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到教科书都是由国家专门机构制定或审查的,科学性有很强的保障。但是教学总是发生在具体的教师与学生身上,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要通过作为主导的教师来体现。教师还要能够按照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联系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使教学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前后有序。 (3)教学方法适当

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正确的教学原则为指导,善于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方法适当,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教学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4)教学过程紧凑

整个教学过程要结构严密,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各种活动、讨论、练习,都要精心设

41

计,安排妥当,使教学时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 (5)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这是课好坏中最根本的一条。如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没有保证,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是不可能真正成为好课的。上面几条标准,如果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就失去了意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可以有不同形式和不同途径,核心是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教学效果优异

教学成功与否最终要看教学效果,看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实现了认知、技能和情感目标的统一,能否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这可以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作业的质量、学习成绩和学生的行为表现出来。

七、分析题:

1.要点:主要贯彻了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运用了谈话法、讨论法。体现了教学认识是学生的认识;教学认识是有领导的认识;教学认识是教育性的认识。

2.要点:斯霞老师从实际的毛笔入手,引导学生思维,贯彻了启发性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以后又举起手中的粉笔,从毛笔开始到认识粉笔的教学过程,贯彻了直观性原则。从实物——“笔”字——理解字意,贯彻了系统性原则。教这个“笔”字时斯霞老师通过口头问答形式,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运用了谈话法,通过引导学生观

>>閻忕偞娲栫槐鎴﹀礂閵婏附鐎�<<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