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习题及答案 - 图文

第五模块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制订

一、填空题

1.划分工序的关键是看:( )、( )。 2.划分工步的关键是:( )、( )、( )其中是否有一个方面发生变化。 3.单件小批生产时,往往使用通用机床或数控机床按工序( )的原则组织生产。 4.大批大量生产时,往往要编制最为详细的( )卡片来指导生产。 5.使用工件上( )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基准叫做精基准。 6.确定机械加工工序的顺序时,应遵循( )、( )、( )的原则。 7.尺寸链的基本特征是其( )和( )。 8.工件定位时,“基准重合”是指( )和( )是零件上的同一个表面。 9.常用的装配方法有:( )、( )、( )、( )。 10.确定装配顺序的一般规律是:先( )后( )、先( )后( )、先( )后( )、先( )后( )、先( )后( )。

11.把零件总的加工内容分散到更多的工序中去完成,即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相对较少,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叫做 ( ) ;

12.用零件上经过加工的表面做定位基准,该基准称为( ) ; 13.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 ) 、( );

14.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夹具、刀具、工件组成的统一体,称为 ( ) ; 15.加工原理误差是指采用了近似的 ( ) 进行加工时产生的误差;

16.加工细长轴时,通常后顶尖采用弹性顶尖,目的是为了消除 ( ) 的影响。 17.排机械加工工序顺序时,一般应遵守( )、( )、 ( ) 的原则 。 18.在毛坯制造后或粗加工后,经常安排时效处理,目的是为了消除 ( ) 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19.用零件上没有经过加工的毛坯面做定位基准,该基准称为( ); 20.如果把比较多的加工内容安排在一道工序中进行,通常称为( );

21.产品装配精度要求很高,组成零件较少(2~3个)时,常采用( )来进行装配。 22.选择某种加工方法加工零件时,要考虑这种方法所能达到的 ( ) 和( )来选取。

23.制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时,划分加工阶段可以更好的( )、更合理的使用( )、及时发现( ),以及方便热处理的安排。 24.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有:( ) 和( )。 25.工艺系统的动误差主要包括 :( )、( )和( )。 。。。。。。。。。。。。。。。。。。。。。。。。。。。。。。。。。。。。。。。。。。。。。。。。。。。。。。。。。。。。。。。。。。。。。。。。。。。。。。。 答案:

1.(是否更换加工地点)、(加工过程是否连续)。 2.(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用量(v和f)) 3.(集中) 4.(工序)

5.(经过加工过的) 6.(先主后次)、(先粗后精)、(先基面后其它) 7.(封闭性)、(关联性)。 8.(定位基准)、(设计基准)

9.(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调整法) 10.(下)(上)、(里)(外)、(难)(易)、(重大)(轻小)、(精密)(一般)。 11.( 工序分散) 12.( 精基准)

13. (加工地点是否变化)、(加工过程是否连续) 14.( 工艺系统)

15.( 加工方法或刀具 ) 16.( 热伸长) 17.( 先主后次)、(先粗后精)、 (先基面后其他) 18.(内应力) 19.(粗基准) 20.(工序集中) 21.( 分组互换法) 22.(经济精度) 、( 经济粗糙度) 23.(保证精度)、(设备)、毛坯缺陷), 24.( 基准不重合) 、( 基准位移 )。 25.( 刀具磨损)、(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受热变形)。 。。。。。。。。。。。。。。。。。。。。。。。。。。。。。。。。。。。。。。。。。。。。。。。。。。。。。。。。。。。。。。。。。。。。。。。。。。。。。。。 。。。。。。。。。。。。。。。。。。。。。。。。。。。。。。。。。。。。。。。。。。。。。。。。。。。。。。。。。。。。。。。。。。。。。。。。。。。。。。 二、选择题

一)工艺规程设计 单项选择

1.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称为( )。

A. 生产过程 B.工艺过程 C.工艺规程 D.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2.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因此常采用( )方法来保证。 A.基准重合 B.互为基准 C. 自为基准 D.基准统一

3.若零件上有两个主要表面相互位置精度要求高一般可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办法来保证,这种方法属于( )。

A.基准重合加工 B.基准统一加工 C.自为基准加工 D.不同基准加工

4.选择精基准时,有时可设法在零件上专门加工一组供工艺定位用的辅助基准是( )。 A. 符合基准重合加工 B. 便于互为基准加工

C. 便于统一基准加工 D. 使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夹具结构简单,工件安装方便。

5.自为基准是以加工面本身为精基准,多用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这是由于 ( ) A. 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B.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C. 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小而均匀 D.保证加工面的形状和位置精度。 6.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是属于( )。

A.精基准 B.粗基准 C.辅助基准 D.自为基准

7.选择精基准时,有时可设法在零件上专门加工一组供工艺定位用的辅助基准是( )。 A.符合基准重合加工 B.便于互为基准加工 C.便于统一基准加工 D. 提高零件刚度 8.( )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又是生产计划和成本核算的基本单元。 A.工序 B.工位 C.走刀 D.工步

9.采用( )加工,可以提高生产率和保证被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A.统一基准 B.多工位 C.基准重合 D.互为基准

10.可以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是( C )。

A.轨迹法; B.成形法; C.调整法; D.展成法

11.不能提高零件被加工表面的定位基准的位置精度的定位方法是( )。 A.基准重合 B.基准统一 C.自为基准加工 D.基准不变 12. 重要的轴类零件的毛坯通常应选择( )。 A.铸件 B. 锻件 C. 棒料 D. 管材

13. 普通机床床身的毛坯多采用( )。 A. 铸件 B. 锻件 C. 焊接件 D. 冲压件

14.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的基本单元是( )。 A.工步 B.工序 C.安装 D.走刀 15.有色金属一般不采用( C )进行加工。 A.金刚镗 B.高速精车 C.磨削 D.高速铣削 16.工步是指( )。

A.在一次装夹过程中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B.使用相同的刀具对同一个表面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C.使用不同刀具对同一个表面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D.使用同一刀具对不同表面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

17.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加工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称为( )。

A.工步 B.工序 C.工位 D.安装 18.基准重合原则是指使用被加工表面的( )基准作为精基准。 A. 设计 B. 工序 C. 测量 D. 装配

19. 箱体类零件常采用( )作为统一精基准。 A.一面一孔 B. 一面两孔 C. 两面一孔 D. 两面两孔

20. 经济加工精度是在( )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A. 最不利 B. 最佳状态 C. 最小成本 D. 正常加工

21. 铜合金 7 级精度外圆表面加工通常采用( )的加工路线。 A. 粗车 B. 粗车-半精车 C. 粗车-半精车-精车 D.粗车-半精车-精磨 22. 淬火钢7级精度外圆表面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 A. 粗车—半精车—精车 B. 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 C. 粗车—半精车—粗磨 D.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23. 铸铁箱体上φ120H7孔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 A. 粗镗—半精镗—精镗 B. 粗镗—半精镗—铰

C. 粗镗—半精镗—粗磨 D. 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

24. 为改善材料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通常安排在( )进行。

A. 切削加工之前 B. 磨削加工之前 C. 切削加工之后 D. 粗加工后、精加工前 25. 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

A.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B.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C.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 D. 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

26. 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 )。 A. 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B. 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C. 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D. 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27. 直线尺寸链采用概率算法时,若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则封闭环的公差等于( )。 A.各组成环中公差最大值 B.各组成环中公差的最小值 C. 各组成环公差之和 D.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 28. 用近似概率算法计算封闭环公差时,k值常取为( C )。 A. 0.6~0.8 B. 0.8~1 C. 1~1.2 D. 1.2~1.4 29. 派生式 CAPP 系统以( )为基础。

A. 成组技术 B. 数控技术 C. 运筹学 D. 网络技术 30. 工艺路线优化问题实质上是( )问题。

A. 寻找最短路径 B. 寻找最长路径 C. 寻找关键路径 D. 工序排序 31.下面( )的结论是正确的。

A.一道工序只能有一次安装 B.一次安装只能有一个工位

C.一个工位只能完成一个工步 D.一道工序只能在一台设备上完成 3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记载的内容包括( )。

A.工序简图 B.工步内容 C.切削用量 D.工时定额 33.批量是指( )。

A.每批投入制造的零件数 B.每年投入制造的零件数 C.一个工人一年加工的零件数 D.在一个产品中的零件数 34.零件的生产纲领是指( )。

A.一批投入生产的零件数量 B.生产一个零件所花费的劳动时间

C.零件的全年计划生产量 D.一个零件从投料到产出所花费的时间 35.基准是( )。

A.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关系的点、线、面 B.在工件上特意设计的测量点 C.工件上与机床接触的点 D.工件的运动中心

36.定位基准是指( )。

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 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 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 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 37.在每一工序中确定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 )。 A.设计基准 B.工序基准 C.定位基准 D.测量基准 38.粗基准是指( )。

A.未经加工的毛坯表面作定位基准 B.已加工表面作定位基准 C.粗加工的的定位基准 D.精加工时的定位基准 39.精基准是用下列哪一种表面作定位基准的?( ) A.已经加工过的表面 B.未加工的表面

C.精度最高的表面 D.粗糙度值最低的表面 40.工序基准定义为( )。

A.设计图中所用的基准 B.工序图中所用的基准

C.装配过程中所用的基准 D.用于测量工件尺寸、位置的基准

41.ESi表示增环的上偏差,EIi表示增环的下偏差,ESj表示减环的上偏差,EIj表示减环的下偏差,M为增环的数目,N为减环的数目,那么,封闭环的上偏差为( )。

A.

?ES??ESii?1Mj?1NMNj B.

j?ES??ESii?1j?1MNj

j C.

?ES??EIii?1j?1 D.

?ES??ESii?1j?1MN

42.Ti为增环的公差,Tj为减环的公差,M为增环的数目,N为减环的数目,那么,封闭环的公差为( )。

A.

?T?Tii?1MNj+

j?1 B.

?T?Tii?1MNj-

j?1 C.

?T?Tjj?1NMi+

i?1 D.

?Ti?1Mi

43.工序的最小加工余量由( A )决定。 A.上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

?a B.本道工序加工时的装夹误差?b

C.上道工序加工时的装夹误差

?a D.本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b

44.对于一个平面加工尺寸,如果上道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Hamax,最小值为Hamin,本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Hbmax,最小值为Hbmin,那么本工序的最大加工余量Zmax=( )。 A.Hamax - Hbmax B.Hamax - Hbmin C.Hamin - Hbmax D.Hamin - Hbmin 45.平面加工时,上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为δa,本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为δb,则本工序余量的变动量δx=( ) A.(δa + δb)/2 B.(δa - δb)/2 C.(δa + δb) D.(δa - δb)

46.加工轴的外圆表面时,如果上道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da max,最小值为da min,本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db max,最小值为db min,那么,本工序的双边最大加工余量2Zmax等于( B )。 A.da max - db max B.da max - db min C.da min - db max D.da min - db min 47.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 )。

A.零件结构对强度的影响 B.零件结构对加工可行性的影响 C.零件结构对使用性能的影响 D.零件结构对刚度的影响 48.从下列图中选出装配结构工艺性好的结构。( D )

49.劳动生产率是指( )。

A.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B.工厂生产产量

C.劳动者用于生产的时间比例 D.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制造的合格产品的数量 50.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可以用下面的哪几种方法?( )

A.采用先进高效的生产设备 B.提高工人操作水平 C.修改产品设计 D.增加操作工人 51.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指( )。

A.降低了生产成本 B.提高了总产量

C.减少了零件生产的单件工时 D.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52.用钻、扩组合刀具加工孔时,工序组成应该是 ( )。 A.一个工序 B.二个工步 C.二次切削 D. 一个工步

53.制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编制生产计划和进行成本核算最基本的单元是( )。 A.工序 B.工步 C.走刀 D.安装 E.工位。

54.工艺规程对指导生产、组织生产的作用很大。工艺文件的形式主要决定于生产类型,试指出下列各种生产类型大多采用哪种形式的工艺文件。 1)单件生产( ) 2)成批生产( )

3)大批大量生产( )。

A.工艺过程卡 B.机械加工工艺卡 C.机械加工工序卡。

55.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合理选用时主要应使( )。

A.毛坯的形状与尺寸尽可能接近成品的形状与尺寸,因而减少加工工时,减少材料消耗并节省加工成本;

B.毛坯制造方便,以节省毛坯成本; C.加工后零件的物理机械性能好;

D.零件的总成本低,且物理机械性能好。

56.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 )。

A、设计基准;B、工艺基准;C、装配基准;D、定位基准;E测量基准。 57.光整加工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加工表面的( )和降低( )。 A、尺寸精度;B、形状精度;C、位置精度;D、表面粗糙度。 58.经淬火的钢质零件一般应选( )加工方法。 A、车削;B、磨削。

59.有色金属为避免磨削时堵塞砂轮,宜采用( )和( )加工方法。 A、磨削;B、车削;C、高速镗削;D、高速细车。 60.( )适合于做结构和形状复杂的零件的毛坯。 A、铸件;B、锻件。

61.强度要求高的零件多采用( )毛坯。 A、铸件; B、锻件;C、型材;D、焊接件。

62.( )多用于毛坯精度要求较高的中小型零件。 A、热轧型材;B、冷拉型材。

63.各种常见的阶梯轴,如果各台阶直径相差不大,可直接选取( )。 A、锻件;B、圆棒料;C、方钢。

64.在零件加工的起始工序,一般都以( )定位。

A、粗基准;B、精基准。 1.( A )2.( B )3.( A )4.( C )5. ( C ) 6.( A )7.( C )8.( A ) 9.( A )10.( C )11.( C )12.( B )13.( A )14.( B ) 15.( C )16.( B)17.( B )

18.( A )19.( B )20.( C)21.( C )22.( D )23.( A )24.( A )25.( B )。 26.( B )27.( D)28.( C)29.( A )30.( D )31.(D)32.(A)33.(B)34.(C) 35.(A )36.(C)37.(B )38.(A) 39.(A )40.(B)41.(D) 42.(A)43.( A)44.( B)45.(C )46.(B )47.(B )48.(D) 49.(D)50.(A)51.(C)52. (A )。 53.(A)54.1)单件生产( A); 2)成批生产(B); 3)大批大量生产(C)55.(D)56.(B) 57.( B)(D)58.( B)59.( C )( D )60.(A )61.(B) 62.(A)63.(B)64.(A ) 65.(A);(B )66.(A )67.(B )68.( C )69.( A )70.(A) 71.( A );(B ) 72.(A)(B )73.(B)73. 1)(A); 2)(B );3)(C );4)(E ); 5)(D)。 74.(A)75. (D)

65.选择粗基准的主要要求是保证( );选择精基准的主要要求是保证( )。 A、各表面均有足够的加工余量;B、零件的加工精度。

66.在( )加工阶段,应采用功率大而精度一般的高效率设备。 A、粗;B、精。

67.作为( )的表面应在工艺过程一开始就进行加工。 A、粗基准;B、精基准。

68.从生产技术发展的要求来看,一般趋向于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来组织生产。试指出哪些条件下仍需按工序分散来安排生产( )。 A、重型零件加工时; B、加工质量要求不高时;

C、工件形状复杂,刚性差而技术要求高时; D、工件刚性大,毛坯质量好,加工余量小时; E、在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

69.目前,随着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发展,使( )成为现代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A、工序集中;B、工序分散。

70.对于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表面加工,在工序组合时,应尽量采用( ) 原则,易于保证加工精度。

A 、工序集中;B、工序分散

71.对于重型机械的大型零件,为减少工件装卸和运输的劳动量,工序应适当( );对于刚性差且精度高的零件加工,为保证加工质量,工序应适当( )。 A、集中;B、分散。

72.工序尺寸的公差一般采用( )分布,可按经济精度查表。毛坯尺寸的公差是( )分布,可按毛坯制造方法查表。

A、单向分布;B、双向分布;C、对称分布。

73.在成批生产时,通常用于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是( )。 A、分析计算法;B、查表修正法;C、经验估计法。

73.试指出完成下列各种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属于单件时间的哪个组成部分。 1)切除余量及切入、切出的时间( ); 2)装卸工件及测量的时间( );

3)磨刀、修整砂轮、调刀、擦机床、扫切屑、加油等时间( );

4)领用夹具并安装在机床上的时间( ); 5)喝水、工间操的时间( )。

A、基本时间;B、辅助时间;C、服务时间;D、休息时间;E、准备、终结时间。 74.在生产中批量愈大,准备与终结时间摊到每个工件上的时间就愈( )。 少;B、多;C、无关。

75.淬火钢7级精度外圆表面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 )

A、 粗车-半精车-精车 C、 粗车-半精车-粗磨 B、 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 D、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二)典型零件加工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精加工淬硬丝杠时,常采用( )。

A.精密螺纹车床车削螺纹 B.螺纹磨床磨削螺纹 C.旋风铣螺纹 D.普通车床车螺纹

2.大批量生产强度要求较高的形状复杂的轴,其毛坯一般选用( C )。 A.砂型铸造的毛坯 B.自由锻的毛坯 C.模锻的毛坯 D.轧制棒料

3.设n0、n分别为滚刀和工件的转数,z0、z分别为滚刀和工件的齿数,滚齿加工时,滚刀和被加工齿轮必须保持的啮合运动关系是( )。

A.n0/z0=n/z B.n/n0=z/z0 C.n/z0=z/n0 D.n0/n=z/z0

4.以齿坯内孔和端面为定位基准进行滚齿加工时,若夹具的定位心轴与机床工作台回转中心不重合,将影响被加工齿轮的( )。

A.运动精度 B.齿形精度 C.平稳性精度 D.接触精度

5.插齿加工时,插齿刀的什么运动能够切出整个齿宽? ( ) A.上下往复运动 B.径向进给运动 C.让刀运动 D.回转运动

6.采用镗模法加工箱体孔系,其加工精度主要取决于( )。 A.机床主轴回转精度 B.机床导轨的直线度 C.镗模的精度 D.机床导轨的平面度 7.珩齿加工与剃齿加工的主要区别是( )。

A.刀具不同 B.成形原理不同 C.所用齿坯形状不同 D.运动关系不同 8.在滚齿机上用齿轮滚刀加工齿轮的原理,相当于一对( )的啮合过程。 A.圆柱齿轮 B.圆柱螺旋齿轮 C.锥齿轮 D.螺旋锥齿轮 9.最常用的磨削液是( )。

A.透明水溶性磨削液 B.乳化液

C.油性磨削液 D.加防锈剂的水 10.在滚齿加工中,对传动链误差影响最大的是( )。

A.分度齿轮 B.差动齿轮 C.蜗杆 D.蜗轮 11.在滚齿加工中,滚齿机传动链的传动误差主要影响被加工齿轮的( )。 A.平稳性精度 B.齿形精度 C.运动精度 D.接触精度 12.精密测量应在( )下进行。

A.室温 B.恒温 C.低温 D.0℃ 13.采用镗模法加工箱体孔系时,孔系位置精度主要取决于( )。

A.主轴精度 B.导轨的直线度 C.镗模的精度 D.机床传动精度 14.珩齿加工的运动和所使用的机床与( )加工相同。

A.滚齿 B.剃齿 C.磨齿 D.刨齿 15.在磨削液中添加剂的作用是( )。

A.增加粘性 B.有化学活性 C.有香味 D.有颜色 16.珩齿加工与剃齿加工的主要区别是( )。

A.刀具不同 B.形成原理不同

C.所用齿坯形状不同 D.运动关系不同 17.下列孔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 )。

A.钻孔 B.车孔 C.镗孔 D.磨孔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1.渐开线圆柱齿轮齿形的无切削加工方法有( )。

A.珩齿 B.精密铸造 C.粉末冶金 D.冷轧 2.插齿的主要运动包括( )。

A.径向进给运动 B.切削运动 C.分齿展成运动 D.让刀运动 3.车床主轴深孔加工工序应安排在( )。

A.调质之后进行 B.调质之前进行 C.外圆粗车之前进行 D.外圆粗车之后进行 4.展成法加工圆柱齿轮齿形,有( )。

A.滚齿 B.拉齿 C.插齿 D.铣齿 5.旋风铣螺纹时,刀盘中心线与工件中心线应( )。

A.有一个偏心量 B.有一交错角度(即夹角) C.平行 D.同轴 6.采用成形法加工齿形有( BD )。

A.滚齿 B.拉齿 C.模数铣刀铣齿 D.剃齿 7.单件或小批加工箱体的孔系时,多采用( )。

A.镗模镗孔法 B.试切法 C.划线找正法 D.样板找正法

三)装配工艺基础1. (D) 2.(C) 3.(B) 4. (B) 5. (B) 6. (A) 7. (B) 8. (A)

9. (B)

10. (A) 11.(B)12.(D)13.(D )14.(A)15.(A)16.(A )17.(D )18.(B ) 19.(A)20.(A)

单项选择题

1.将装配尺寸链中组成环的公差放大到经济可行的程度,然后按要求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这种装配方法是( ) 。

A.完全互换法B.修配装配法C.调整装配法D.选择装配法

2.机械结构的装配工艺性是指机械结构能保证装配过程中是相互联结的零件不用或少用( )

A.机械加工B.修配C.修配和机械加工

3.所谓划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就是要求( )

A.机械加工车间能有独立的装配区间 B.机械结构能划分成独立的组件、部件等

4.在机械结构设计上,采用调整装配法代替修配法,可以使修配工作量从根本上( ) A.增加 B.减少

5.装配所要保证的装配精度或技术要求,是装配尺寸链的( B) A.组成环 B.封闭环

6.采用大数互换法装配时计算,装配尺寸链的公差公式是( A) A.统计公差公式 B.极值公差公式

7.采用完全互换法装配时计算,装配尺寸链的公差公式是( B ) A.统计公差公式B.极值公差公式

8.装配尺寸链的最短路线(环数最少)原则,即( A ) A.“一件一环” B.“单件自保”

9.由一个零件的精度来保证某项装配精度的情况,称为( ) A.“一件一环” B.“单件自保”

10.在绝大多数产品中,装配时各组成环不需挑选或改变其大小或位置,装配后即能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但少数产品有出现废品的可能性,这种装配方法称为( ) A.完全互换法 B.大数互换法

11.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是( B )。

A.精度要求最高的环 B.要保证的装配精度 C.尺寸最小的环 D.基本尺寸为零的环 12.组成机器的基本单元是(D )。

A.合件 B.部件 C.组件 D.零件 13.可动调整法是采用什么方法来保证装配精度的?( )

A.更换不同尺寸的调整件 B.将几个零件合并在一起看作一个组成环 C.修配一个零件的尺寸 D.改变调整件的位置 14.大批、大量生产的装配工艺方法大多是( A )。

A.按互换法装配 B.以合并加工修配为主 C.以修配法为主 D.以调整法为主 15.用完全互换法装配机器一般适用于( )的场合。

A.大批大量生产 B.高精度多环尺寸链 16.装配尺寸链的出现是由于装配精度与( )有关。 多个零件的精度

B.一个主要零件的精度 C.生产量 D.所用的装配工具

17.从减小装配时的修配工作量和机械加工考虑,选出右图中装配结构工艺好的结构。( )

18.采用大数互换法(或称部分互换法)装配时,零件所规定的公差比完全互换法所规定的公差( )。

A.小 B.大

C.相等 D.有时大、有时小 19.“选择装配法”装配适用于( )场合。

A.高精度少环尺寸链 B.低精度少环尺寸链 C.高精度多环尺寸链 D.低精度多环尺寸链 20.“固定调整法”是采用( )来保证装配精度的。

A.更换不同尺寸的调整件 B.改变调整件的位置 C.调整有关零件的相互位置 D.修配有关零件尺寸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1.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有( )。

A.互换法 B.修配法 C.调整法 D.配作法 2.制定装配装配工艺规程需要准备的原始资料有( )。

A.产品总装图 B.产品生产纲领 C.产品质量分析 D.现有生产条件

选择题答案

一)工艺规程设计 单项选择 1.( A )2.( B )3.( A )4.( C )5. ( C ) 6.( A )7.( C )8.( A ) 9.( A )10.( C )11.( C )12.( B )13.( A )14.( B ) 15.( C )16.( B)17.( B )

18.( A )19.( B )20.( C)21.( C )22.( D )23.( A )24.( A )25.( B )。 26.( B )27.( D)28.( C)29.( A )30.( D )31.(D)32.(A)33.(B)34.(C)

35.(A )36.(C)37.(B )38.(A) 39.(A )40.(B)41.(D) 42.(A)43.( A)44.( B)45.(C )46.(B )47.(B )48.(D) 49.(D)50.(A)51.(C)52. (A )。 53.(A)54.1)单件生产( A); 2)成批生产(B); 3)大批大量生产(C)55.(D)56.(B) 57.( B)(D)58.( B)59.( C )( D )60.(A )61.(B) 62.(A)63.(B)64.(A ) 65.(A);(B )66.(A )67.(B )68.( C )69.( A )70.(A) 71.( A );(B ) 72.(A)(B )73.(B)73. 1)(A); 2)(B );3)(C );4)(E ); 5)(D)。 74.(A)75. (D)

多项选择题

1.( AB ) 2.( BC )3.( ABCD )4.( BC )5.( ABC)6.( ABD )7.( ABCD )8.( CD )9.( ABCD ) 10.( ABCD )11.( ABCD )12.( ABCD )13.( ABD ) 14. ( BC )15.(C, D) 16.(B,D)17.(AC)18.(BCD)19.( ABC)20.(AC)21.( ABC )。 22.( ABCD )。23.( BD )24. (ABD) 25.(ABC )

二)典型零件加工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 B)2.( C )。3.(D )4.(C) 5.(B )6.(C)7.(A)。8.(B)9.(A)10.(A) 11.( B)12.(B )13.( C)14.(B)15.(B)16.(A)17. (A)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1.(BC ) 2.( ABD )3.( BD)4.( ACD)5.(BC )6.( BD)7.(BC)

三)装配工艺基础

单项选择题

1. (D) 2.(C) 3.(B) 4. (B) 5. (B) 6. (A) 7. (B) 8. (A) 9. (B) 10. (A) 11.(B)12.(D)13.(D )14.(A)15.(A)16.(A )17.(D )18.(B ) 19.(A)20.(A)

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1.( ABCD ) 2.( ABD) 。。。。。。。。。。。。。。。。。。。。。。。。。。。。。。。。。。。。。。。。。。。。。。。。。。。。。。。。。。。。。。。。。。。。。。。。。。。。。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在加工表面不变、切削刀具不变、切削用量(v和f)都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就是一个工步。(√) 2.生产纲领决定生产类型。(√)

3.单件小批生产往往按工序分散的原则组织生产。(χ) 4.大批量生产采用高效专用机床加工时,对操作工人的要求较高,而对调整工人的要求较低。

(χ)

5.在机械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中使用的基准叫粗基准。(χ) 6.粗基准尽量不要重复使用,否则会使加工效率很低。(χ)

7.加工工艺尺寸链中只有一个封闭环,而装配尺寸链中则不一定。(χ)

8.尺寸链中的封闭环的公差一定大于每个组成环的公差。(√) 9.建立尺寸链时,一定使尺寸链的组成环数最少,因为这样可以使封闭环的公差最大化。(χ) 10.零件的制造精度越高,则装配精度就越高。(χ)

11.装配精度要求越高,则零件的制造精度必须很高才能达到装配精度要求。(χ) 12.概率法解装配尺寸链的好处就是放大了零件的制造公差。(√) 13. 不完全互换法使用概率法解装配尺寸链,其好处就是放大了零件的制造公差,所以不论

何种情况,都应该优先考虑使用。(χ) 14. 采用完全互换法装配时,应该用极值公式计算各个组成零件的公差。 ( √ ) 15. 加工经济精度就是指加工时所选择的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最高精度等级。 (χ ) 16. 零件加工时,粗基准只能在第一道工序中使用。 ( χ ) 17. 加工时如果原始误差出现在误差敏感方向,则对工件的精度影响较大。 ( √ ) 18. 工件在机械加工中出现的热变形,主要是由切削热引起的。 ( √ ) 19.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装配那些装配精度要求高、组成环数又较多的机器结构时,常用分组

装配法。 ( χ ) 20. 生产批量越大,对设备调整工人的要求越低,而对操作工人的要求越高。 ( χ ) 21. 采用不完全互换法可以使零件获得较大的加工公差。 ( √ ) 22. 单件小批生产时,通常采用通用机床和通用工装,以工序集中的方式加工。(√) 23.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装配那些装配精度要求高、组成环数又较多的机器结构时,常用修配

法。(对)

24. 基准统一就是指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为统一的一个平面。(χ) 25. 粗基准指的就是零件表面粗糙度较高的表面。(χ) 26. 加工时,要尽量使影响加工精度的原始误差出现在误差非敏感方向。(√) 27. 精密零件加工时,要快速使机床达到热平衡,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加工效率。(χ) 28. 点图法可以更好的把变值系统误差从随机误差中分离出来。(√)

。。。。。。。。。。。。。。。。。。。。。。。。。。。。。。。。。。。。。。。。。。。。。。。。。。。。。。。。。。。。。。。。。。。。 答案:

1.(√);2.(√);3.(χ);4.(χ);5.(χ);6.(χ);7.(χ);8.(√);9.(χ);10.(χ);11.(χ);12.(√) 13.(χ);14.( √);15.(χ );16.( χ );17(√);18.(√);19。(χ);20.(χ )21.(√);22.(√);23(√);24.(χ);25.(χ);26.(√)27.(χ); 28.(√) 。。。。。。。。。。。。。。。。。。。。。。。。。。。。。。。。。。。。。。。。。。。。。。。。。。。。。。。。。。。。。。。。。。。。。。。。。。。。。。。

四、分析计算题

1、指出习图5-1所示的各零件在结构工艺性方面存

习图5-1 2、T形螺杆如图5-2所示。其工艺过程如下,请分出工序、安装、工位、工步及走刀。 ⑴ 在锯床上切断下料Φ35×125; ⑵ 在车床上夹一头车端面,打顶尖孔;

⑶ 用尾架后顶尖顶住工件后,车Φ30外圆及T20外圆(第一刀车至Φ24,第二刀车至Φ20),车螺纹,倒角;

⑷ 在车床上车Φ18外圆及端面;

⑸ 在卧式铣床上用两把铣刀同时铣Φ18圆柱上的宽15的两个平面,将工件回转90°(利用转台),铣另两个面,这样作出四方头。

图5-2

3、如图5-3所示套筒零件,加工表面A时要求保证尺寸10+0.10mm,若在铣床上采用静调整法加工时以左端端面定位,试标注此工序的工序尺寸。

图5-3 图5-4

4、如图5-4所示定位套零件,在大批量生产时制定该零件的工艺过程是:先以工件的右端端面及外圆定位加工左端端面、外圆及凸肩,保持尺寸5±0.05mm及将来车右端端面时的加工余量1.5mm ,然后再以已加工好的左端端面及外圆定位加工右端端面、外圆、凸肩及内孔,保持尺寸60-0.25 mm 。试标注这两道工序的工序尺寸。

5、如图5-5所示为一锻造或铸造的轴套,通常是孔的加工余量较大,外圆的加工余量较小,试选择粗、精基准。

图5-5

6、磨削一表面淬火后的外圆面,磨后尺寸要求为

。为了保证磨后工件表面淬硬

层的厚度,要求磨削的单边余量为0.3±0.05,若不考虑淬火时工件的变形,求淬火前精车的直径工序尺寸。

7、图5-6所示a)为一轴套零件,尺寸

已加工好,b)、c)、d)为

钻孔加工时三种定位方案的简图。试计算三种定位方案的工序尺寸A1、A2和 A3。

图5-6

7、 现生产直径为φ32?0.013,长度为200mm的光轴、毛坯为热轧棒料,经过粗车、精车、

淬火、粗磨、精磨后达到图纸要求,现给出各工序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公差如下表,毛坯的尺寸公差为±1.5mm。试计算各工序尺寸及偏差。

8题表 工序名称 粗 车 精 车 粗 磨 精 磨

9、采用调整法铣削如图5-7所示小轴上的槽面(宽度36 0),计算以大端端面B为定位基准时铣槽的工序尺寸及偏差。

?0.5 0加工余量(mm) 3.00 1.10 0.40 0.10 工序尺寸公差(mm) 0.210 0.052 0.033 0.013 题5-7图 题5-8图 10、图5-8所示零件,已知M、N面及Φ14H8孔已加工,试求加工K面时便于测量的测量尺寸。

11、图5-9为车床主轴剖视图,其外圆和键槽的加工过程如下:半精加工外圆至φ82.4?0.1; 铣键槽保证尺寸A、B;热处理;磨外圆至φ82?0.023,同时间接保证键槽深度φ76.8 0,求工序尺寸A。

0?0.4 0 题5-9图 题5-10图

12、图5-10所示,除φ25H7孔外,其它各面均已加工,试求以A面定位加工φ25H7孔时的工序尺寸。

13、如图5-11所示零件加工时,图样要求保证尺寸6±0.1mm,但这一尺寸不便于测量,只好通过度量L来间接保证。试求工序尺寸L,及其上下偏差。

题5-11 图 14、某机床厂年产CA6140车床2000台,已知机床主轴的备品率为14%,机械加工废品率为4%,试计算机床主轴的年生产纲领并说明属于何种生产类型?工艺过程有何特点?若一年工作日为282天,试计算每月(按26天计算)的生产批量。

15、试分析图5-12所示零件有哪些结构工艺性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改进意见。

图5-12

16、图5-13为车床主轴箱体的一个视图,图中I孔为主轴孔,是重要孔,加工时希望加工余量均匀。试选择加工主轴孔的粗、精基准。

图5-13

17、试分别选择图5-14所示各图的粗、精基准(其中图(a)为齿轮零件简图,毛坯为模锻件;图(b)为液压缸体零件简图,毛坯为铸件;图(c)为飞轮,毛坯为铸件)。

图5-14

18、图5-15所示箱体零件,有两种工艺,安排如下:

(1)在加工中心上加工:粗、精铣底面;粗、精铣顶面;粗镗、半精镗、精镗Φ80H7孔和Φ60H7孔;粗、精铣两端面。

(2)在流水线上加工:粗刨、半精刨底面,留精刨余量;粗铣、精铣两端面;粗镗、半精镗Φ80H7孔和Φ60H7孔,留精镗余量;粗刨、半精刨、精刨顶面;精镗Φ80H7孔和Φ60H7孔;精刨底面。

试分别分析上述两种工艺安排有无问题,若有问题请提出改进意见。

图5-15

19、欲在某工件上加工?72.50镗?71.80?0.046?0.03mm孔,其材料为45钢,加工工序为:扩孔;粗镗孔;半精

?0.03?0.3?72.5?6800镗、精镗孔;精磨孔。已知各工序尺寸及公差如下:精磨mm;粗镗mm;精

mm;扩孔?640?0.046mm;半精镗?70.50?0.19mm;模锻孔?59?2mm。试计算各工序加

?1工余量及余量公差。

20、题图5—16所示零件,轴颈φ106.6-0.015 mm上要渗碳淬火。要求零件磨削后保留渗碳层深度为0.9一1.1 mm。其工艺过程如下:

(1)车外圆至φ106.6-0.03mm; (2)渗碳淬火,渗碳深度为z1; (3)磨外圆至φ106.6-0.015 mm。 试确定渗碳工序渗碳深度z1。

00

0

题图5—16

21、题图5—17(a)所示零件,通过图(b)至图(h)所示的七道工序加工达到设计要求,即

图(b)粗车大端面并镗孔保证尺寸A1、A2; 图(c)粗车小端面及外圆和轴肩保证尺寸A3、A4; 图(d)精车大端面并精镗孔保证尺寸A5、A6; 图(c)精车小端面及外圆和轴肩保证尺寸A7、A8; 图({}钻孑L保证尺寸A9; 图(g)磨内孔保证尺寸A10; 图(h)磨外圆和轴肩保证尺寸A11。

用工艺尺寸图表追踪法对工序尺寸和余量进行综合解算。

题图5—17 ?0.0250?0.1522、在图5-18所示工件中,L1?70?0.050mm, L2?60?0.025mm,L3?200mm,L3不便直接测量,试重新给出测量尺寸,并标注该测量尺寸的公差。

图5-18 题34图示

?0.323、图5-19为某零件的一个视图,图中槽深为50mm,该尺寸不便直接测量,为检验槽深是否合格,可直接测量哪些尺寸? 试标出它们的尺寸及公差。

图5-19 题35图示

24、某齿轮零件,其轴向设计尺寸如图5-20所示,试根据下述工艺方案标注各工序尺寸的公差:

(1)车端面1和端面4;

(2)以端面1为轴向定位基准车端面3;直接测量端面4和端面3之间的距离; (3)以端面4为轴向定位基准车端面2,直接测量端面1和端面2之间的距离(提示:属公差分配问题)。

图5-20

?0.036?TH?30H?0.015025、图5-21所示小轴的部分工艺过程为:车外圆至mm,铣键槽深度为,热

?0.036处理,磨外圆?30?0.015mm。设磨后外圆与车后外圆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5mm,求保证键槽?02?THH400深度为mm的铣槽深度。

图5-21

00?20.6?20?0.04?0.02mm。试26、一批小轴其部分工艺过程为:车外圆至mm,渗碳淬火,磨外圆计算保证淬火层深度为0.7—1.0mm的渗碳工序渗入深度入t。

27、图5-22(a)所示为某零件轴向设计尺寸简图,其部分工序如图(b),(c),(d)所示。试校核工序图上所标注工序尺寸及公差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应如何改正?

图5-22

28、大批量生产某轴,已知材料为20CrMnTi,轴全长234mm,最大直径?74mm,试为该轴

?45k6mm段外圆表面选择加工方案。该表面长度为34mm,需渗碳淬火(表面硬度58—64HRC),表面粗糙度Ra要求为0.8?m,轴心线与相邻?60mm外圆表面端面的垂直度

公差要求为0.02mm。

29、成批生产某箱体,已知其材料为HT300,箱体的外形尺寸(长×宽×高)为:690mm×520mm×355mm,试为该箱体前壁 ?160K6mm通孔选择加工方案。该孔长度为95mm,表面粗糙度Ra要求为0.4?m,圆度公差要求为0.006mm。

30、加工图5-69所示零件,其粗、精基准应如何选择(标有符号的为加工面,其余为

非加工面)?图a、b、c所示零件要求内外圆同轴,端面与孔轴线垂直,非加工面与加工面间尽可能保持壁厚均匀;图d所示零件毛坯孔已铸出,要求孔加工余量尽可能均匀。 31、图5-70所示尺寸链中(图中Ao、Bo、Co、Do是封闭环),那些组成环是增环?那些组成环是减环?

32、图5-71a为一轴套零件图,图5-71b为车削工序简图,图5-71c给出了钻孔工序三种不

同定位方案的工序简图,要求保证图图5-71a所规定的位置尺寸(10?0.1)mm的要求。试分别计算工序尺寸A1、A2与A3的尺寸及公差。为表达清洗期间,图中只标出了与计算工序尺寸A1、A2、A3有关的轴向尺寸。

33、图5-72为齿轮轴截面图,要求保证轴径尺寸

?28?0.024?0.008mm和键槽深t=

?0.1640mm。其工

?280?0.10mm;2)铣键槽槽深至尺寸H;3)热处理;4)磨外圆至尺艺过程为;1)车外圆至

0.024?28??0.008mm寸

。试求工序尺寸H及其极限偏差。

34、加工图5-73a所示零件有关端面,要求保证轴向尺寸

0500?0.1mm,25?0.3mm和

?0.450mm。

图5-73b,c是加工上述有关端面的工序草图,试求工序尺寸A1、A2、A3及其极限偏差。

35、图5-74是终磨十字轴端面的工序草图。图a是磨端面A工位,它以O1O1轴外圆面靠在平面支承上,限制自由度z、以O2O2轴外圆支承在长V形块上限制自由度x、x、y、y,要求保证工序尺寸C。图b是磨端面B工位,要求保证图示工序尺寸。已知轴径

?24.980?0.02mm,试求工序尺寸C及其极限偏差。 d=

36.现生产直径为φ32?0.013,长度为200mm的光轴、毛坯为热轧棒料,经过粗车、精车、淬火、粗磨、精磨后达到图纸要求,现给出各工序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公差如下表,毛坯的尺寸公差为±1.5mm。试计算各工序尺寸及偏差。

11题表 工序名称 粗 车 精 车 粗 磨 精 磨 加工余量(mm) 3.00 1.10 0.40 0.10 工序尺寸公差(mm) 0.210 0.052 0.033 0.013 0

37. 采用调整法铣削如图所示小轴上的槽面(宽度36 0),计算以大端端面B为定位基准时铣槽的工序尺寸及偏差。

38. 右图所示零件,已知M、N面及Φ14H8孔已加工,试求加工K面时便于测量的测量尺寸。

?0.5 题37图 题38图 39. 右图为车床主轴剖视图,其外圆和键槽的加工过程如下:半精加工外圆至φ82.4?0.1; 铣键槽保证尺寸A、B;热处理;磨外圆至φ82?0.023,同时间接保证键槽深度φ76.8 0,

0?0.4 0求工序尺寸A。

40. 右图所示,除φ25H7孔外,其它各面均已加工,试求以A面定位加工φ25H7孔时的工序尺寸。

41. 如图所示零件加工时,图样要求保证尺寸6±0.1mm,但这一尺寸不便于测量,只好通过度量L来间接保证。试求工序尺寸L,及其上下偏差。

题39图 题41图

(二)装配工艺

1.画出图5-23所示3个装配图的装配尺寸链。

题40图 图5-23

2.一装配尺寸链如图5-24所示,按等公差分配,分别用极值法和概率法求算各组成环公差并确定上下偏差。

图5-24 图5-25

3.如图5-25所示,在车床溜板与床身装配前有关组成零件的尺寸分别为:

,试计算装配后,溜板压板与床身下平面之间的间隙

,。如要

求间隙为0.02~0.04,应采用什么办法?作设计计算。 4.图5-26所示,车床装配时,已知主轴箱中心高尺寸

,垫板厚度

,尾架体中心高尺寸

⑴用上述三种部件装配一批车床时,用极值法计算该车床主轴中心线与尾架中心线间距分散范围。

⑵如要求尾架中心线比主轴中心线高0.02~0.05,采用修刮垫板的方法,并要求最小修刮量有0.05,垫板修刮前的制造公差仍为+0.2,其公称尺寸应为多少?

⑶某一台产品,实测A1=200.05,A2=150.04,要达到上述两中心高间距0.02~0.05,垫板应刮研到什么尺寸?

图5-26

5.图5-27所示的双联转子泵,装配要求冷态下轴向装配间隙A0为0.05~0.15mm。图中

。通过计算分析确定能否用完全互换法装配来满

,试确定修配

足装配要求;若采用修配法装配,选取A4为修配环,环的尺寸及上下偏差,并计算可能出现的最大修配量。

图5-27

6.用调整法大批量生产床头箱如(如图5-28)。镗主轴孔时平面A、B已加工完毕,且以平面A定位。如欲保证设计尺寸205?0.1mm,试确定工序尺寸H。

图5-28 图5-29

7.如图5-29所示工件成批生产时用端面B定位加工表面A(调整法),以保证尺寸

?0.02100mm,试标注铣削表面A时的工序尺寸及上、下偏差。

8.如图5-30所示零件镗孔工序在A、B、C面加工后进行,并以A面定位。设计尺寸为100?0.15mm,但加工时刀具按定位基准A调整。试计算工序尺寸I0及上偏差。

图5-30 图5-31

设计要求。试换算该测量尺寸。

9.如图5-31所示零件在车床上加工阶梯阶孔时,尺寸不便测量,而需要测量尺寸x来保证

0?0.15?0.02510.如图5-32所示工件A1?70?0.05mm,A2?60?0.025mm,A3?200mm,当外各部分

加工完毕加工内孔时,A3尺寸不便测量,试给出新的测量尺寸及上、下偏差。

图5-32

011.现有一轴、孔配合,配合间隙要求为0.04—0.26mm,已知轴的尺寸为?50?0.10mm,孔的

?0.20?500尺寸为mm。若用完全互换法进行装配,能否保证装配精度要求? 用大数互换法装配

能否保证装配精度要求?

0?0.20?80?80?0.10012.设有一轴、孔配合,若轴的尺寸为mm,孔的尺寸为mm,试用完全互换法

和大数互换法装配,分别计算其封闭环公称尺寸、公差和分布位置。

13.在CA6140车床尾座套简装配图中,各组成环零件的尺寸如图5-33所示,若分别按完全互换法和大数互换法装配,试分别计算装配后螺母在顶尖套筒内的端面圆跳动量。

图5-33

14.现有一活塞部件,其各组成零件有关尺寸如图5-34所示,试分别按极值公差公式和统计公差公式计算活塞行程的极限尺寸。

图5-34

15.减速机中某轴上零件的尺寸为Al=40mm,A2=36mm,A3=4mm,要求装配后齿轮轴向间隙

0.25A0?0??0.10mm,结构如图5-35所示。试用极值法和统计法分别确定Al,A2,A3的公差及其分布位置。

图5-35

?0.41A?00?0.05mm。16.如图5-36所示轴类部件,为保证弹性挡圈顺利装入,要求保持轴向间隙

已知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A1=32.5mm,A2=35mm,A3=2.5mm。试用极值法和统计法分别确定各

组成零件的上下偏差。

图5-36

17.图5—38为某齿轮箱部件简图,装配间隙为A0,试按最短环原则画出影响A0的尺寸链图,并确定增、减环。

题图5—38 某变速箱装配

18.题图5—39为传动部件简图,试用等精度法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与偏差。

题图5—39 某传动部件装配简图

19.由于轴孔配合,若轴径尺寸为

?800?0.10mm,孔径尺寸为

?0.20?800mm,设轴径与孔径的

尺寸均按正态分布,且尺寸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重合,试用完全互换法和统计互换法分别计算轴孔配合间隙尺寸及其极偏差。

20.图5-77所示减速器某轴结构的尺寸分别为:A1=40mm、A2=36mm、A3=4mm;要求装配后齿轮端部间隙A0保持在0.10~0.25mm范围内,如选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确定A1、A2、A3的极限偏差。

21.图5-78所示为车床横刀架座后压板与床身导轨的装配图,为保证横刀架座在床身导轨上灵活移动,压板与床身下导轨面间间隙须保持在0.1~0.3mm范围内,如选用修配法装配,试确定图示修配环A与其它有关尺寸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

22.图5-79所示传动装置,要求轴承端面与端盖之间留有A0=0.3~0.5mm的间隙。已知:A1=件),

420?0.25mm(标准件),A2=

01580?0.08mm,A3?40?0.25mm(标准

?0.045?0.09?0.05A4?230mm,A5?2500mm,A6?380,B?5mm。如采用固定调整法装配,

试确定固定调整环B的分组数和分组尺寸。

23. 图示水泵的一个部件,其支架一端面与汽缸一端面的尺寸A1?500?0.62mm,

?0.062汽缸内孔长A2?310mm,活塞A3?190?0.52mm,螺母内台阶的深度?0.43A4?110mm,支架外台阶A5?400?0.62mm,试求活塞行程的极限偏差A?max和

A?min,并计算活塞行程长度的公差TA?,技术条件要求TA?不大于3mm。

解:首先建立装配尺寸链,并绘制出尺寸链图,如下。

1.)极值法

计算结果

A?15.19mm?max A?12.38mm?min校核TA?=A?max?A?min=2.81< 3 mm,符合要求。

2)概率法

解题过程如下:

。。。。。。。。。。。。。。。。。。。。。。。。。。。。。。。。。。。。。。。。。。。。。。。。。。。。。。。。。。。。。。。。。。。。。。。。。。。。。。。。。。。。。。。。。。。。。。。。。。。。。。。。。。。。。。。。。。。。。。。。。。。。。。。。。。。。。。。。。。。。。。。。。。。。。。。。。。。。。。

五、简答题

(一)机械加工工艺

1.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工艺卡和工序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简述它们的应用场合。 3.简述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步骤和内容。 4.什么是某种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 5.如何选择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6.什么是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各有什么特点?

7.如何把零件的加工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和精加工阶段,为什么要这样划分?

8.确定工序加工余量应考虑哪些因素?什么是加工余量?工序间余量和总余量?引起余量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9.工艺尺寸是怎样产生的,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进行工艺尺寸的换算,在工艺尺寸链中,封闭环是如何确定的?

10.工艺规程在生产中的作用? 拟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和步骤有哪些? 11.什么是工序、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12.何谓基准?基准分哪几种?各种基准之间有何关系?

13.何谓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14.何谓粗基准?选择是原则是什么?何谓精基准?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15.工艺过程为什么要划分加工阶段? 16.加工工序顺序的安排应遵循哪些原则?

17.何谓劳动生产率? 时间定额?生产成本?工艺成本? 18.何谓工艺尺寸链?是否公差大的环就是封闭环?

19.在工艺尺寸链中,加工余量是否一定为封闭环?什么时候是? 20.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的含义是什么? 两者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21.生产类型分为哪几类?零件的生产纲领与哪些因素有关

22. 工艺尺寸链有哪些类型?在机械加工工艺尺寸链中,组成环和封闭环各有什么特点? 23. 制订工艺规程时,为什么要划分加工阶段?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划分或不严格划分加工阶段?

24. 何谓“工序集中”、“工序分散”?什么情况下采用“工艺集中”?影响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5. 毛坯的选择与机械加工有何关系?试说明选择不同的毛坯种类以及毛坯精度对零件的加工工艺、加工质量及生产率有何影响?

26. 加工余量如何确定?影响工序间加工余量的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考虑这些因素。

27. 试述机械加工过程中安排热处理工序的目的及安排顺序。 28. 说明缩短工时定额、提高生产率的常用措施。

29. 什么叫经济加工精度?它与机械加工艺规程制订有什么关系? 30. 以加工表面本身为定位基准有什么作用?试举出三个生产中的实例。 31. “当基准统一时即无基准不重合误差”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32. 成组技术的实质是什么?进行成组加工,要做哪些生产准备工作?

33. 什么叫生产成本与工艺成本?两者有何不同?如何进行不同工艺方案的比较? 34. 保证装配精度有哪几方法?各适合于什么场合?轴孔配合为什么不采用修配法?

35. 何谓装配单元?为什么要使机械划分成许多独立的装配单元? 36. 数控加工工艺有何特点?

37. CAPP系统从原始上讲有哪几种类型? 38. 不同的生产类型各有什么工艺特点? 39. 安排表面加工顺序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40.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有哪些?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哪些? 41.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措施有哪些? 42. 单件时间定额如何计算?

43.在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选择各工序所用设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4.工序时间定额由哪些部分组成?

45. 提高机械加工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有哪些?

46. 轴类零件加工中常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这符合什么原则?为什么有时在加工中要安排修磨中心孔工序?

47. 箱体类零件的孔系加工中,常采用哪些方法来保证各加工孔的位置精度? 48. 如何提高箱体类零件加工中的劳动生产率?

49. 在套类零件的加工中,如何保证各相关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50.何谓加工经济精度?选择加工方法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051. 在大批量生产条件下,加工一批直径为?25?0.008mm,长度为58mm的光轴,其表面粗糙度Ra< 0.16μm,材料为45钢,试安排其加工路线。 52.何谓毛坯余量?何谓工序余量?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有哪些? 53.试述机械加工过程中安排热处理工序的目的及其安排顺序。 54.加工轴类零件时,常以什么作为统一的精基准,为什么?

55.安排箱体类零件的工艺时,为什么一般要依据“先面后孔”的原则? 56.拟定零件的工艺过程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57.举例说明切削加工对零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

58.为什么制定工艺规程时要“基准先行”?精基准要素确定后,如何安排主要表面和次要表面的加工?

59.试分析下列加工时的定位基准:

(1)浮动铰刀铰孔; (2)浮动镗刀精镗孔; (3)珩磨孔; (4)攻螺纹; (5)无心磨削外圆;

(6)磨削床导轨面; (7)珩磨连杆大头孔; (8)箱体零件攻螺纹; (9)拉孔。 60. 右图所示一精度要求不高的小轴零件,其加工内容为:

切一端面、打中心孔、切另一端面、打中心孔、车大外圆、大外圆倒角、车小外圆、小外圆倒角、铣键槽、去毛刺

现在根据生产批量不同,其加工过程安排如下:

单件小批生产 大批大量生产

请分析:①那一种方案工序更加集中,这样安排有那些优点和缺

点?②对“车大、小外圆及倒角”这些加工内容,和“单件小批生产”的工序划分相比,为何在“大批大量生产”时被分为2道工序?③指出在大批大量生产时,第3道工序至少应该分为几个工步,为什么?④请在上面的两个表格中指出,那道工序有两次或多次安装?那道工序有两个或多个工位?

61 . 下图所示各零件上有不同的尺寸和不同位置的各种孔,试根据这些孔的尺寸公差等级、表面粗糙度以及零件的类型、数量和孔所在的位置,选择这些孔的加工方法和使用机床,并填写在表中。

图19 各种零件上的孔 题61 表 选择孔的加工方法和所用机床

孔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孔名 穿螺钉孔 法兰中心孔 轴孔 螺纹底孔 轴承孔 穿螺钉孔 轴向油孔 径向油孔 径向油孔 轴孔 阶梯轴 5 箱体 10 零件 法兰盘 件数 100 尺寸和公差 φ9H12 φ40H10 φ20H7 φ6.7H12 φ85H7 φ12H12 φ4H13 φ4H13 φ5H13 φ30H7 Ra/μm 12.5 3.2 1.6 12.5 1.6 12.5 12.5 12.5 12.5 1.6 机床 加工方法 轴套 100 63.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则有那些? 64.拟定工艺路线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那些?

65.举例说明什么叫定位时的“基准重合”?举例说明为什么选择定位基面时尽量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66.举例说明什么叫“基准统一”?这样选择定位基准有什么好处? 67.举例说明为什么在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 68.选择零件表面加工方法时,要考虑哪几方面的问题?

69.制订工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过程时,划分加工阶段的好处有那些? 70. 什么是工艺尺寸链,工艺尺寸链的特征是什么? 71. 如何确定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增环和减环?

(二)装配工艺

1.何谓零件、组件和部件,何谓机器的总装配? 2.何谓装配精度?包括哪些内容?

4.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5.装配工艺尺寸链是如何构成的?其中封闭环和组成环的确定有什么原则?

6说明装配尺寸链中的组成环、封闭环、协调环、补偿环和公共环的含义,各有何特点? 7.有一轴,孔配合,配合间隙为+0.04-+0.26mm,已知轴的尺寸为50-0.1 mm,孔的尺寸为50+0.02mm,用完全互换法进行装配,能否保证装配精度? 用大数互换法, 能否保证精度? 8.什么叫装配单元,为什么要把机器分成许多独立的装配单元,什么叫装配单元的基准零件?

9.影响装配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0.简述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内容和步骤。

11.完全互换法、不完全互换法、分组互换法、修配装配法、调整装配法各有什么特点,各应用于什么场合?

12.在机器装配过程中,什么是套装、组装、部装和总装?套装和组装的区别是什么? 13.机器的装配精度包含哪些内容? 14.建立装配尺寸链的原则是什么?

15.装配精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装配精度与零件的加工精度有何区别?它们之间又有何关系?试举例说明。

16.机械结构的装配工艺性包括哪些主要内容?试举例说明。

17.何为装配单元?为什么要把机器划分成许多独立装配单元?

18. 采用修配法获得装配精度时,如何选取修配环?当修配环越修封闭环越大或者越小时,计算修配环尺寸的方法有何不同?

19.一部机器的装配单元一般分为几级?划分装配单元有什么好处? 20.建立装配尺寸链时,为何要遵循“环数最少”原则?

21.解装配尺寸链时,何时用极值法?何时用概率法?两者有何区别? 22.何谓装配精度?他与零件精度有何关系?试举例说明?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