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角色扮演就是认知并理解自己所处的角色地位,并按照他人和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和要求进
行行为。 米德认为人格和自我意识是人们在角色扮演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主我是行动的自我或主体的自我,它给予人格以动力性和独特性。客我是客体的自我或者说是社会的自我,是认知并内化了社会的角色期待和要求的自我。主我和客我之间的矛盾运动共同构成了一个出现在社会现实中的“自我”。
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完美原则 4、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信任与不信任 婴儿时期,0-1岁;自主与羞怯、怀疑 幼儿时期,2-3岁;主动与内疚 学前时期,4-5岁;勤奋与自卑感 学龄时期,6-11岁;认同与角色混淆 青少年时期 亲密与孤独感 青年期或成年早期;关注后代与自我 中年期或成年期;完善与绝望 成熟期与老年期
5、生命历程理论。生命历程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很多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比如说出生、入学、就业、结婚、生育、退休等,这些生命事件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就构成了人的生命的历程。
6、道德发展论: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阶段:前习惯阶段:基于感觉、追求快乐、避免痛苦;习惯阶段:使用规范和规则决定对与错;后习惯阶段:将道德归因于抽象原则 二、社会化的机构
1、家庭:家庭是社会化的起点。
2、学校: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系统传授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
3、同龄群体
4、工作单位:进入工作单位,也就意味着人真正进入了社会。它使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中所完成的社会化的内容得以检验,并在此基础上继续社会化。
5、大众传播媒体。
三、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
1代沟2、独生子女问题3、留守儿童问题4、罪犯家庭子女问题5、虚拟社会化
第三章 社会角色
第一节 社会角色概述
一、社会角色的理论:1、米德2、莫雷诺3、戈夫曼
二、社会角色的概念:与人们的某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三、角色集1、多种角色在某一个人身上的集合。
2、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
四、社会角色的分类: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2、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3、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4、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5、正式角色与非正式角色
第二节 角色的扮演
一、 角色的扮演
1、角色的确定:社会对角色的确定:提出期望,明确其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等。
个人确定自己的角色:先赋或自致;角色认知、内化。
2、角色的表现
3、角色的扮演过程:(1)角色模仿阶段(2)准角色扮演阶段(3)进入角色阶段 印象整饰:有意识地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结果。
5
二、角色距离
角色学习的特点
影响实践角色的主客观因素:1、角色环境2、工作能力3、个人性格4、个人利益等。
第三节 角色失调与调适
一、 角色不当。
二、角色冲突: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矛盾、抵触和对立的现象。
1、角色间冲突: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 产生原因:通常是由于不同角色之间在角色
利益上的对立、角色期望上的差别以及角色承担者没有按照角色规范的要求来进行行为等原因引起的。
2、角色内冲突:由于多种角色集于一个人身上,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产生原因: (1)一个人承担的多种角色同时对他提出了角色要求,而他在时间和精力上难以进行分配而无法同时满足多种角色要求和期待。
(2)一个人所承担的几种角色,其行为的规范互不相容。 (3)单一角色内部有时候也会发生冲突。 三、角色中断:失去角色地位或角色资格:预料中、预料外;角色相关者的离去或退出;角色的强制
性剥夺;角色依恋
四、角色崩溃。没有扮演好角色并导致了比较严重的负面后果
第四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涵义及理论
一、 社会互动的涵义:
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二、 社会互动的理论
1、符号互动论:符号,是有意义的东西。其形式多样,可以为语言、文字、表情、动作、个人空间、体态语言、场景等。基本观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需要借助一定符号或者说通过符号来表达各自的意向,符号是互动的中介。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在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反应之前,通常有一个“情境定义”的过程:考察和审视其所处的情境,对他人行为的意义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做出有意义的行为回应。要研究人们的互动就要去研究“符号”,也就是人们所赋予行为的意义。
6
? 非语言符号:身体语言、个人空间距离(亲密距离(约45厘米以内)个人距离(约45-122厘米)社会距离(约122-365厘米)公众距离(365厘米以上)。)空间距离的意义与作用: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空间范围圈内,从而构成了他的领地。每个人的领地大小不一。我们每个人都应尊重别人的领域或空间,侵犯他人的领域或空间,若不受欢迎,必然既影响互动行为,影响交流效果。
2、戏剧理论:“戏剧理论”,又称为表演互动论。它因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看成是一种类似于舞台演出的“社会演出”而得名。表演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表演框架、印象管理两部分)
3、社会交换论(霍曼斯、布劳、埃默森)
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主要理论根源是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与经济学中的功利主义。该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个人之间发生交换的心理动机和利益计算。该理论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人们付出行为要么是为了获得报酬,要么是为了逃避惩罚,并且人们是按照尽量缩小代价而尽量提高收益的方式来做出行为。 社会互动中的交换可以是物的交换,也可以是非物质的交换。上市理论中的酬赏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其中最有价值的 是他人的服从即控制他人的权利。
三、社会互动的维度
1、向度: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的关系的性质。 包括:(1)情感关系(2)利益关系(3)地位关系
2、深度:深度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性的大小。 3、广度:广度反映社会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
4、频度: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频率,表明互动双方交往次数的多少。 5、强度: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基本行为方式
一、合作: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条件:共同的目标、达成共识、相互配合、相互信任
二 暗示: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接受到的某种信息迅速无批判地加以接受,并以此作出行为反应
的过程。暗示效果:受暗示者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暗示者的权力、威望和人格力量暗示的程度和质量反暗示
三 模仿:有意无意地对某种刺激作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类型:自发的模仿和自觉的模仿
功能:塔德——模仿是社会进步的根源
四 强制:互动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意志行事 五、 顺应与顺从
六、 集群行为:特点:(1)自发性(2)无组织性(3)情绪性(4)暂时性。
七、感染: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个体对某种心理状态的无意识、不自主的屈从
类型:个体间的感染、文艺作品的感染、大型开放人群中的感染
第三节、社会互动的情景与过程
一、社会互动的情境:(一)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二)工作情境、社交情境、熟悉情境(三)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关系
二、社会互动的过程: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斯于20世纪40至50年代提出了一种小群体研究方法——互动过程分析。互动过程可以分为下列阶段: 1、定向阶段,主要解决情境辨识的问题。 2、评价阶段,主要解决态度确定问题。3、控制阶段,主要解决行为选择问题。
第四节、 集体行为
一、定义:多数人自发参与的而且通常是短暂的无组织行为
二、特征:1.自发性。集体行为不是有计划有领导的组织行为,而是一种事先无明确意识所采取的无组织、无计划的行为。
2.突发性和短暂性。集体行为的产生一般难以预见,常常是突然而至的,是由于人们受某一因素的刺激之后,产生共同的心理反映,进而在情绪上相互感染,从而引发出类似的共同行为。
3.匿名性与情绪性。在集体行为中,个人基本处于“匿名”状态,责任分散和模糊,尽管人人有份,
7
但任何一个或几个成员都不需要为一个集体行为承担责任,自我约束力大大下降。正是因为“匿名”的特点,集体行为中的个人,情绪容易失控,较少理智,容易产生强烈的感情冲动,情绪热烈奔放与肆意发泄。
4.非结构性与去个性化。集体行为的参与者没有固定的联系,他们主要靠情绪或共同关心的事物的态度连接,缺乏持久的联系纽带,表现出无结构性。去个性化也是集体行为的一个基本特征。在集体行为中,由于受到集体心理的影响和支配,自我意识明显下降,参与者的原有个性特征完全屈从于或埋没于集体之中,成为“去个性化”的个体。 三 群体行为的理论
一、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
1. 结构性压抑:任何使人感到压抑的社会状态。压抑的结构性:相当一部分人;制度、政策等导致;
产生原因:“相对剥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谓的“相对剥夺”指的是一种社会心态或社会心理,即人们认为自己没有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即使一个特定群体成员的生活质量或社会地位事实上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如果在和其他群体的对比之中处于弱势或劣势,那么他们也会产生被剥夺的意识,也会产生社会仇恨。
绝对剥夺感:意识到他人/群体具有某种资源、意识到自己不具有某种资源 、期望拥有某种资源、
期望是合理的
相对剥夺感:意识到自己只有某种有限的资源 、意识到他人/群体拥有更多的资源 、期望拥有更
多的某种资源、期望是合理的
具体表现:利益受损,合法权益得不到实现或保障。
2.结构性助长:有利于集群行为产生的社会条件和物质环境 3.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对导致压抑的社会状态及其原因达成共识、在现有的社会状态下已经没有改变压抑的可能、小事无人管
4.诱发因素:突发性事件 —— 导火索。事件的发生使得之前和怀疑和不安得到了肯定,从而坚信集群的合理性、正当性和必要性。
5.行为动员:积极分子鼓励、号召人们联合起来通过集群行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6.社会控制能力:运用社会规范或专门的控制机构实施控制的能力。控制能力与集群行为的产生成正比。
二、模仿理论:人们在面临一些突发性事件时,往往会失去理智,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不知道如何
处理和应对,而只能模仿他人,采取和他人相一致的行为,从而导致集群行为的产生。 三、黎朋(勒朋) 的感染理论:集群行为是聚合在一起的人们情绪相互感染的结果
“无论聚合在一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无论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职业、他们的性格或他们的智力是否接近,他们聚合在一起的事实会使得他们具有一种集体心理,使他们以一种与他们各自独处时完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思考和行动。集群的结果使得人们有意识的人格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通过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使人们的心理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并把这种共同的心理通过共同的行为来表达。 ” 四、匿名理论:人们之所以在集群行为中往往会表现出他在平时的熟人环境中不可能表现的行为,原
因在于他处在匿名状态中。这种匿名的状态一来使得他失去了熟人环境中应有规范的约束,二来也正因为无人认识或者在集群的混乱状态中往往可以逃避承担行为的消极后果。
五、科尔曼的控制转让理论: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指出,集体行为并不是非理性行为,参与集体行为
的社会成员并非情绪冲动的非理性行动者。科尔曼认为,正常情况下,每个行动者都控制着自己的行动,而在集体行为中,行动者已经把对自己行动的控制转让给他人。这种控制转让并不是一时冲动的感情用事,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而是理性行动者采取的有目的的明确行动。当人们认为保持自主地位所付出的代价超过所获利益时,他们就有可能将控制转让给他人。控制转让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效益。
第五节、谣言
一、涵义:在社会大众中相互传播的关于人或事的不确切消息。 二、产生的原因:谣言的对象:受公众关注的人或事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