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组利用乙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对比a、b处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还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____(填序号)。 Ⅰ.停止通入氧气,改通氮气Ⅱ.只对着b处加热Ⅲ.把b处换成白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A C A A D B D D C A B C C 二、多选题 题号 16 17 答案 AC BD 三、推断题 18.(1)C,CO2,O2; (2)2CuO+C(3)2CO+O2四、流程题
19.沸点 化合 120 2NO+O2=2NO2 15:8:23 汽化吸热,使牛奶中的水分凝固形成冰淇淋 五、实验题
20.AE 一团棉花 2KMnO4
K2MnO4+MnO2+O2↑ 检查装置气密性 把导管移出水面 熄
2Cu+CO2↑; 2CO2.
灭酒精灯 D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AF 六、计算题 21.
:8:7;
七、科学探究题
22.CaCO3+2HCl═CaCl2+H2O+CO2↑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④比①先变红①、④变红,而②、③不变红4P+5O2
2P2O5温度达到着火点Ⅰ
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若已知X,Y,Z三种金属与化合物之间存在如下的化学反应: ①Y+ZCl2═Z+YCl2;②X+ZCl2═Z+XCl2; ③Y+2HCl═YCl2 +H2↑; 又知X与稀盐酸不能发生反应。试推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Y>X B.Y>X>Z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均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者气体 C.所有的饱和溶液都比不饱和溶液浓 D.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
3.下列物质依次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一组是( ) A.氧气、金刚石、氯化氢 C.水、C60、硫酸铜
4.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A.FeCl2、CuSO4、NaCl C.CaCl2、Na2CO3、AgNO3
B.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D.元素种类由中子数决定 B.K2SO4、NaNO3、NH4Cl D.BaCl2、Na2SO4、NaOH B.干冰、汞、氯化钠 D.氨气、氮气、酒精 C.X>Y>Z
D.Y>Z>X
5.能在pH为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6.钒元素相关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C.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 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原子序数为23
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 g
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36gNaCl溶解在100g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故NaCl的溶解度为36g C.将1 g某物质加入到9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是10% D.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后,则石灰水溶液的质量增大 8.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应先放一些水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具有可燃性
C.经常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能使之光亮、耐用
D.钢铁闸门浸入水下的部分比靠近水面的部分更容易生锈 10.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饱和溶液升高温度都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B.把20%的食盐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11.将下列混合气体通入如图所示装置,能收集到一种较纯净干燥的气体的是( )
A.CO2、H2O、CH4 B.CO、H2O、CH4 C.CO、H2、CO2 D.CO2、O2、CO
12.正确的除杂方法是( ) 选项 A B C D A.A A.X由四种元素组成 B.X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C.X中有水 D.X是氧化物
14.如图所示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通过灼热的木炭粉 通过澄清石灰水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加水溶解、过滤 C.C D.D N2?O2? CO2(CO) KCl?MnO2? CaO?CaCO3? B.B 13.纯净物X在密闭容器中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向等质量的镁、铝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
B.向稀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水稀释
C.一定压强下,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D.t℃时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生石灰
15.把粗铁丝放入溶液中,铁丝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放出气
体”这一异常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没有价值的是 A.小赵同学推测气体可能是氢气并检验 B.小钱同学推测气体可能是氨气C.小孙同学推测
并检验
溶液中可能混有盐酸并测定
D.小李同学推测试剂可能变质或被污染,更换后在实验 二、多选题
16.下列用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的思想方法的是( ) A.空气中氧气含量
B.分子的运动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D.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1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常温下向pH=10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水稀释
B.向等质量的Mg和MgO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