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练习曲》(《车尔尼599之25》)《高师钢琴》p48 5、用不少于200字的文字,尽可能祥尽地说明下面结构图式的含义: 1=G 2/4
前奏4+(a1+1+2+a′1+1+2+b4+a″2+2)+尾声2
第七章 二段体
一、二段体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1、二段体的定义
由两个既对比又统一的乐段及其辅助部分构成的曲式,称为“二段体”(或“单二部曲式”)。如: (引子)+第一乐段+第二乐段+(尾声) (A) (B) 2、二段体的基本特征
二段体的两个部分,分别代表着音乐发展的不同层次和乐思形成并展开的不同阶段。概括起来说,二段体的基本特征如下:
(1)第一乐段,是乐思的呈示;
(2)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继续发展,以补第一乐段的呈述的不足;
(3)第二乐段可以全部使用新材料,也可由第一乐段的材料加新材料构成,但新材料必须在第二乐段的开始时出现,以便造成主题的对比;
(4)二段体即可以作为独立曲式,也可以作为较大曲式的一部分。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变奏曲和回旋曲的主题就常常用二段体结构。
二、二段体的基本类型 1、不带再现的二段体
第二乐段全部使用新材料,称为“不带再现的二段体”。(不带再现的二段体也常常称为“对比形象的二段体”。)是最常见的二段体。如:
(1)《祖国,慈祥的母亲》(《合唱艺术》p151)。这是一首“不带再现的二段体”歌曲,e小调,2/4、3/4变换拍子,其中:
A段:是一个两句式方正乐段。旋律比较平稳,各句从弱拍或后半进入,切分音的节奏同语调般的吟咏特点相结合,表现出诉说般的情绪。
B段:是一个三句式加补充的非方正乐段。音乐材料与A段构成对比。其音区较高,旋律比较短促,音乐在情绪上显得激动和热烈,从而形成高潮。补充部分使音乐更加温暖、深情。 由于A、B两段的体裁与速度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两段的音乐形象仍然十分统一。
(2)《歌声与微笑》(《合唱艺术》p308)。这是一首“不带再现的二段体”歌曲,和声小调式,2/2拍子,其中:
A段:是一个二句式的方正乐段。旋律平稳、欢快、跳跃,音乐具有较强的呈示性。
B段:是一个二句式的方正乐段。音区较高,速度稍快,旋律比较短促、兴奋,音乐在情绪上显得更加热情与开朗,从而形成高潮。
由于A、B两段的音区与表情有较大变化,因此,两段的音乐形象形成了较大的对比。
(3)《我的祖国》(乔羽词、刘炽曲)。这是一首“不带再现的二段体”歌曲,宫调式,4/4拍子,其中:
A段:是一个四句式带扩充的方正乐段。旋律平稳如歌,具有较强的叙述性。
B段:是一个四句式的方正乐段。音区较高,速度稍快,旋律比较短促、激昂,音乐在情绪上显得宏伟壮丽,并充满了英勇豪迈的气质,从而形成高潮。
由于A、B两段的体裁与速度具有较大改变,因此,两段的音乐形象形成了较大的对比。 [注意:所有带“副歌”的二段体,均以“不带再现的二段体”为多见。] 2、带再现的二段体
在第二乐段结束时,再现第一乐段的部分材料,称为“带再现的二段体”。(带再现的二段体也常常称为“统一形象的二段体”。)如:
(1)《欢乐颂》(《合唱艺术》p17)。这是一首“带再现的二段体”歌曲,D大调,4/4拍子,其中: A段:是一个并行发展的两句式方正乐段。旋律平稳,音乐庄严辉煌,具有典型的宗教音乐特点,偶尔出现的附点节奏,使音乐充满了力量和发展的动力。
B段:也是一个二句式的方正乐段。音乐材料与A段构成对比,再现部分出现在末乐句。其中八分音符的使用,使音乐在情绪上显得激动和热烈,从而形成高潮。 A、B两段的速度与风格连贯统一,因此,音乐形象十分鲜明。
(2)《老黑奴》(《高师钢琴》p51)。这是一首“带再现的二段体”歌曲,D大调,4/4拍子,其中: A段:是一个四句式的方正乐段。节奏短促,八分音符以及后半拍的律动,使音乐充满了动感,给人一种一遍又一遍深沉述说的形象与感情。
B段:是一个二句式的方正乐段。此处节奏更加短促,表现出主人公倾听“亲人呼唤”时的情景。最后简短的再现,表现出主人公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A、B两段的速度、节奏与风格基本相同,因此,两段的音乐形象形十分统一。
[说明:无论在哪一种类型的二段体中,其B段的上句,均具有明显的“不稳定”特征。在器乐曲中,常常带有“中部性”(即展开性)的萌芽,因此又被称为“中间句”。它和前面形成不大的对比。尤其是在“带再现的二段体”中,其曲式特征已经显露出了“呈示-对比-再现”的那样一种大型三部曲式框架的雏形。] 3、复合二段体[亦即“复二部”]
即由两个规模大致相同的二段体合并而成的二段体,称为“复合二段体”。它是由“呼应原则”、“再现原则”、“起承转合原则”所形成。其特征为:AB+CB。(注意:两个第二乐段必须相同。) 如:施光南《祝酒歌》(《歌曲写作教程》陈国权p135)
三、二段体的调性结构及其和声终止 1、二段体的调性结构
二段体(A、B部)的调性结构与一段体相似,即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单一调性结构:具有明显的呈示性特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2)转调的结构:即其第二部分转调后,又返回原调结束。具有“统一”的特点。 2、二段体的和声终止
二段体的和声终止大致可以分为二种类型,即:
(1)完全终止:终止于原调的主和弦。(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如:
《摇篮曲》 舒伯特 (A段:Ⅰ-Ⅰ B段:Ⅴ-Ⅰ)[详见《歌曲写作教程》陈国权p92] 《欢乐颂》 贝多芬 (A段:Ⅰ-Ⅰ B段:Ⅴ-Ⅰ)
(2)转调终止:(A部)终止于原调的属调性(或属调的平行调)如:
《小夜曲》 古诺 (A段:Ⅰ-Ⅴ B段:Ⅰ-Ⅰ)[详见《歌曲写作教程》陈国权p88] 《未完成交响乐》(主题)舒伯特(《高师钢琴》p92) 图式:引子2+A18(a4+5 + a4+5)+间奏4+B15(b9+a6) 调性:G ------ G--- a和 G-a和 g和------------ G--
四、二段体的长度比例及从属部分
1、二段体的长度比例:二段体的整体结构长度比例,一般以两个部分呈等长或大致相当的比例较为多见,以此保持其方整性和对称性。B段常常表现出“半对比”和“半再现”的结构特点。在典型的“不带再现的二段体”中,扩充、补充或缩减等等,一般都出现在B段,从而使B段具有一定的展开性。 2、二段体的从属部分:
独立的二段体可能附加前奏、间奏或尾声,其意义或作用同一段体的从属部分。 从属部分在保证结构的统一性、连贯性和完整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二段体的声乐曲与器乐曲结构的异同
二段体的曲式结构,对于声乐曲和器乐曲来说,是没有截然区别的。但是,由于声乐曲的结构往往受到歌词的限制,因此,其结构便不可能象器乐曲那样“规范”。一般说来: 1、声乐曲的二段体情况常常表现为:
(1)由分节歌和叠歌构成的二段体:(两段具有较强的对比性)
A段:(分节歌)同一旋律,多段歌词。常常由独唱(或齐唱)承担。音乐带有叙述性和抒情性。 B段:(叠歌)只有一段歌词。常常由齐唱(或合唱)承担。音乐具有概括性和号召性。
如:《歌唱祖国》、《我的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等等。(以上均见《曲式学基础教程》p92) (2)由二段体构成的艺术歌曲:(两段具有较强的统一性) A段:叙述性(多句性)
B段:是A段的继续和深化,从而使乐思更加丰满和完整。如: 《猎人合唱》[德]韦伯曲(《合唱艺术》p217)
《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刘毅然词 刘为光曲(《合唱艺术》p156) 《桑塔?露齐亚》意大利民歌(《合唱艺术》p184) 2、器乐曲的二段体情况常常表现为:
(1)二段体的两个乐段分别以上下句结构最为典型。
(2)“动机”发展手法(古典主义兴盛时期的产物),使音乐的写作更加自由、多变与活跃。 如:《波尔卡舞曲》格林卡曲(《高师钢琴》p57)
思考与练习
1、何谓“二段体”?二段体与一段体有何区别或联系?
2、二段体通常分为哪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A、B段材料有何要求?
3、试分析几首歌(乐)曲,并用“曲式的结构图式”表达,注意英文字母、括号和小节数的规范书写: (1)《长江之歌》(《合唱艺术》p153)
(2)《让世界充满爱》第一部分(《合唱艺术》p320)
(3)《猎人合唱》(《合唱艺术》p217) (4)《小步舞曲》巴赫曲(《高师钢琴》p56)
4、用不少于300字的文字,分析《摇篮曲》([德]勃拉姆斯曲)的曲式结构及其音乐形象。(见《合唱艺术》p200)
[要求]分析音乐(歌曲)形象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包括它在塑造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1)旋律形态(斜线、直线、曲线?);
(2)节奏形态(附点节奏、切分节奏、跳音、长音、重音位置?); (3)速度; (4)力度; (5)音符密度; (6)和声;
(7)声部厚度(包括织体形态); (8)歌词;
(9)歌曲体裁及演唱形式等等。
第八章 三段体
一、三段体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1、三段体的定义
由三个既对比又统一的乐段及其辅助部分,按照三部性结构原则构成的曲式,称为“三段体”(或“单三部曲式”)。如:
(引子)+第一乐段+第二乐段+第三乐段+(尾声) (A) (B) (A′) 2、三段体的基本特征
三段体的三个部分,是在二段体,特别是在带再现的二段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本特征表现为:呈示(A)、对比(B)和再现(A′)。一般认为:三段体的“三”,不只是一个量的概念,而相反是具有质的规定性:即其必须是具有三部性特征的。概括起来说,三段体的基本特征如下: (1)第一乐段,是乐思的呈示;
(2)第二乐段,即“中段”,是与第一乐段进行对比或使第一乐段充分展开,从而逐渐形成高潮的乐段; (3)第三乐段,即第一乐段的再现。且常常是比较完整地再现。
(4)三段体即可以作为独立曲式,也可以作为较大曲式的一部分,即作为次级结构来运用。 (5)三段体无论在声乐或器乐体裁中,都是普遍使用的。
二、三段体的基本类型
由于三段体的第三部分常常是再现第一部分,因此,三段体的类型,主要是由“中段”的特征所确定的。三段体的中段写法较多,但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 1、“展开性中段”(或“引伸型中段”)的三段体
其特征是:中段不引进新材料,而是第一段主题发展,且常常是从第一段中选用一个或几个“因素”,用各种手法加以展开。(如节奏、音区、调性等等)。其展开手法一般分为两种:①是“动机展开”手法。这种写法的结构比较零碎,中间很难分句,最后常无明确的终止。②是“旋律发展”手法。开始时,中段的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