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科学中考汇编(化学部分汇编)

明理由________。

(3)小丁根据装置E中出现白色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的实验现象,得出该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存在的结论。你认为结论是否可靠?若可靠,请说明理由;若不可靠,请对图1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

(4)图1方案中B装置可用来吸收CO2但没有现象。为证明CO2和NaOH能发生反应,小丁又设计了图2所示的方案。则图2方案中所加试剂X应该是________。 14.小苏打(NaHCO3)和食盐(NaCl)是厨房中常用物质。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拓展性研究。 (1)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该白色固体由NaHCO3和NaCl两种物质组成

a.基于上述实验结论,则步骤①中加入的过量稀酸应该是________。 b.写出步骤②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为了测定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小吕、小周分别取a克该样品,设计了如下方案: 小吕方案Ⅰ:利用NaH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CO2 , 通过测定生成CO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a.小吕用下列装置完成本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填装置的字母编号,装置不重复使用);

b.D装置中的反应完全后,需再次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

小周方案Ⅱ:小周用沉淀法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操作流程如下: (已知:NaHCO3+NaOH=Na2CO3+H2O)

c.为使定量分析更准确,在操作Ⅰ之前,需判断所加BaCl2溶液是否过量,请你设计一个合理方案:________。

15.为了测定一瓶未密封保存的NaOH固体中NaOH的质量分数,小科采用沉淀法进行如下操作:①取15克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配成溶液;②在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③待反应完全后,过滤。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反应前 烧杯和样品溶液总质量/g 95 反应后 加入的氯化钡溶液质量/g 过滤后烧杯和溶液总质量/g(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65 140.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前后的溶液中,下列元素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 A、钠元素 B、碳元素 C、钡元素 D、氧元素

(2)反应共生成沉淀________克

(3)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6.BaCl2是一种重金属盐,其水溶液具有很强的毒性。若误服了BaCl2溶液可立即服用MgSO4溶液解毒。为测定某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0克BaCl2溶液,不断加入MgS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总质量与加入Mg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P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名称是________; (2)反应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________克; (3)求原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7.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所加试剂均足量)。

(1)操作Ⅰ、Ⅱ的名称是________。

(2)无色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克。 (3)固体甲的成分是________。

(4)这种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 (5)求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总质量。

18.整理实验器材时,小柯将还在反应的锌和稀硫酸的残留物,倒入有少量硫酸铜溶液的废

液缸中,观察到锌粒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大大加快。对此,他十分好奇:与硫酸铜溶液混合怎么会加快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速度?

查阅资料:①相互接触的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同时放入酸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②硫酸铜对锌和稀硫酸反应没有催化作用。 小柯根据下表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 组别 金属 30%硫酸溶液(ml) 产生气泡快慢 快 明显加快 慢 明显加快 第一组 A 锌片 20 B 绑有铜片的锌片 ? 20 C 铁片 第二组 D 绑有铜片的铁片 20 (1)第一组实验中“?”处的数据应为_______________。

(2)为了定量比较产生气体的快慢,可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或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进行比较。

(3)请推测与废液缸中少量硫酸铜溶液混合后,锌料与稀硫酸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柯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组别 试管中依次 加入物质 水浴10分钟 各滴入2滴 碘液后的现象 A 1ml唾液 1ml盐酸溶液 2ml淀粉溶液 37℃ 变蓝 B 1ml唾液 1ml蒸馏水 2ml淀粉溶液 37℃ 不变蓝 C 1ml唾液 1ml氢氧化钠溶液 2ml淀粉溶液 37℃ 不变蓝 (1) B组实验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柯观察到C组也不变蓝,认为氢氧化钠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老师提示他:“氢氧化钠会影响酶的活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C组没变蓝?小柯进一步分析并做出猜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猜想一:氢氧化钠变质。

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 ??

(2)小柯按图甲实验,看到溶液变红,认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小常认

第27题图 为他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小常的建议下,小柯按乙实验,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从而排除了

猜想一。(3)在原来C组实验基础上,只要继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操作和现象),就可以证明猜想二正确。

20.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混合粉末。工作原理第34题图

是:利用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内的气压,利于疏通。小柯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疏通剂中铝的质量分数。

Ⅰ.取样品2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流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 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

Ⅱ.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

质量m2。

Ⅲ.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总质量m1 371.84g 反应后总质量m2 371.24g 加热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_______NaAlO2+3H2↑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

(3)以下情形会导致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

A.向锥形瓶中倒入样品时,撒出了部分粉末 B.在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出 C.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全部排尽就称量

21.实验室有一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只含碳酸钠杂质,且成分均匀),为测量样品

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21·cn·jy·com

①取质量、大小相同的3个烧杯,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

电子天平 盐酸100克;

②向上述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份质量不同的样品;

③充分反应后,再用电子天平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

(第32题图)

(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前稀盐酸+烧杯质量(克) 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克)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150 4 150 8 150 12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烧杯质量(克) m 155.8 158.7 已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NaOH+HCl NaCl+H2O

Na2CO3+2HCl 2NaCl+H2O+CO2↑

(1)分析表中数据,写出判断实验二中的样品已完全反应的理由: ▲ 。 (2)表中的m值为 ▲ 。

(3)根据实验二的数据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