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案例

银行有着较大的差异;乔立新(2009)等人从内控机制入手,研究控制操作风险的策略,提出建立操作风险控制系统。陈学华、杨辉耀、黄向阳(2010)等分析了POT模型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中的应用;钟伟、沈闻(2009)一指出了损失分布法度量操作风险在应用中的难题。钟伟、王元(2010)分析了保险对于操作风险的缓释作用及新协议对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研究成果综述,可以发现我国关于操作风险相关的知识和管理水平还相对低下,所以通过中外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比较,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经验已经成为国内银行业的当务之急。

5

第2章 操作风险概述

2.1 操作风险的定义

1.广义的操作风险概念

广义的观点把操作风险定义为除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包括控制性风险、流程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法律风险、营销风险、系统失效、税收变更、营运能力、项目风险、安全性、供应商风险。这种定义虽然简单,但是几乎没有给出任何定义性或描述性的关键词句,对操作风险的识别、衡量和管理而言几乎没有意义。

2.狭义的操作风险概念

狭义的观点认为,只有与金融机构中运营部门相关的风险才是操作风险,即由于控制、系统及运营过程中的错误或疏忽而可能引致的潜在损失的风险。包括控制性风险、流程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安全性。

3.战略操作风险概念

这种观点首先区分为可控事件和由于外部实体的影响而难以控制的事件,进而将可控制事件的风险定义为操作风险,可操作性强。包括法律风险、营销风险、系统失效、税收变更、营运能力、项目风险、安全性、供应商风险。

2.2 操作风险的分类及特点

2.2.1 操作风险的分类

1.从操作风险的发生频率和其可能导致的损失程度,我们可以将操作风险分为三种类型(参见图2-1)。

6

预期到的 为预期到的 损失可能性可预计 损失 不可预计损失 灾难性损失 (1)可预计损失的风险(risk of expected loss)。即银行在日常的营运中比较频繁地发生的失误或错误所导致的损失的风险,这些风险的严重程度一般不大,银行的经营收入足够抵补这些可预期的损失,它们通常被列入银行的营业费用之中。

(2)不可预计损失的风险(risk of unexpected loss)。即银行在经营中发生了严重地超乎寻常的失误或者错误所导致的损失的风险,这些风险发生的概率比较小,但严重程度一般很高,银行当期的营业利润无法完全抵补这些不可预期的损失,它们必须依靠银行的资本来抵补。但是一般而言,这种风险虽然导致银行发生巨大损失,但是其程度还不足以使银行破产或倒闭。

(3)灾难性损失的风险(risk of catastrophic loss)。即银行在经营中所遭受的突如其来的内部或外部对银行的生存产生直接影响的风险,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极低,但是其后果非常严重,足以使银行破产或者倒闭。

2.从操作风险的损失风险因素,可将操作风险分为四种类

四分法将操作风险分为内部操作流程的缺陷、人为因素、系统因素和外部

7

损失后果

图2-1 操作风险三种分类

(资料来源:Operational Risk in Financial Services by Hans Doer)

事件四类,风险因素与风险事件的关系如表2-1所示。 </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