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33.
34.
35.
36.
37.
38.
参 考 答 案
1. C 2. C 3. B 4. C 5. D 6. C 7. D 8. D 9. B 10. D 11. A 12. B 13. C 14. A 15. C 16. A 17. B 18. C 19. B 20. B 21. A 22. B 23. D 24. C 25. D 26. C 27. B 28. D 29. C 30. B 31. A 32. B 33. D 34. B 35. B 36. C 37. D 38. C
(二) 演绎推理
一、考点透视
演绎推理主要考查的是应试者逻辑推理的能力。从作题的要求也可以看出,做演绎推理题目必须紧扣题干内容,以题目中的陈述为依据,根据形式逻辑的推论法则推出正确结论。题中的陈述是被假设为正确的,不要对其作出怀疑或否定,给自己解题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对于演绎推理题目中比较难的,多种条件相互制约或是数理逻辑的题目,可以忽略其具体情境,在草纸上抽象出其数理模型,加以逻辑运算这样比较容易得出结论。
在2004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逻辑判断题为15题(A、B类试卷)。
二、题型解要
【例题1】某厂产品的合格率为95%,今抽查其中的100件产品,发现只有两件不合格,因此( )
A.该厂的产品合格率大于95% B.该厂产品的合格率为98%
C.再做一次实验,可能没有不合格产品 D.如果抽查200件产品,必定有10件不合格
【解析】答案为C。这道题的解答需要一点概率方面的知识。产品合格率是对一批产品整体的一个描述,如果随机地抽其中一个样品来看的话其合格率是不定的,因此会出现题中的情况,除了合格率外,题中给出的其他条件其实是无效的。产品的合格率是一定的,因此选项A、B都是不正确的,选项D显然也是不太可能的,正确选项应该是C。
【例题2】小王、小刘、小张参加了今年的高考,考完后在一起议论。 小王说:“我肯定考上重点大学。” 小刘说:“重点大学我是考不上了。” 小张说:“要是不论重点不重点,我考上肯定没问题。”
发榜结果表明,三人中考取重点大学、一般大学和没考上大学的各有一个,并且他们三个人的预言只有一个人是对的,另外两个人的预言都同事实恰好相反。可见( )
A.小王没考上,小刘考上一般大学,小张考上重点大学 B.小王考上一般大学,小刘没考上,小张考上重点大学 C.小王没考上,小刘考上重点大学,小张考上一般大学 D.小王考上一般大学,小刘考上重点大学,小张没考上
【解析】答案为C。根据题中的条件,我们知道只有一个人的预言是对的,另外两个人的预言与现实是相反的。先假定小王的预言是正确的,那么可以得到小王和小刘都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与题中的陈述是相矛盾的;再假定小刘的预言是正确的,则依次可以推知小张没考上,小刘和小王都考上了一般大学,这与题中的陈述也是相矛盾的;最后我们假设小张的预言是正确的,则依次可以推知小刘考上了重点大学,小王没考上,小张考上了一般大学,这与题中的各个条件都是不相矛盾的。正确的答案应该选C。
【例题3】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已有1200多个,每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还要下发100多个新的政策文件。这些法律、法规和文件,已经覆盖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如果它们都真正得到了切实的贯彻执行,就会有力地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健康地发展。因此( )
A.应该继续制定更多的法律、政策
B.应该采取措施切实贯彻执行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C.应该减少新法律的制定 D.应该加强法律工作
【解析】答案为D。本题中其前提的一半已明白地给了出来,我国已经有了很多法律、法规;另一半却没有明确说出来,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这一点隐含在题中的最后一句话中。有了这两点前提我们自然可以推出应该采取措施切实贯彻、执行现有法律、政策的结论,所以B为正确选项。而其他选项则是从题目的陈述中找不到依据的。例如选项A和C,题中并没有指出我国的法律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因此不能选。选项D,应当加强法律工作,太笼统了,根本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肯定不会是最佳选项。
【例题4】售价2元0.5公斤的洗洁精分为两种:一种加有除臭剂,另一种没有除臭剂。尽管两种洗洁精的效果相同,但没加除臭剂的洗洁精在持久性方面明显不如有除臭剂的洗洁精。因此后者( )
A.味道更好闻些 B.具有添加剂
C.从长远来看更便宜 D.比其他公司的产品效果好
【解析】答案为A。先浏览一遍四个选项,带着问题去看陈述。从陈述来看,文中没有提到各公司产品的比较问题,售价都是2元0.5公斤,所以C、D两项可以排除。文中也没有提到两种洗洁精有没有放添加剂的问题。故选项B也应排除。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
三、答题技巧
解答此类题时,必须紧紧抓住以下技巧: 1.紧扣题干内容,不要对题中陈述的事实提出任何怀疑,不要被与题中陈述不一致的常理所干扰;
2.紧紧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之间的关
系;
3.必要时,可以在草稿纸上用你自己设计的符号来表示推论过程,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信息和推出正确结论。
四、考题例析
1.(2000年,演绎推理第8题)
【原题】甲、乙、丙和丁是同班同学。 甲说:“我班同学都是团员。” 乙说:“丁不是团员。” 丙说:“我班有人不是团员。” 丁说:“乙也不是团员。”
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判定肯定是真的一项为( ) A.说假话的是甲,乙不是团员 B.说假话的是乙,丙不是团员 C.说假话的是丁,乙不是团员 D.说假话的是甲,丙不是团员
【解析】答案为A。假设说假话的是甲,乙、丙、丁说的话互相证明,假设成立;假设说假话的是乙,甲、丁矛盾,两者必有一假,假设不成立;假设说假话的是丙,甲、乙矛盾,假设不成立;假设说假话的是丁,甲、乙矛盾,假设不成立。由此推断说假话的是甲,丁说的话为真话,故A正确。
2.(2001年,演绎推理第5题)
【原题】只有钓鱼技术高超的人才能加入钓鱼协会;所有钓鱼协会的人都戴着太阳帽;有的退休老同志是钓鱼协会会员;某街道的人都不会钓鱼。
由此不能确认的一项是( )
A.有的退休老同志戴有太阳帽 B.该街道上的人都不是钓鱼协会会员 C.该街道上有的人戴着太阳帽 D.有的退休老同志钓鱼技术高超
【解析】答案为C。本题有4个陈述。由陈述2、3可知A正确;由陈述1、4可知B正确;由陈述1、3可知D正确。只有C不能确认。
3.(2002年(A),演绎推理第4题)
【原题】9月29日美国各地近万名群众在华盛顿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战争和种族主义的集会游行,呼吁美国政府不要以暴力手段来回应“9·11”恐怖事件。
下列口号中最不可能出现在集会中的是( )
A.战争不能使我们的新人复生 B.严惩“9·11”元凶
C.不要以我们的名义发动战争 D.人民不需要战争和种族主义
【解析】答案为B。题目中已交代了这次游行的性质:反对战争和种族主义、不以暴力手段来回应“9·11”恐怖事件。故B最不可能出现在集会中。
4.(2002年(A),演绎推理第7题)
【原题】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在现场。据此,我们可以推出( ) A.张三案发时在现场,所以张三是杀人犯 B.李四不是杀人犯,所以李四案发时不在现场 C.王五案发时不在现场,所以王五不是杀人犯 D.许六不在案发现场,但许六是杀人犯
【解析】答案为C。按照逻辑推理可知,原命题成立,否命题、逆命题未必成立,而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