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练习题(上)
一、简答题
1、简述比、兴手法在《诗经》中的运用。 2、概述《氓》的主题。
3、简析《氓》中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技巧。 4、概括《黍离》的主题及“黍离之悲’’的意义。 5、简析《黍离》中反诘句的运用及作用。 6、概括《无衣》的主题。
7、简析《无衣》在艺术手法上的巧妙之处。 8、概括《召公谏厉王弭谤》的主题。
9、简析《召公谏厉王弭谤》中召公用比喻、议论、劝诫进行说理的技巧。 10、简析《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是怎么说退秦师的。 11、简析《烛之武退秦师》中是怎样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
12、简析《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排比、比喻、夸张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13、概括《唐且为安陵君劫秦王》的主题。
14、简述《唐且为安陵君劫秦王》是怎样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
1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孔子的四个学生的志向各是什么? 16、简述《论语》在记言中记事的特点。 17、概括《天时不如地利章》的中心论点。 18、简析孟子的论证艺术。 19、概括《养生主》的主题。
20、简析庄子用寓言进行说理的艺术特点。 21、简析《离骚》的浪漫主义手法。 22、简析《山鬼》的景物描写和形象描写。 23、简析《风赋》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24、说明项羽一生中的三件大事及其影响。 25、简析《鸿门宴》的艺术特点。 26、概括《陌上桑》的主题。
1
27简柝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夸张、渲染、排比等艺术手法在《陌上桑》中的运用。
28、概括《十五从军征》的主题。
29、简析叙事、对话、白描等艺术手法在《十五从军征》中的运用。 30、概括《行行重行行》的主题。
31、分析《行行重行行》中“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寓意。 32、概括《短歌行》的主题。 33、简析《短歌行》的艺术特点。 34、概括《让县自明本志令》的主题。 35、简析《让县自明本志令》的艺术特色。 36、概括《燕歌行》的主题。 37、概括《饮马长城窟行》的主题。 38、简析《饮马长城窟行》的艺术特点。 39、简析《咏怀诗》在艺术手法上的独创性。 40、概括《咏史》的主题。
41、简析对左思“其雄在才,其志在高”的评价的含义。 42、概括《饮酒》(其五)的主题。 43、简析《饮酒》(其五)的艺术成就。 44、概括《读(山海经)》的主题。 45、概括《桃花源记》的主题。 46、简析“桃花源”的寓意。
47、简析《代出自蓟北门行》粗犷豪放的风格。 48、简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用典特色。
49、简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的艺术特点。 50、简析《别赋》的艺术成就。
51、简析《寄王琳》、《重别周尚书》工丽自然的艺术特点。 52、简析《与朱元思书》这篇写景骈文四字句运用的独特成就。 53、简述《西洲曲》中少女的情感变化过程。 54、简述《西洲曲》的艺术特点。
2
55、概括《敕勒歌》的主题。 56、简析《敕勒歌》的艺术特点。 57、简述笔记小说的艺术特征。 58、概括《三王墓》的主题。
59、简析《三王墓》的叙事技巧和人物塑造特点。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答:在《诗经》的许多诗篇中都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如《关雎》的开篇就以“关关雎鸠”起兴,同时也是比,以雌雄鸠鸟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相互之间的爱慕之情,既纯朴自然又形象贴切。又如《氓》中,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起兴,同时用以比喻女子由色美到色衰的变化,更暗喻了夫妻的感情由浓厚到冷落。正是这些生动形象、寓意深刻的比、兴手法的运用,增添了《诗经》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表现手法。
2、答:《氓》表现了两千五百多年前一对男女婚变的故事。诗中通过女主人公的口吻,倾诉了自己的一段错误的爱情、不幸的婚姻。这里有她的悔,有她的恨,更有她决心绝裂的态度。
3、答:《氓》是一首叙事诗,但带有极浓厚的抒情色彩。它不仅在事件叙述时以感情起伏为依据,而且情感推动着事件的发展,触及着人物的内心,从心灵深处表现人物的思想。全诗将叙事和抒情有机结合,更加动人心魄。
4、答:《黍离》写一个行役者在途中,见到故国被颠覆,宗庙宫室化为废墟,心中涌起无限忧愁和悲叹。此意常为后人所用。以“黍离之悲”或“黍离之叹”表达对故国、故家、故园败落的忧伤,隐含着一种沉重的忧乡思国的深情。
5、答:《黍离》的中心,是重复咏叹的句子“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用反诘句式,加重主人公愤懑已极的心绪。诗中对这种深重的哀伤,采取了形象的描绘:“行迈靡靡,中心摇摇”,通过迟顿不前的步子,如痴如醉的情貌,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忧愁是如此深重、持久。结语“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之句,又用反诘,使人感到在层层重压之下,哀伤一下子喷薄而出,化为反抗的呼声,使忧国思乡之情达到顶峰,对读者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量。
3
6、答:《无衣》是一首秦国的军中战歌,诗中通过两个战士临战前夕的一场对话,表现愤激慷慨,奋勇杀敌的爱国精神,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秦国人民骁勇好战的无畏性格。
7、答:《无衣》全诗共三章,章章起句响亮,气盖全篇,震撼心灵!始终洋溢着一种召唤力量。第二句在“同袍”、“同泽”、“同裳”的变化中,不仅写尽了战士间的手足亲情,而且,由外衣到内衣,由上衣到下裳的变化,使这种友情、亲情逐层加深,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战士们同仇敌忾的内在精神。这种写法既纯粹又巧妙,它通过战士内心世界的剖析,来显示这支队伍战无不胜的力量,也歌颂了正义战争和英雄主义的爱国精神。它如反击的战鼓,似进军的号角,反映了秦风的典型风格。钟嵘评之“有吞六国气象”,是有史以来最好、最短、最能鼓舞出征者的诗篇,被誉为边塞诗之祖。
8、答:《召公谏厉王弭谤》通过周厉王不肯听从召公的劝说,坚持用高压政策止息民众的批评意见,最终被推翻,落得被流放的可悲下场的史实,告诫历代统治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9、答:《召公谏厉王弭谤》主要记叙了召公与厉王就“弭谤”问题的两段对话,代表了《国语》的记言特色。
首先,召公以“民不堪命”劝诫厉王。在厉王采用高压政策“弭谤”之后,召公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喻,说明“弭谤”的严重性;“川壅溃,伤人必多。”接着对“为川者”和“为民者”加以论议,说明“导”与“宣”才是正确的方法。然后又列举公卿、瞽、史等以各种方式向国君进谏,借古说今,劝诫厉王倾听民意。而后又以各种资用生成的议论来说明“国人谤王”是自然之理。最后,以“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警告厉王,“弭谤”的结果只会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这篇作品在语言技巧上,有比喻、议论,有恳切的劝诫,有严峻的警告,逻辑性强,富于文采,很有说服力。
10、答:烛之武在郑国危亡之际,善于利用矛盾瓦解秦晋联盟。
烛之武首先向秦伯说明,郑国已是将亡之国,无抗争之意。再说郑亡无益于秦,却有利于晋。因秦、郑不是邻国,秦不能越国以“鄙远”。三说郑亡有害于秦。因晋得郑地后会更强大,今后必危及秦国。四说保全郑国有利于秦,可供其困乏。最后列举事实,说明晋国贪得无厌,不守信用,亡郑于前,必阙秦于后。这段话紧扣秦晋矛盾,晓之以利害,层层分析,合情合理,很有说服力。以致秦伯马上心服退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