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重点、难点解析

的强度。 3.接缝

纵向接缝:是根据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设置。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平缝形式的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假缝形式的纵向缩缝,纵缝应与线路中线平行。

横向接缝:横向施工缝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前者采用加传力杆的平缝形式,后者同胀缝形式。特殊情况下,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

胀缝设置:除夏季施工的板,且板厚大于等于200mm时可不设胀缝外,其他季节施工 时均应设胀缝。胀缝间距一般为100~200m。混凝土板边与邻近桥梁等其他结构物相接处或板厚有变化或有竖曲线时,一般也均设胀缝。横向缩缝为假缝时,可等间距或变间距布置,一般不设传力杆。

1K411052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要求

一、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搅拌和运输(掌握) (一)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兼顾技术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抗弯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项指标要求(决定配合比设计的四项指标)。 (二)搅拌

搅拌设备应优先选用间歇式拌合设备,并在投入生产前进行标定和试拌。 (三)运输

二、混凝土面板施工(掌握) (一)模板

宜使用钢模板,钢模板应直顺、平整,每1m设置处支撑装置。

如采用木模板,应质地坚实,变形小,无腐朽、扭曲、裂纹,且用前须浸泡,木模板直线部分板厚不宜小于50mm,每0.8~1m设1处支撑装置;弯道部分板厚宜为15~30mm,每0.5~0.8m设1处支撑装置,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及模板顶面应刨光。模板制作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二)钢筋设置 (三)摊铺与振动

2.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时,最小摊铺宽度不宜小于3.75m,并选择适宜的摊铺机;坍落度宜控制在20~40mm,根据不同坍落度时的松铺系数计算出松铺高度;轨道摊铺机应配备振捣器组,当面板厚度超过l50mm坍落度小于30mm时,必须插入振捣。

3.采用人工摊铺混凝土施工时,松铺系数宜控制在1.10~1.25;摊铺厚度达到混凝土板厚的2/3时,应拔出模内钢钎,并填实钎洞;混凝土面层分两次摊铺时,上层混凝土的摊铺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且下层厚度宜为总厚的3/5。 (四)接缝

普通混凝土路面的胀缝应设置胀缝补强钢筋支架、胀缝板和传力杆。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宽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对胀缝的要求)。 横向缩缝采用切缝机施工,方式有全部硬切缝、软硬结合切缝和全部软切缝三种。由施工期间混凝土面板摊铺完毕到切缝时的昼夜温差确定切缝方式(对缩缝的要求)。 混凝土板养生期满后应及时灌缝。热天施工时缝料宜与板面平,冷天缝料应填为凹液面,中心宜低于板面1~2mm。填缝料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对灌缝的要求)。 (五)养护

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一般宜为14~21d。应特别注重前7d的保湿(温)养护。

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2009年考题】

1.路基土液性指数IL=0.5,则该土属于(B )状态。

A.流塑 B.软塑 C.硬塑 D.半坚硬

解析:P8土的分类和不良土的处理之中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指标液性指数IL=0.5土的软硬状态。

2.道路改造工程中,常采用土工织物铺在新铺沥青混凝土底部,以减少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按要求土工织物应能耐(D )℃以上的高温。

A.140 B.150 C.160 D.170 解析:P18道路工程中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路面裂缝防治土工织物能耐 170℃的高温。 3.SMA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时,不得使用(D )。

A.小型压路机 B.平板夯 C.振动压路机 D.轮胎压路机

解析:P24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改性沥青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不得采用轮胎式压路机。

4.水泥混凝土道路基层材料主要根据( AD )选用。

A.道路交通等级 B.地基容许承载力 C.传递荷载能力 D.路基抗冲刷能力 E.材料供应能力

解析:P3O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基层材料的选用原则: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特重交通宜选用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重交通道路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中、轻交通道路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

1K41 2000城市桥梁工程 1K412010城市桥梁基坑施工

1K412011掌握明挖基坑施工技术

一、明挖基坑施工的一般规定(掌握)

1.基坑顶面应设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设施。基坑顶有动荷载时,基坑顶边与动荷载间应留有不小于1m宽护道,如动荷载过大宜增宽护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不良的基坑边坡(壁)还应采取加固措施。

二、不进行支护加固明挖基坑坑壁的施工要求(掌握)

1.基坑尺寸应满足施工要求,包括满足坑底排水作业和支设基础模板所需尺寸的要求。 2.基坑坑壁坡度应按地质条件、基坑深度、施工方法以及坡顶荷载等情况确定。 三、基坑开挖(掌握)

2.基坑土方应随挖随运。当采用机械挖、运联合作业时,宜将适用于回填的土分类堆放备用。放坡开挖的基坑,必须观测边坡安全稳定性,当边坡土体出现裂缝、沉降失稳时必须停止开挖,并及时进行加固、削坡等处理,维护边坡安全稳定。 四、基坑支护桩及支撑的施工要求(掌握)

1.支护桩及支撑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7.当边坡土体裂缝具有加速趋势,必须立即采取反压坡脚,减载削坡等方法,保持土体稳定。然后再进行全面加固。 8.当坑壁漏水、流砂时,应进行封堵。封堵失效时应立即进行灌注速凝浆液固结土体, 阻

止水土流失,保护基坑的安全与稳定。

五、锚喷混凝土加固基坑坑壁的施工要求(掌握) 锚喷混凝土加固基坑的施工技术要求:

(1)锚喷加固应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逐层开挖,逐层加固。

(2)喷射昆凝土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以便能较快地凝结。当地层有硫酸盐腐蚀介质,可采用抗硫酸盐水泥。有早强要求时,可采用硫酸盐水泥或其他早强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

(4)喷射混凝土需掺外加剂时,掺外加剂混凝土的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掺料量由试 验确定。使用速凝剂前,应做好与水泥相溶性试验及水泥净浆凝结效果试验。

(7)喷射作业时,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喷射。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

(9)喷射完成后,检查混凝土的平均厚度和强度,其值均不得小于设计要求。锚杆的砰 均抗拔力不小于设计值,最小抗拔力不小于设计值的90%。混凝土喷射表面应平顺,钢筋和锚杆不外露。

1K412012掌握各类围堰施工技术

一、围堰施工的一般规定(了解)

1.围堰高度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立(包括浪高)0.5~0.7m。 二、各类围堰适用范围(掌握) 各类围堰适用范围见表lK412012。 围堰类型及适用条件 表1K412012

围堰类型 适用条件 水深≤1.5m;流速40.5m/s,河边浅滩,河床渗水性较小 水深≤3.0m,流速≤1.5m/s,河床渗水性较小,或淤泥较浅 土围堰 土袋围堰 土 石 木桩竹条土围堰 水深l.5~7m,流速≤2.0m/s,河床渗水性较小,能打桩,盛产竹木地区 围 竹篱土围堰 堰 水深1.5~7m,流速≤2.0m/s,河床渗水性较小,能打桩.盛产竹木地区 竹、铅丝笼围堰 水深4m以内,河床难以打桩,流速较大 堆石土围堰 板 钢板桩围堰 桩 河床渗水性很小,流速43.0m/s,石块能就地取材 深水或深基坑。流速较大的砂类土、黏性土、碎石土及风化岩等坚硬河床。防水性能好, 整体刚度较强 围 围堰 还可作为 基础结构的一部分,亦可采取拔除周转使用.能节约大量木材 钢套筒围堰 流速≤2.0m/s,覆盖层较薄,平坦的占石河床,埋置不深的水中基础,也可用于修建桩 基承台 双壁围堰 大型河流的深水基础,覆盖层较薄、平坦的岩石河床 堰 钢筋混凝土板桩 深水或深基坑,流速较大的砂类土、黏性土、碎石土河床。除用于挡水防水外三、土围堰施工要求(掌握)

1.筑堰材料宜用黏性土、粉质黏土或砂质黏土。填出水面之后应进行夯实。填土应自上

游开始至下游合龙。

3.堰顶宽度可为1~2m。机械挖基时不宜小于3m。堰外边坡迎水流一侧坡度宜为1:2~1:3,背水流一侧可在1:2之内。堰内边坡宜为1:1~1:1.5。内坡脚与基坑的距离不得小于1m。

四、土袋堰施工要求(掌握)

(一)围堰两侧用草袋、麻袋、玻璃纤维袋或无纺布袋装土堆码。袋中宜装不渗水的黏性土,装土量为土袋容量的1/2~2/3。袋口应缝合。堰外边坡为1:0.5~1:1,堰内边坡为1:0.2~1:0.5。围堰中心部分可填筑黏土及黏性土芯墙。

(二)堆码土袋,应自上游开始至下游合龙。上下层和内外层的土袋均应相互错缝,尽量堆码密实、平稳。

五、钢板桩围堰施工要求(掌握)

1.有大漂石及坚硬岩石的河床不宜使用钢板桩围堰。

4.施打前,应对钢板桩的锁口用止水材料捻缝,以防漏水。

6.钢板桩可用捶击、振动、射水等方法下沉,但在黏土中不宜使用射水下沉办法。 八、双壁钢围堰施工要求(掌握)

1.双壁钢围堰应作专门设计,其承载力、刚度、稳定性、锚锭系统及使用期等应满足施工要求。

4.钢围堰浮运定位时,应对浮运、就位和灌水着床时的稳定性进行验算。尽量安排在能保证浮运顺利进行的低水位或水流平稳时进行,宜在白昼无风或小风时浮运。在水深或水急处浮运时,可在围堰两侧设导向船。围堰下沉前初步锚锭于墩位上游处。在浮运、下沉过程中,围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m。 1K412013熟悉地基加固处理方法 一、地基处理的分类(了解)

按地基处理的作用机理,大致分为土质改良、土的置换、土的补强等三类。 二、地基处理的方法(了解)

地基处理的方法,根据其作用和原理大致分为六类,如表1K412013所示。表中所列各种方法是根据软弱土的特点和所需处理的目的而发展起来的。各种方法的具体选用,应从地基条件、处理的指标及范围、工程费用、工程进度及材料来源、当地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地基处理的范围至少应宽于基础之外0.5m。 地基处理方法参考 表1K412013

序号 分 类 处理方法 原理及作用 适用范围 机械碾压,振动压利用压实原理,通过机械碾压夯实,适用于碎石土、砂土、 (动力固结) 的夯击能,在地基中产生强烈的冲击土,杂填土等,对饱和波和动应力.迫使土动力固结密实 黏性土应慎重采用 1 碾压及夯实 实,重锤夯实.强夯 把表层地基土压实;虽夯则利用强大粉土、低饱和度的黏性

砂石垫层,素土垫 以砂石、素土、灰土和矿渣等强度较高 适用于处理暗 层,灰土垫层.矿渣 的材料.置换地基表层软弱土,提高持力沟、暗塘等软弱土 垫 层的承载力、扩散应力,减小沉降量 的浅层处理 2 换土垫层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